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國學生在日本的"國際兒童食堂"中很有用

王亞軒,日本新海外華人日報記者

誰說食物,最暖心。

2021年3月底,"國際兒童食堂"在日本松山悄然開業。在這個特殊的"食堂"中,在松山當地學習的外國學生親自用勺子為必須獨自吃飯的孩子提供異國情調的美食。

"看起來不錯!""太貼心了!""好吃!"在松山市中心的一所房子裡,孩子們在晚餐前聚在一起。即使戴着口罩,他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興奮。晚餐的菜肴是"雞肉煎餅"和"烤雞排",由來自南韓的國際學生和日本志願者制作。

外國學生在日本的"國際兒童食堂"中很有用

據了解,松山市"國際兒童食堂"此次交流活動,由"松山陸上日本學校"負責人山下特奧希發起。山下是愛知縣人,活躍于日本首都圈,為居住在那裡的外國人提供日語教育訓練和生活支援服務。2020年,山下帶着"為日本本土城市建設外國人家園"的思路回到了家鄉愛知縣。山下注意到,一些當地家庭的孩子因為父母忙于工作而不得不獨自吃晚飯(午餐通常由學校提供)。與此同時,山下想到了獨自住在愛詠縣的外國學生。受疫情影響,絕大多數學校因防疫需要被迫終止或縮減課外交流活動,甚至教學方式也從線下轉為線上。國際學生既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國,也不能從事正常的社會活動,從長遠來看,這将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産生負面影響。

為什麼不開"兒童食堂"呢?把獨自吃飯的孩子和孤獨的外國學生聚集在一起,讓他們都能感到像家一樣溫暖,這不是兩全其美。決定,做吧。山下的熱情感染了其他人,當地一家房地産公司提供了一個模型室作為活動的免費場地。是以,在手部消毒、戴口罩、保證通風等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國際兒童食堂"正式"開通"。食堂每周"開放"一次,一次可容納約50人。目前,有7個國家從南韓、印度、越南等外國學生加入。

在得知許多學生因疫情而失去工作機會後,山下還向支援地方發展基金會申請資金,為參加"國際兒童食堂"活動的外國學生提供補貼。

來自印度的國際學生索菲亞感激地分享了她的喜悅。索菲亞于2019年9月來到日本,并于2020年4月進入愛知大學。然而,由于抗擊疫情的需要,學校課程改為線上課程。"每天在家,學生和老師都在網的另一端,遠離家鄉和親戚,整個人都變得非常沮喪。就在她很苦惱的時候,她在學校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發現了"國際兒童食堂"的消息,并試圖注冊。在活動期間,索菲亞遇到了許多與她相似的人,結交了新朋友,不再感到孤獨。

截至2020年底,NPO的國家兒童食堂支援中心在日本各地約有4,960個"兒童食堂"。該中心的公共主任表示,解決在日本的外國學生的實際困難是社群面臨的新問題。"兒童食堂"将成為吸引更多各界熱心人士的模闆。

該活動旨在建立國際兒童食堂兒童與外國留學生之間的橋梁。

日本新華社記者了解到,每年約有300至500名中國學生在愛玉縣學習和交流。通過參加"國際兒童食堂"等社會公益活動,緩解思鄉之情,增進對當地社群的了解,也是豐富留學生活的一種方式,有興趣的中國學生不妨嘗試一下。■

繼續閱讀

  • 《老東高地的兒童食堂》

    《東高地兒童食堂》兒時的記憶這是在我七歲上國小一年級時的事情,文革前的東高地兒童食堂位于東高地生活小區老七棟和老八棟之間...

    兒童食堂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