
以犯罪題材聞名的南韓電影,這次介紹的《殺人者的記憶法》改編自金英夏同名小說,由元新淵執導,薛景求繼幫派老大《不汗黨》後挑戰連續殺人犯,并有女團AOA金雪炫、金南佶加盟,光是卡司就值得我期待,更不用說那類似《記憶碎片》,讓人摸不清真假、被牽着鼻子走的失憶主題。
劇情講述一位前連環殺手金秉洙(薛景求 飾),17年前發生的事故導緻他腦部受損患上阿爾茨海默症,記憶正逐漸地消失,在「退休」後和女兒恩熙過着平凡的生活。
不過在一次車禍中,金秉洙發現對方可能是近期附近鎮上殺害多名女性的連續殺人犯,而在證據不足被警方否定後,金秉洙決定相信自己模糊的記憶,追查出那可能威脅女兒性命的兇手。
《殺人者的記憶法》劇情幾乎全部都圍繞着薛景求飾演的男主角金秉洙,導演一開始就讓觀衆知道他是位不善于表達内心情感、又深深愛着女兒的父親。
跟着金秉洙寫的日記,回到他成為一個連續殺人犯的原因和動機,并且在現在與過去來回穿插。
從以前一個用手就能決定别人生死的殺手,變成現在怎麼努力都無法阻止阿爾茨海默症惡化的老頭,隻要臉頰一開始抽動,接下來會做什麼、去哪裡就一概不知,不但加深了他破案的難度,也讓戲外的觀衆更加緊張,不過他這些錯亂的記憶不光是因為阿爾茨海默症,也多少與金秉洙年少時的經曆有關。
金秉洙有着破碎的家庭,父親在酒後對家人拳腳相向,在逼不得已下隻好将他殺死,促使金秉洙了解到世界上總是有不配活下去的人。
家暴的魚店老闆、為了戒指殺貓的婦人,「為民除害」成為了金秉洙殺人的理由,這也是主角強調自己跟殺人犯闵泰柱不同的地方,但就算如此「正當」的理由,還是無法消除在金秉洙内心的罪。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姐弟,弟弟因為殺父而走上殺人犯之路,姐姐則到修道院為了洗清弟弟的罪名而禱告。
不過到最後觀衆都知道修道院是金秉洙的幻想,姐姐早已因無法承受弟弟殺父的壓力而自殺,清除了惡者卻還是無法拯救善者,我想這導緻金秉洙不禁懷疑自己所作所為到底正不正确,另外把姐姐化身成修女也證明了他内心深處極力想擺脫的折磨。
回到電影,在金秉洙撞到了闵泰柱看到了後車廂的血,他幾乎确定闵泰柱是殺人兇手,不過這就是《殺人者的記憶法》的高明之處,在金秉洙逐漸失憶的狀況下,劇情在過去、現實與虛幻互相穿插剪輯。
一下像科學家一樣研究着血液樣本,一下成為在影院偷吃别人爆米花的老頭,又或者把自己女兒恩熙誤認為已經去世的妻子,這些都讓觀衆覺得混亂,到底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真實發生的嗎,還隻是金秉洙腦内的妄想。
記憶是《殺人者的記憶法》所強調的主軸,金秉洙這麼極力想控制病情,還有電影中他想殺死闵泰柱的最終目标,其實全都是為了女兒恩熙。
而記憶也是人與人的最後一道聯結,是父女分離時金秉洙的唯一依靠;失去了記憶,就算兩人相見,對金秉洙來說恩熙就隻是個陌生人,注定要擦身而過。
不過有趣的是,就當觀衆認為一切都塵埃落定,準備走人時,導演又給了一個回馬槍,制造了許多讨論空間,我認為可以分成兩派,闵泰柱死了跟闵泰柱沒死(廢話)。
1.闵泰柱死了
說明一切就如前面演的,但雖然殺死闵泰拯救了恩熙,但他内心仍然需要找到一個對象填補他的殺人欲望,使他活下去的動力。
2.闵泰柱沒死
金秉洙被警察認定為殺死那些女人和所長的殺人犯,在最後拿起針筒自殺前想起了闵泰柱沒死的事實,決定出院報仇拯救女兒。
3.其他可能
或者所有的故事都是金秉洙自己幻想,自己才是殺人犯呢?
總而言之,《殺人者的記憶法》是部精彩的犯罪懸疑電影,靠着演技足以撐起整部片的薛景求,導演通過阿爾茨海默症主題,在金秉洙追查犯人的過程一次又一次地誤導觀衆。
不僅如此,裡面還有對于犯罪正當性的辯證、令人感動的父女之情,甚至是帶有各種格鬥技巧的動作場面,配合着有些反差的笑點,雖然到後半段的節奏有些混亂,但還是不影響《殺人者的記憶法》給我這帶有些許娛樂和燒腦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