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除夕,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胡耀元向您“雲拜年”了。聆聽百姓心聲,展現萬家畫卷。新的一年,我們記錄貴州新發展、新面貌,虎年新氣象,虎虎生威家業旺!
水城區農民畫。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運 攝
2022年,與衆不同。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不過因為大年三十“出走”,今天也是除夕。
除夕辭舊又迎新,美滿團圓一家親。除夕作為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是新舊之年的交接之時。
此時,六盤水人民早已為新年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熏臘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聶建雲 攝
殺年豬、磨面、打粑粑、熏臘肉、腌火腿……年前,人們早早就開始準備過年團聚時所食用的各種食材。
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牂牁鎮,因為臨江而居,牂牁鎮一帶的居民日常生活都離不了各種水産品,過年也不例外。按照當地習俗,過年時人們必用一整條魚作為主菜,圖的就是大吉大利、年年有餘。
而在六枝特區落别鄉可布村,每逢過年前,村民們都要清洗農具,表達對農具的一種尊重,等待來年的春耕,祈禱來年五谷豐登。
舞龍彩排(黃蜀錦 攝)
在盤州市,除夕當天,人們一早便會去附近的山上摘松枝,挑選新發、柔軟的細松枝。吃年夜飯時,将做好的美食放在松枝上,一家人席地而坐,準備迎接新的一年。過年時,大街上打起鑼來敲起鼓,上演精彩的舞龍表演,很是熱鬧。
在水城區,以苗族同胞為主的陡箐鎮猴兒關村則裝飾全新的水城農民畫。水城農民畫以自由、誇張、色彩豔麗的藝術形式和大膽、潑辣的藝術手法,将蠟染、刺繡、挑花、剪紙等民間藝術融為一體,被譽為“中國農民特有的藝術語言”。過年時繪上一幅,更為新年增添新氣象。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
除夕爆竹聲聲響,幸福美滿的日子正在這片多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的土地,演繹成一曲歡歌。
舞龍彩排現場(黃蜀錦 攝)
【出鏡記者】
胡耀元,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就職于六盤水記者站。作為一名年輕的記者,用90後的視角去講好新時代的貴州發展故事。代表作有《六盤水:體旅融合 打造“南國冰雪城”品牌新形象》《【向幸福出發】“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六盤水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建設》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胡耀元
海報設計 聶婧文
實習生 張一佳
編輯 田旻佳 韋依 胡岚
編審 王璐瑤 楊韬 施昱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