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禮中國年,禮到年味濃

明禮中國年,禮到年味濃

大衆日報記者 孟一 通訊員 張豔 劉夢得

“媽媽快看,那是一條龍!啊!又變成大老虎了……”2月1日大年初一剛入夜,跟着父母來到曲阜過文化年的小遊客王一諾早早地等候在尼山聖境至聖廣場。當500架無人機急速升空,一會列隊“孔子周遊列國圖”,一會排成“文化自信”字樣時,虎嘯龍吟般的壯景引得小姑娘又蹦又跳、興奮不已。

中國人過中國節,聖人之地年味濃。精心裝扮過的尼山聖境,滿滿的中國紅和虎年元素。在這場名為“明禮中國年”的主題遊園會上,景區内處處張燈結彩,既有舞龍舞獅、雜技雜耍等傳統年俗表演,又有“寫福納祥”“國樂祝春”“非遺市集”等明禮體驗,互動感十足的活動設計、琳琅滿目的新春文創産品,吊足了遊客的胃口。有的遊客還穿起漢服、打起燈籠逛園。

“現在過年,經常有人說‘年味淡了’,究其原因,其實是很多春節禮儀在流失,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好東西’重新撿起來。”尼山聖境景區副總經理徐彤說,要讓春節禮儀火起來,隻是照本宣科的景區講解很難起到作用。是以,他們選擇把拱手禮、書寫家風春聯、春節敬長禮儀、國潮着裝等融入到了遊園活動中,讓遊客們被濃濃的年味吸引。

弘揚春節禮儀,是在傳承傳統年俗,更是在傳播時代禮儀。在孔子博物館,“孔府過大年”新春特展以“福祿康甯”為主題展示了孔府過年的習俗,也展現了孔府春聯中的家風内涵和家國情懷;孔府景區門口,春節期間每天都有“聖府迎春·拓春送福”活動,遊客們可以親手體驗門神拓印技藝,在收獲了一份手作伴手禮的同時,加深對“非遺”技藝的了解;鄉村農家院把很多城裡娃沒體驗過的祭竈、掃塵、過油等年俗變成了鄉村遊項目……當傳統的春節内涵獲得了可感、可知、可體驗的活态化呈現,“年味”便被激活了。

“曲阜是孔子故裡、文化之都,我們覺得這裡的年味可能更足,來到一看果然不虛此行。”談到這兩天在曲阜過年的經曆,王一諾的父親王林被“傳統文化與年”碰撞出的“火花”所觸動,而印象最深刻的,正是随處都可以感受到的濃濃春節禮儀。

聖城新春遍開禮儀之花,除得益于景區的精心設計外,也與政府的推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為更好地傳承年俗文化、倡導文明有禮過年,今年春節,曲阜市印發了圖文并茂的《文明禮儀指導手冊(春節篇)》。與此同時,還開展了文明禮儀教育訓練、民俗展示體驗和“知禮明德幸福年”原創春聯征集、“我家的春節禮”網絡互動等活動,倡導市民和文旅從業者傳承傳統年俗、踐行文明禮儀,讓年更有味、讓節更有禮。

“你看這套‘仁義禮智信’衛衣,單體藝術字簡潔、前衛,很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個性需求。”在孔子博物館的文創産品商店,曲阜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張宏說,從以推廣活字印刷為目的設計的“掃碼尋字印章”,到手拿虎年春聯的Q版孔子手辦,再到成套展示新春禮儀的盲盒……不斷推陳出新的文創産品,作為春節禮儀和傳統文化的新載體,正吸引着青年一代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