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文字 | 李俠 于昕

講述 |李俠 于昕

【 敬 請 收 聽 】

Today's Story

剪一百個當年生肖,是吉林烏拉黃氏滿族民俗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俠老師的紀年習慣。

今年是虎年,李俠老師帶着《百虎圖》來到了《周末故事》,剪「百虎」,說一說虎年的習俗。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福虎迎春諸事順

剛剛踏進中國的虎年新年,虎自然而然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在2022年1月1日,離中國的農曆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小東北虎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出來賣個萌。

吉林延邊的朱女士和閨蜜在珲春市的三道溝附近,偶遇了一隻幼年的小東北虎。朱女士說,這小老虎長得肉乎乎的,看見人轉身就跑,可跑了一段還轉過身來看看她們。

朱女士說,如果不是怕附近有虎媽媽盯着,自己是真想下車去看看。話說,東北虎有空就出來溜達溜達也不是一次兩次了,但虎年第一天,就遇到了小老虎,這也是太有福氣了。别提大家有多羨慕了,隻怪小老虎是太可愛!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以「百獸之王」著稱的老虎,諧音為「福」「富」。因其為獸,諧音又為「壽」。而且,老虎的額頭上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王」字,是以自古以來,老虎被視為勇猛無比、雄健威儀的形象。

中國人對虎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我們的祖先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十分崇拜和敬畏老虎,把它看作是力量和勇氣的化身。虎在中國12生肖中排位第三,被稱為「寅虎」。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禮記》上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記述。原始社會的岩畫、商周的青銅器、秦漢的石刻、魏晉南北朝的壁畫乃至唐詩宋詞及明清小說和文人墨客,無不留下虎的蹤迹。

清代名将吳大澂于光緒12年(1886年)5月令勘吉林珲春與俄疆界時,在涼水高山峻岩題寫镌刻了「龍虎」二字,寓意着中華民族「虎踞龍盤」「龍骧虎視」,以壯國威。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東北人更是崇拜虎,流傳的滿族神話,罕王努爾哈赤剛生下來的時候,被明将李成梁投食虎圈。可第二天,發現老虎不但沒有吃掉努爾哈赤,居然還用虎奶來喂養。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在《罕王挖參》中記載着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虎把罕王的帽子銜走。罕王趕緊去追老虎,老虎卻把罕王引進茂密的山林之後,來到一片長人參的地方。正因為有了這一片人參,才助成霸業。

滿族一些氏族部落至今還選擇在龍虎之年續譜燒香,取「龍騰虎躍,家族興旺」之勢。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在民間,一到過年的時候,一件件精緻的手工繡品:小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格外受到關東百姓的喜愛。小朋友們周歲生日這天,是一定要穿虎頭鞋、戴虎頭帽,枕虎頭枕的,預意着長大後能成為一個英勇、樂觀、寬容、慷慨的人。

有條件的人家,常常把老虎畫像挂在廳堂正中,「上山虎」意味着平安無事。「下山虎」意味着步步順行,「卧虎」則是意味着卧福招财、财源廣進。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李俠老師的《百虎圖》從剪制了上百多幅老虎中精心挑選出「一百隻」,裱在長27米、高16厘米,長白山區特有的毛頭紙上。通過吉林大喇叭《周末故事》欄目展出。

祝福大家,虎年吉祥,福壽齊全!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編輯:果味

校對:葉子

音頻制作:劉星達

圖檔:李俠

資料核實、校正:震宇

吉林廣播電視台 丨 吉林大喇叭

周末故事 | 剪「百虎」話「虎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