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網上有這樣一個文章:“婆婆給孫子和孫女壓歲錢不一樣,該怎麼辦好?”

貼主情況介紹。

我和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有一個7歲的女兒帶在身邊讀書,婆婆一直催我要二胎,因為工作忙碌,更重要的是經濟壓力大,我拖着沒要。

結婚時,公公婆婆本來答應買房,丈夫婚前的收入也都給了他們,結婚時他們把老家裝修一下,說買房是個大事,等以後我們自己看房,選中了他們會支援。

他們說得合情合理,我也不再計較,可結婚後,公公婆婆再沒提過買房的事情,還讓丈夫每個月往家寄2000,說小叔子要結婚,當大哥的需要幫襯。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丈夫擔心我生氣,一直沒告訴我,直到有次對賬時,他的積蓄很少,才暴露了這件事,從那以後,我不準他往家寄錢,夫妻倆還生了氣,結果是他減少了數額,每個月往家寄1000元。

小叔子結婚時,公公婆婆給他們在市裡買了套房,說實話,我心裡不舒服,婆婆解釋說,弟媳是老師,需要有套房,這樣上下班友善。

原來在婆婆心中,兒媳的能力也影響着家庭地位,不禁反思,如果我結婚前堅持買房,她是否會做到呢?再考慮到丈夫這麼多年對家庭的投入,想想也紮心,總覺得婆婆心中一碗水沒端平。

看明白婆婆的态度,對他們也不抱太大的期望,未來的人生需要靠自己,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為家庭打拼,我下班後找了個兼職,孩子和丈夫輪流照顧,因為一直生活在外地,跟婆婆也沒有什麼沖突,關系還算平和。

忙了一年,我們帶女兒回家過年,給婆婆拿了3000塊過年前,又買了一堆年貨,小叔子和弟媳也回來了,他們的兒子3歲,跟我女兒在院子裡玩得不亦樂乎。

婆婆拿出2個紅包,一個看起來大一些給了孫女,一個稍微薄一些給了孫子,她特意塞到孩子的兜裡,叮囑不要拿出來弄丢了,晚上放在枕頭下。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我們幾個人坐在院子嗑瓜子,氣氛一片溫馨,也沒想那麼多,2個孩子跑進屋去了,一會兒女兒跑過來,把紅包塞到我手裡,我打開一看臉色變了,裡面都是10元的,看起來厚厚一沓,也隻有200元。

而弟弟紅包裡都是百元大鈔,雖然隻有10張,但有1000元,女兒在學校已經學過認識錢,知道錢的差別,大人可以隐忍,孩子心裡不舒服,哭着說:“奶奶偏心,她不愛我。”

婆婆臉上也很尴尬,她可能想不到,孩子會當場打開,還互相數了數,貼主表示自己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好?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父母的态度,孩子的溫度。

看了這個貼主的經曆,網友們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有網友說:“這樣的婆婆我也有,給孫子和孫女就是不同的紅包,真沒必要忍着,你的大度,會被婆婆當作好說話,你要當面跟婆婆提出來,以後她就不敢這樣做了,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也有網友說:“不管錢多錢少,對孩子都要一視同仁,尤其是長輩,态度的偏頗會讓孩子心裡有被輕視的感覺,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真的太過分了,應該讓婆婆知道你的态度。”

還有網友說:“這樣的紅包不要也罷,直接還給婆婆,讓她重新給一個,要不然就帶着孩子離開,有的婆婆就是偏心,對小兒子格外寵愛,連帶着對小孫子也偏愛,卻不考慮大兒子的感受。”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遇到這樣的事情,每個人心裡都會不舒服,或許在婆婆心中,她有自主的權利,想給多少就給多少,但既然都是自己的孫輩,一碗水端平是本分。

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沖突,化解尴尬呢?

有個網友的建議很好,他說:“直接把紅包拿過來,然後告訴孩子是奶奶給錯了,這一定是給親戚家孩子準備的,然後把紅包遞給婆婆,婆婆如果真的心疼孫女,會一起把場面圓起來,然後重新給孫女一個紅包,尴尬也就化解了。”

很贊同這個建議,既把沖突化解于無形,又照顧了婆婆的面子。

高情商的父母,會一視同仁。

有人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生活中,那些過得好的家庭,父母大多懂得一視同仁,不會有分别之心。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的偏愛,是晚年幸福的障礙。

你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有掌控生活的能力,可以對某一個孩子偏愛,但這樣的行為,必定會傷害另一個孩子的感情。

等你年紀大了,被傷害的孩子難以對你産生共情,而被偏愛的孩子,又很難獨自擔起贍養的重任,到時候吃苦的還是老人。

是以,身為老人要懂得對子女公平對待,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都要做到真心喜愛,盡自己的能力給予一定的支援。

孫輩們回家,也許不能給予很多的壓歲錢,但不管多少,紅包多少的都一樣,自然也不會有沖突。

婆婆給孫女大紅包,給孫子小紅包,孫女當場打開紅包兒媳臉色變了

另外,兒女之間,有發展好的,也可能會有經濟遇到困境的,父母不偏頗的态度,也會給予兒女溫暖。

很多人願意回家,是因為父母的了解和包容,不管自己有錢沒錢,回到家就感覺到溫馨,這才是家的意義。

點個贊再走吧!對此你怎麼看?如果你遇到父母給孩子的紅包不一樣會怎麼做?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