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來啦!今天,大年初一春節,人們要從事各種活動慶祝,彰顯濃烈的民族特色。在古代詩文中,承載着大陸五千年文化的憧憬,諸多佳作流傳千餘年,讓春節充滿詩情畫意,更是具有傳承的作用。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古人筆下十首關于春節的詩,欣賞底蘊深厚文字的同時,領略詩人的精神世界,并祝願各位讀者新的一年交好運。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衆所周知,春節也叫過年,“年”在古時候稱呼是不一樣的。比如:唐堯虞舜時期将“年”稱作“載”,夏朝時候稱為“歲”,殷商時期稱作“祀”,到了周朝開始稱作“年”。是以,我們現在常常說的“年”,就是從周朝開始的。到了西漢漢武帝時期,春節正式确立,當時被稱為正日或者正旦。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國以前,春節是迎接立春的,正月初一一般稱為“元旦”。到了民國後,公曆1月1日被稱為“元旦”,正月初一被定義為“春節”,也就有了常說的“一年兩頭春”的說法。

在大陸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有了慶祝春節的記載,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說明過年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據記載,描寫春節的詩人,三國曹植堪稱鼻祖,他有一首《元會》,詩人描繪出春節祥和歡快的情景,從此曆朝曆代的詩人,便開始以春節為主題創作詩文了,正是這些文人通過文字的記載,讓後人得知古代人過春節會有更多的儀式,一些習俗到如今已經消失,隻能靠着想象意會了。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在古代,有一部分關于春節的詩是應制之作,因為從曆史角度去看,春節禮俗一般是由上及下,有官方到民間而形成,是以在春節這個大日子,朝臣們會寫詩記錄,這類詩一般展現出端莊典雅,氣勢恢宏的藝術魅力。當然,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日子,詩人借此抒發心緒。他們的情感是豐富的,有對過往生活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還有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的悲傷,總之情感複雜,展現出大陸獨有的民族心态。如果拿大陸過春節的歡慶場面與歐美過節狂歡做對比,那麼大陸的文化底蘊與民族精神,西方人是無法比拟的。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元日》,這首詩短短兩句,但将春節寫到極緻。這首詩是他拜相後,為了擺脫宋朝的危機,上書改革,同一年的春節,他看到家家戶戶在準備過節,聯想到社會新氣象,有感而發做出此詩。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便描寫出過春節歡鬧的場面,人們飲屠蘇酒以慶祝春節。二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意思很直白,描寫太陽升起,家家戶戶門上桃符舊換新。這是一首即景之作,内容取材民間,寫出放鞭炮、飲屠蘇酒,換桃符等歡度春節的民俗。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大陸傳統節日的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特色,博大而深遠,詩文中展現出民俗民情,暗含着民族思想與道德修養,讓大陸文化經久不衰又發揚光大。古代文人用細膩的筆法與尖銳的視角,讓民族精神融入于文字之中。在曆史的長河中,詩文不單純是文字,也不僅隻有歡鬧情景,更重要的是詩文還可以喚起後人對春節的情意,讓後人不要淡忘大陸悠久的文化曆史。

中華民族是偉大的,不論是哪個民族,不論是身居何方,隻要流淌着中國人的血液,我們必須承載華夏文明的精髓。今天是大年初一春節,我們一起來欣賞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體會古人細膩的情感與春節情懷,相信你會受到感觸。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
春節交好運!這十首關于春節的古詩,文化底蘊深厚,你能讀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