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髻青衣的少女們款款而行
在熱鬧的央視春晚舞台
吹來一股清新之風

除夕夜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登上央視春晚
舞者以絢爛之身
勾勒出如詩如幻的無垠山河
将中國古典式傳奇娓娓道來
許多網友刷屏直呼:
“美哭了!太震撼!”
1
美輪美奂,引人入畫
舞蹈詩劇《隻此青綠》以
“展卷、問篆、唱絲、尋石、
習筆、淬墨、入畫”
等篇章為綱目
講述了一位故宮青年研究員
“穿越”回北宋
以“展卷人”視角
“窺”見畫家王希孟
創作《千裡江山圖》的故事
除了故事精彩
造型和動作也可圈可點
舞者的頭飾
像是《千裡江山圖》中的山石
女主青綠的扮演者孟慶旸
開篇第一個造型雙袖下垂
像是山的紋理
也可以想像成山間瀑布
當舞者們集體慢慢轉身時
仿佛看到一座山峰迎面而來
當她們緩慢出腳重心下移
仿佛山巒在動
當舞者們呈現不同的造型
和體态變化時
是在模拟山巒的層巒疊嶂
由于時間限制,春晚上展示的是《隻此青綠》的一段群舞。編導韓真表示,春晚裡的片段是将《千裡江山圖》中的青綠設色抽離出來,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這一段群舞是在表達群山層巒疊嶂的概念。
那麼,為何要把青綠單獨拿出來改編為舞蹈?
擔任《隻此青綠》文博顧問的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王中旭,曾分享過給《千裡江山圖》拍照的往事,當光線漸暗,畫上的青綠色就會散發出寶石般的光芒。是以,主創們一緻認為,青綠,或許正是那把開啟畫家精神世界的鑰匙。
2
《隻此青綠》
與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
《隻此青綠》展現的是北宋名畫《千裡江山圖》的青綠山水,作者是18歲天才少年王希孟。
2017年,《千裡江山圖》在故宮中軸線上的展廳全卷展出。當時非常轟動,引發了排隊打卡熱潮,不少觀衆專門到北京觀展。
2019年,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打算創作一部展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作品。創作團隊考慮過《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等,但最後選擇了《千裡江山圖》。因為畫中煙波浩渺的江河,層巒起伏的群山,都充滿了韻律,和舞蹈有共通之處。
編導韓真表示,創作中最大的難度在于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你對傳統文化了解的程度和作品狀态是成正比的。”為創作《隻此青綠》,編導們先是研究《千裡江山圖》,後又幾乎看遍宋代的詩詞、繪畫,用時近1年8個月才将《隻此青綠》搬上舞台。
《千裡江山圖》局部
3
網友:也太美了吧
《隻此青綠》對美的呈現觸動了無數觀衆的心弦。有網友說,“當下就看哭了,像一幅流動的曆史畫卷徐徐展開,而你我皆是展卷人。”還有網友看完說:“我直接文化膨脹了!”
你看春晚了嗎?
最喜歡哪個節目?
留言區一起聊聊吧!
來源:新華網綜合央視新聞、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新聞網、上觀新聞、解放日報等
責編:郭豔慧
校對: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