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節·年俗丨貼春聯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春節·年俗】

春節,被稱為“百節之首”。在中國曆史文明中,喜迎春節的各種民間習俗很多,至今儲存的最大習俗之一就是寫春聯、貼春聯了。每年臘月寫春聯,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戶戶都會在大門兩側貼上嶄新的春聯,表達着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春聯,又稱“春貼”、“門對”、“對聯”、“楹聯”,是大陸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抒發美好願望。是農曆過大年時張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意為新的一年繼續接受着上天的恩賜,新春佳節一起期盼春天常在。宋代,桃符由桃木闆改為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當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春聯貼于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春節·年俗丨貼春聯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俗話說:“二十八,貼窗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裡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但總體來說比較集中。正确的貼對聯方法是将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來分。之是以這樣張貼,是因為以前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是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但如今随着人們書寫習慣的改變,春聯貼法也有了變化:那就是看橫批。如“财源廣進”這種橫批的話就該上聯貼左邊,下聯貼右邊。如果是“進廣源财”這樣的橫批的話,就應該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

春節·年俗丨貼春聯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與貼春聯有相對集中的時間不同,摘春聯的時間各地差異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說、過節說和自然脫落說和燒春聯四種習俗。無論取哪種習俗,都代表了當地老百姓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總監制/劉世雯 監 制/郝 剛 值班主任/張雲霞

制片人/張 默 責 編/郭 旭 編  輯/郭瑾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