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人能否認伯格曼的電影卓越。如果你從他的電影中挑選了一個你最喜歡的電影,或者你認為他是最好的,你會如何選擇它?這很難!1957年的《野草莓》可能與1966年的《女神異聞錄》不同。如果你選擇兩個,1973年的《哭泣和低語》将攪亂局面。隻選擇一個,也許有些人承受着"呼喚和竊竊私語"的痛苦;
有一套電影百科全書式的伯格曼至高無上
美國有一家機構印制了一套電影百科全書,四卷厚厚,其中一本由導演審查。導演作品的詳細編年史,平均每位導演三部電影。"平均"不是"全部"或"确定"。許多被認為不合時宜的導演沒有介紹他們;作品不夠好的導演,雖然有評論,但不會分析個别電影。
主導演克裡斯·馬克爾(Chris Marker)隻被配置設定了一部電影(1963年的《The Cute May》和1962年的《The Pier》),因為他的大多數電影都不是劇情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1982年的《抽屜合同》(The Drawer's Contract)還不夠老嗎?塔可夫斯基(1969年的安德烈·魯布廖夫和1986年的《犧牲》)的作品太少,而羅伯特·阿爾特曼(1970年在陸軍野戰醫院的MASH和1975年的納什維爾)擁有如此多的藝術成就,以至于隻有兩部電影喜歡讨論它們?亞倫·蕾妮的電影生涯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他的前半生規模較小,但閑置得更少,是以他獲得了三個地方(1955年的《夜與霧》,1959年的廣島,《我的愛,去年在馬裡奧納巴德,但莫雷爾·穆裡爾,或回歸的時間,1963年)與1977年的"天堂普羅維登斯"是一個嚴肅的遺産。費裡尼的早期和中期作品量不大,品質上乘,一流,他獲得了四個名次(1953年的維特洛尼,1954年的《道路》,1960年的《甜蜜生活》,1963年的《安迪·斯威特的生活》和1969年的《愛情神話費裡尼·薩蒂裡孔》)。安東尼奧尼比較"幸運","冒險","日食"("想海害羞的花"),"放大爆炸"("春光"),"路人職業:記者"等五六個都特别積極。斯坦利·庫布裡克(Stanley Kubrick)在《太空漫遊2001》中也有五個地方。安傑洛普洛斯在哪裡?這是0!零,是一個還沒有專門讨論過啊!
這樣的權衡清單,也許有人勉強說服了,有些人想生氣。猜猜這部電影傑作對伯格曼做了什麼?伯格曼的作品并不是唯一的《野草莓》、《假臉》和《呼喚與耳語》!答案不是亵渎這三部電影,而是很專業,頗具創意,在1955年的《夏夜的微笑》中,1957年的《第七封印》,1963年的《沉默的沉默》和1982年的《範妮和亞曆山大》中,一共七喲!蕾妮、費裡尼、戈達爾都曾仰慕伯格曼,伯格曼比其他導演多了幾個地方,當之無愧?!
這部紀錄片既熟悉伯格曼,又真正了解瑞典電影和戲劇
我想知道瑞典導演簡·馬格努森(Jane Magnusson)拍攝和編輯這部紀錄片《伯格曼:生命的一年》(Bergman: The Year of Life)是否有任何困難?回顧師傅的一生,他的演員和幕後工作夥伴,老了,死了,面試問題不是特别難嗎?其實不然,再看英文片名的标題,主要集中在1957年。
特别是在1957年,伯格曼在同一年創作了兩部傑作(第一部是《第七封印》,然後是《野草莓》。正如楊德昌1991年的《鹽陵街少年遇害》不僅是當年最好的電影,也是十年來最不平凡的電影,多年後,它依然是一部值得銘記的電影。
這部紀錄片很有價值,不僅熟悉伯格曼,而且真正了解瑞典電影和戲劇,讓觀衆知道伯格曼1957年的創作是在兩部電影之間,之前,之後,還有剪輯,導演了一些盛大的舞台劇!為什麼選擇多才多藝?這隻是天賦,加上精力充沛的恐懼!
