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原标題: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編者按】虎虎生威,虎年大吉,走進2022年,“虎”字承載了人們的許多美好祝福,閃耀着勞動人民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也紛紛“秀”出“虎”态,給人們帶來喜慶的節日氛圍。新春佳節到了,請跟随大河網記者看看《非遺“秀”虎》,一起感受歡樂中國年!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在他的作品裡,猛虎化身鎮宅驅魔的勇士、英姿飒爽的冬奧會運動員,32米長卷刻畫99隻老虎,或寫實、或寫意、或誇張、或抽象,寓意早日驅除疫情,冬奧勝利。最重要的,這些作品是用火在絲絹、紙張上烤出來的。他就是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陳浩雲。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提到“虎”就來勁 虎年畫虎送祝福

生龍活虎、虎虎生威、如虎添翼……提起老虎,誰不說是“一員猛将”,而且寓意吉祥,頗受人們推崇和喜愛。

陳浩雲的絲絹烙畫《百虎圖》,氣勢磅礴,惟妙惟肖,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完成《百虎圖》後,陳浩雲在春節将近時又創作了幾幅“虎”的作品。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我本人特别喜歡虎,因為在中國古代傳說中,虎是極其有力量和正義的動物,能夠祈福避邪,很多人會在家裡正對大門的位置挂虎畫。也有兒童戴虎頭帽、穿虎頭鞋驅邪之說,還有人睡虎頭枕取入睡安穩、身體強健之意。”陳浩雲告訴大河網記者,“我這次的創作希望能夠突破畫虎的程式化傳統,用充滿漫趣的形式畫虎,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為大家送去祝福。”

此外,陳浩雲還創作了兩幅腳踩雪橇、手執雪仗的萌虎運動員,兩隻可愛的小老虎都是以勝利的表情表達對冬奧會的祝福,也祝河南健兒創造佳績。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80後年輕人為何鐘情兩千多年的老手藝?

烙畫,顧名思義以“烙”的方式作畫,又稱火筆畫,古稱“火針刺繡”,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珍品,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

随着時代變遷,絲絹烙畫呈現出這一藝術形式更多魅力。但在當今科技生活中,非遺烙畫文化鮮有人知。

陳浩雲從14歲開始接觸學習烙畫,風雨兼程的探索中,陳浩雲耐住“寂寞”、潛心鑽研,緻力将烙畫文化發揚光大。他制作烙畫多年來,沒有任何收入,全靠妻子的工資維持家用,尤其在父親病重後,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容易。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與此同時,陳浩雲還要扛住創作中被燙傷、劃傷的皮肉之苦,“一不小心觸到某個點,整個絲絹就像我們的衣服一樣,直接就燒着了,不知被燙傷多少次……”

日子雖然難,但陳浩雲從未想過放棄。他在傳統烙畫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嘗試,直接用烙筆蘸植物、礦物顔料作畫,一改過去烙畫色調單一的曆史。如今,已經練就了一手“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的絕活。

非遺“秀”虎丨下筆出火苗,火苗跟筆走 封丘80後絲絹烙畫畫虎祈福

陳浩雲有個心願:“現在學習非遺類項目的年輕人不多,作為80後,希望通過我的烙畫作品,讓更多人了解中國非遺文化,讓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複興。”

(大河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