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回家的路上,幾個職場打勞工在火車上開了一個小型茶話會。
有人說最近公司考核一直沒有公布,去年大家做得都不好看,聽說有人愁得不行,都到了茶飯不思的地步。一年到頭在外打拼沒掙下錢,但如果敢給他打C他肯定不幹。
還有人說,自己以前被打過C,當時自己幾個新人在廁所吐槽,懷疑當時上司給他們穿了小鞋。最後大家都走了,隻不過考核不好看找工作也受影響,自己忍了一年才走。
另外一個朋友說他們機關才扯淡呢,考核就差一分,結果年終獎差了兩萬多,都夠他兩年房租了。其實大家工作一樣,但這種情況下也隻能瘋狂内卷了。
KPI考核的重要性,相信每一個職場打勞工心裡都懂。年底獎金,升職加薪,末位淘汰……每次考核結束之前,很多人都茶飯不思。雖然這個名額決定了個人的利益,但其實每個人最大的願望隻是,希望考核更透明,公平一些。可惜這永遠是奢侈品。
本來可以憑業績打分,但是這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市場,業務,時點,客戶喜好等等,甚至上司的支援也很重要。在很多企業,無論是内部資源支援還是考核全憑上司喜好。有的人業績好也未必績效高。這裡面的門道就更複雜了。
正如昨天有人留言說,企業人越多,各種利益小團體也就越多,各種糾結都會導緻你的團隊,你個人的績效,最終影響利益。“說不行你不行也行,說不行行也不行”。
如題,你的公司是怎麼打績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