楊德昌、費裡尼、蕾妮、伯格曼交換聲音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很多伯格曼過去沒有講過(或不知道)的故事,你和我都認為看其他紀錄片是不夠的。這一次,這是一個新的發現,一個新的驚喜。這部紀錄片一方面獨特地大開眼界的《野草莓》和《第七封印》幕後,另一方面在介紹,讓伯格曼的人物們的電影(或"生活"和"電影"的不同、沖突的談話)之間穿梭,加上禮物是順便為你和我回顧伯格曼的許多電影。
在《第七封印》中,演員逃到高高的樹上,死亡竟然看到了它下面的樹!死亡表明對方的死亡已經到來。演員問他是否可以被赦免,因為他是演員。當然不是。伯格曼把自己對演員的看法放進了電影(台詞),用楊德昌電影《一個接一個》的男孩楊洋拿着鏡頭才拍下别人的頭(用來展示别人看不見的臉)來表達導演的聲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聰明才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
紀錄片分析了第七枚印章,伯格曼的死亡造型是一張被漆成小醜的白色臉,上面覆寫着一件巨大的黑色鬥篷。死神掀開鬥篷,遮住視線,遮住全貌,瞬間畫面全黑(旁寫人的死亡經曆:沒什麼可看的,極其說教!這部紀錄片的分析性如此之強,以至于你和我都受到了啟發,要麼是因為費裡尼的電影所喜歡的與白臉小醜的冷酷和自嘲(比較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小醜死亡的冷酷無情),要麼是因為記得雷伊的電影有時沒有演員,甚至沒有一張照片,而"聲音"可以單獨表演。
伯格曼讓一些漂亮的女演員看起來很醜
這部紀錄片告訴你,伯格曼讓他美麗的女演員有時"醜陋"。Harriet Anderson,"Glass Darkly,1961"的美麗,Liv Ullmann,"Winter Light,1963"中"Wild Strawberry"和"Silence"的美麗,以及Liv Ullmann,"The Fake Face"的女演員,在"Winter Light,1963"中。秋天的奏鳴曲是臉的升華。這部紀錄片還展示了彩色電影"Call and Whisper"中三位女演員的面孔,以及與扮演女仆的Kari Sylwan的四重奏。
伯格曼從生活到電影都像撒旦
伯格曼,為了讓在《冬日之光》中飾演男主角的演員真正郁悶,讓另一個家庭醫生對演員撒謊,沒有誇張。"傷害"讓演員到位!伯格曼對女人的戀物癖給他的妻子帶來了噩夢;在她的晚年,他羨慕瑞典戲劇界的男性菜鳥巫師。這部紀錄片頌揚了伯格曼罕見的才華,但沒有創造上帝,并誠實地揭露了伯格曼的惡魔取向,就像伯格曼在《假臉》中用榮格的理論來探索人類的雙重自我一樣。導演不惜一切代價對待演員,莫菲·伯格曼(Mofi Bergman)敞開心扉,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使演員迅速變胖,拉爾斯·馮·泰爾(Lars von Thiel)的《白癡》(Idiot)讓演員勃起很久。這部紀錄片還撼動了伯格曼與哥哥的恩怨。
西方影評人誤讀了《沉默》和《假臉》
早年,西方影評人大多把《沉默》和《假臉》作為女性愛情的主題,這部"彩色"電影在蔣介石王朝統治下的台灣當然是禁忌。女護士(比比·安德森飾)實際上比生病的女演員(麗芙·烏曼·麗芙·烏爾曼飾)更,這使得《假貨》的評價不那麼高。知性少女(英格麗·圖靈飾)和蕩婦妹妹(Gunnel Lindblom飾)分崩離析,但愛情卻洶湧澎湃,不僅女性之愛還依附于亂倫(親密的家庭欲望),簡直就是在火中。那些影評人怎麼能指望這兩部電影在很多年後成為電影史上的傑作呢?至于被解讀為女同志者,也是壓倒性的:是不是在保守時代走私女同志者?還是對女人的戀情的負面評價?
不乏電影界傑出的年輕一代聲音,而不是上一代老人的音樂
在《伯格曼:生命之年》中,瑞典巫師羅伊·安德森和丹麥導演拉爾斯·馮·泰爾都被邀請談論伯格曼,被邀請談論伯格曼,這是一部晚年的節目,類似于彼得·格雷納威對蕾妮,法斯賓德對費裡尼,張曉紅對張愛玲,洪洪志周夢德,楊蘇對楊德昌,林達揚或李偉浩對李昂, 重要的是,要抛棄伯格曼的同代人來操縱曆史的聲音,而不僅僅是上一代的老人音樂俱樂部!
曾任《野草莓》側拍畫面,如今電影史上的瑰寶
這部紀錄片最珍貴的部分是《野草莓》拍攝期間的側面鏡頭,你看到的是幕後的導演和演員。在1968年之前,費裡尼和雷内隻有工作照片(靜止照片),而伯格曼有電影側鏡頭!而且,在1957年!而且它是彩色的!即使是超級巨星奧黛麗·赫本和伊麗莎白·泰勒也不一定有彩色側鏡頭的年齡!側面拍攝是真的,彩色可能是幾十年後黑白圖像經過一流的着色處理(應該是給藝人可憐的男性建議,确認)!不過,我看過奧黛麗·赫本和伊麗莎白·泰勒在《夏天》中的自然色彩場景,但電影是黑白拍攝的,在那些日子裡,黑白攝影是藝術,色彩是花哨的。
前任傑出導演在已故的伯格曼電影傑作《野草莓》中擔任主角
《野草莓》的男主角由78歲的瑞典演員維克多·舍斯特倫(Victor Sjöström,1879-1960)飾演。這位演員是一流的導演,他1928年的美國電影《風》是電影史上的傑作。本文前面提到的一套電影百科全書式書籍,在他為數不多的導演作品中給了他兩個位置,其中之一就是《風》!
伯格曼瑞典語不是"伯格曼"
這部紀錄片由英語中的女聲講述,每當提到伯格曼的姓氏時,它都會使用瑞典語發音(接近"白綠人"和"百裡"等發音)。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是一位比伯格曼早多年獲得國際聲譽的女演員,她擁有伯格曼的瑞典姓氏,香港将導演伯格曼翻譯為"Inma Bergman"。台灣電影學者王派昌在法國巴黎大學電影系與瑞典學生談論"伯格曼",對方不知道該說誰,因為瑞典語不讀作"伯格曼"!這部紀錄片讓我們了解了伯格曼的瑞典語發音,一些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誤讀為"伯格曼"或"伯格蓋特"。
台灣著名電影人,曾任《絕命毒師》和《世界電影月刊》的編劇,曾生活在台灣文學界,還曾任《金穗》、《金童玉》、國家電影委、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的編劇。
阿涅斯·瓦爾達 |©️ MK2 FLMS
1994年,為了紀念法國電影資料館的活動,我出版了一本名為"阿涅斯的瓦爾達"的書,25年後,同樣的名字被用在電影中,用我運動的圖像和文字表達了相同的主題:交出我作品的鑰匙。我交出了我自己的鑰匙,我的思想,沒有任何裝飾品,隻有鑰匙。
這部電影分為兩部分,有兩個世紀。
20世紀的這一部分從1954年我的第一部劇情片La Pointe-courte到1996年的最後一部《一百零一夜》。與此同時,我還制作了紀錄片和劇情片,包括短片和長片。
第二部分是在21世紀,當時小型數位相機改變了我制作紀錄片的方式,從2000年的《拾穗者與我》到2017年的Faces Places。但在那段時間裡,我主要創作裝置藝術,非典型三聯畫和工作室,我一直在制作紀錄片,如《阿涅斯海灘》。
在這兩部分之間,還有一點關于我作為攝影師的早期生活的回顧。
在我的生活中,我拍過各種各樣的電影。我需要告訴你是什麼引導我繼續這份工作這麼多年。
有三個詞對我來說很重要:靈感,創造,分享
靈感是你制作電影的原因。激勵你拍電影的動機、想法、環境和機會。
創作是你制作電影的方式。你用什麼方法?什麼結構?單獨還是不單獨?有顔色還是沒有顔色?創作是一種工作。
第三個詞是分享。你拍電影不是為了展示自己,你拍電影是為了給别人看。一部空蕩蕩的電影對創作者來說是一場噩夢。
人是我工作的核心。真實的人。這就是我一直提到的我在城市和鄉村拍攝的人。
當你拍攝一些東西,一個地方,一個風景,一群人,即使主題是特定的,你拍攝的東西也指向你最深刻的計劃。
我喜歡将現實與其表現形式結合起來。但我也喜歡在視訊和攝影中将運動和靜止圖像并置。
法國女導演
阿涅斯的《瓦爾達》的某些方面是回顧展。你對這部電影的看法是什麼?
Agnès Varda:這可以被稱為"大師班",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像大師,也從未教過其他人。我不喜歡這個想法。這不僅僅是重述這些故事,而是關于結構,意圖和我的材料來源。但我不希望它變得太無聊。是以這是在劇院裡和人們在一起,或者在院子裡,我試圖做我自己,用我想分享的那種所謂的能量、意圖或感受進行交流。這就是我所說的電影寫作,所有的選擇都融合了你所謂的"風格"。但風格是一個書面術語。是以電影寫作是關于我認為我們必須思考,選擇和用來制作電影的所有元素。
審視你的作品并用它來制作這部電影很難嗎?
瓦爾達:這并不難,因為我一直在深入思考我所做的事情。當它完成時,我不會想到"我本可以做得更好"或"我本可以做得更糟",但我試圖了解創作過程。這不僅僅是技術性的,我想要的是自發的。這個過程是你跟随你的直覺找到正确的圖檔和正确的文字。我真的在努力追随電影的本能。我現在是一名藝術家,正在準備另一個展覽,我在電影的第二部分中模糊地表達了這一點:20世紀和21世紀。在20世紀,我更像是一個電影制作人,在21世紀,我更像是一個藝術家。我跨領域的紀錄片和藝術裝置。我用真正的複合膜建造了房子和棚子。我已經完成了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藝術,讓人們坐在椅子上戴着耳機,質疑創作者和接收者之間的溝通。這就像重新處理我作為電影制作人的過去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最後聲明"。這部電影是否告訴你你對電影制作的看法?
瓦爾達:我從不想說什麼,我隻想看到人們分享。從來沒有說過這是一個需要被接受和了解的資訊,是以我不能說我是否滿意。讓我們明确一點,我在柏林放映的這部電影可能不是很有趣,但我不會再談論它了。就是這樣,這就是我要說的。如果你放映(電影),你不需要我過來。我在很多地方都說過很多話,包括哈佛大學,還有我在洛杉矶的TED演講中。我不想去媒體,我不想過多地談論我的工作。與其說話,我想我甯願花兩個小時看一棵樹或一隻貓。在柏林之後,這部電影将代替我的演講。
你提到過"成為邊緣明星",但永遠不會成為主流。這對你作為電影制作人的觀點有何影響?
瓦爾達:我以一種方式拍了幾部電影。我從來沒有拍過動作片,也從來沒有拍過科幻片。真的,我從不做非常複雜的設定,因為我沒有野心。我知道他們從來不相信我會有預算去做不同的事情,是以我的心思更專注于我所知道的。是以,它們是我想接近和分享的精神冒險。當奧斯卡評委們想向那些不想追求成功和财富的電影制作人緻敬時,他們選擇了我。我為他們這樣做感到自豪。電影工作不僅涉及資金枯竭,還涉及對金錢缺乏雄心壯志。我想我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因為他們了解我60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堅持分享情感和感受的理想,更多的是因為我與他人有太多的共鳴,特别是那些我親近的人,他們沒有真正被提及。
我已經在我的包裡工作了65年,當我放下它時會發生什麼?這實際上是尋找連結并與不同類别的人建立聯系的願望。我從來沒有拍過一部關于資産階級、富人和貴族的電影。我的選擇是展示人們彼此相似,同時看到彼此之間特别,有趣,稀有和美麗的地方。這就是我看待人的方式。我不抗拒自己的直覺。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它在好萊塢圈子裡受到贊賞的原因。
除了奧斯卡獎,您還獲得了金棕榈獎,以及馬拉喀什的最新榮譽......
瓦爾達:我想他們會在柏林給我一些獎項。現在我老了,他們想給我一些東西,讓我到處都能看到。是以我有兩個完整的壁櫥。我想說謝謝你,這是很自然的,當有人給你一份禮物時,但我認為這有點不公平。像其他女性和其他導演一樣,她們應得的。有很多導演工作,特别是在法國,他們都非常出色,但我是年齡最大的一個,是以我把它看作一個花瓶,最容易放在長凳上的地方。但我真的尊重那些沒有獲獎的女性導演。是以我覺得有點像一個借口,比如,"我們尊重女性",但這對我來說有點過分了。有些女導演真的很優秀,希望她們有更多的機會站出來。例如,Celine Sciamma,Naomi Kawase,Ula Stöckl,Maren Ade,Pascal Ferran,Claire Denis,Emmanuelle Bercot和Noemi Lofsky Lvovsky,Ruth Beckermann,Sally Potter,Jane Campion,我可以舉得更多。
電影有教育的義務嗎?
瓦爾達:我試圖制作誠實的電影,但我并不自命不凡地認為我可以改變世界。不,我們有時可以改變人們的心理,或者我們可以改變人們的世界觀或對他人的看法。我們必須知道,做一個誠實的藝術家是有道理的,但我們不知道我們可以做得更多。
感謝您今天抽出這麼多時間。
瓦爾達:哦,你也一樣,因為這就是結局,我的朋友。在那之後,我會做一些藝術,因為拍攝太累了。我不想再那麼辛苦了。這太難了。我想在這裡呆一會兒,安靜,享受,即使有平靜的回憶,也可以度過一天。你沒有打斷我。你以一種非常好和友好的精神做到了這一點,但你看,我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我的職業生涯,生活正在消失,每一分鐘都在流逝。
我很享受這裡。即使我看到郁金香老化,我也喜歡它們。你等待的時間越長,它就越令人驚歎。這就像《尖峰采摘者與我》中老化的心形洋芋。我對這個老化過程有點滿意。我喜歡衰老的東西,還有人,我也喜歡皺紋,手,我喜歡這一切。我對我的對手發生了什麼真的很感興趣。這将是一個可愛的風景。是以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喜歡看着這些東西變得更加自然,慢慢枯萎。
我有一件名為PATATUTOPIA的藝術作品。這是一幅心形洋芋的三重畫。我保留了洋芋,并檢查了它們是如何變老的。這些陳年洋芋真的很漂亮。是以你需要有這種感覺。這不是痛苦。它就像一個洋芋。
巴黎, 31 一月 2019
新巴黎人,作家,編輯,旅行家,《好萊塢報道者》駐巴黎記者
廖凡和趙濤在賈樟柯的新片《江湖之子》中|©️科恩傳媒集團
回到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的工業城市大同,喬和斌斌是一對黑手黨夫婦。他們不是在談論邦妮和克萊德——太自律了,太像做生意了——而是有點老派的好萊塢黑幫風格。在《江湖之子》第一部中,斌斌負責當地的舞廳和賭場,他和中間的巧合,充滿了魅力和權威。
斌斌(劉帆飾)總是抽煙,眼神深沉,面無表情的英俊臉色偶爾會散發出一絲快感或驚喜。喬喬(趙濤飾)出身比較體面,她的魅力進一步放大了夫妻的魅力。他們是一群騙子中最耀眼的明星,粗犷的男人和野心勃勃的人,他們以嫉妒和恐懼崇拜他們。沒有人比他們更酷。
很多錢的交易,最終都有槍聲,但賈樟柯引人入勝的新書《江湖之子》并不是一部真正的犯罪片。圍繞着Bin Bin的亡命之徒的浪漫火焰和聰明很快就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清晰,更冷酷的現實氛圍。賈樟柯是中國"第六代"電影人中的重要人物,也是21世紀最具創造力和敬業精神的導演之一。長期以來,他一直專注于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力量對個人隐私體驗的影響。他的電影,無論是虛構的還是非虛構的,都記錄了影響家庭,伴侶和朋友群體的城市,風景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從一個角度來看——從劇情的基本方面來看——《江湖之子》的規模似乎并不宏大。這是一個關于兩個人的故事,他們的愛情在厄運和背叛的壓力下破碎,但他們不能放棄對方。Bin Bin被一個敵對幫派的成員襲擊,碰巧救了他一命。她沒有揭露他,而是接受了五年的監禁,獲釋後,她去找離開了山西家鄉的斌斌。早些時候,他曾告訴她"忠誠"的傳統規則,但似乎隻有她試圖遵守它。
2006年,在去尋找他的路上,她乘坐渡輪順流而下,穿過一個即将被三峽大壩淹沒的地區。然後她登上了一列開往西邊的火車,和一個要去新疆的男人交上了朋友。即使沒有對中國地理或近代曆史的詳細了解,觀衆也可以感受到快速變化的錯位和動态,以及土地的廣闊和細節。
總會有新的東西。當電影回到今天時,這座城市幾乎完全消失了。但賈樟柯的視角既不懷舊,也不樂觀。他的電影沒有想象一個不變的過去,以使人們哀悼或長久。(自2000年以來,他制作了重要的非紀錄片或半紀錄片作品,包括《平台》、《任餘姚》、《三峽好人》、《世界》、《天堂注定要滅亡》、《二十四座城市》和《山河死人》。他們也沒有描繪出一幅幸福未來的圖景。他的世界總是在移動,他拒絕匆匆忙忙地穿過它 - 他的鏡頭運動是優雅的,場景有時是痛苦的緩慢 - 可以被解釋為抗議,提醒保持注意力的道德責任。
賈躍亭一直關注的問題之一是趙濤,自2000年電影《平台》以來,趙濤幾乎出現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他們于2012年結婚。她軟弱而堅強,務實而超然,在他所有的電影中,她既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又是一個近乎神話般的人物,她拒絕消失包含着英雄主義。從一部電影到另一部電影,她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穿梭在廢棄的建築工地和高層建築之間,夜生活和工廠工廠中的房間,愛情和犯罪,她獨特的個性是她的盾牌和武器。
《江湖之子》中巧妙的機智既令人悲傷,又令人鼓舞。她是一個幸存者,也許正因為如此,她遭受了比她應該遭受的更多的痛苦。但整部電影充滿了太多的驚喜和驚喜,是以并不陰郁。賈章可一直對喜劇情有獨鐘,對大場面情有獨鐘。他在醉酒的派對上閑逛,欣賞舞廳舞者在葬禮上表演的莊嚴荒謬,并陶醉在一首糟糕的情歌的激情中。他們與斌斌關系的高潮可能是他們一起跳舞,伴随着村民之歌YMCA,這是賈章克在嘲笑它時接受的流行文化陳詞濫調。
《江湖之子》中最奇怪的時刻,是飛碟的出現,沒有特别的後果,更是讓人震驚。光柱在夜空中閃爍,生命在夜空下繼續。這可能是對宇宙浩瀚的提醒,是難以想象的神秘的象征,也可能是導演的惡作劇。這已經不是賈樟柯的電影中第一次出現這種可能的外星生命了,但他的電影在其他方面與科幻電影截然不同。也許隻有一個例外:他心目中最真實的人類情感是異化。
|翻譯:金啟嬌
《紐約時報》首席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