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378期】

國家航天局釋出天問一号探測器傳回圖像

2022年1月1日,國家航天局釋出大陸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号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的一組精美圖像,向全國人民報告“天問一号”平安,緻以節日問候。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問一号環繞器已在軌運作526天,距離地球約3.5億千米,通信時延約19.5分鐘。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225個火星日,累計行駛超過1400米,共傳回約560GB原始科學資料。

“元旦京港澳天宮對話”活動京港澳三地關聯舉行

2022年1月1日下午,正在天宮空間站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三号乘組與來自北京、香港和澳門的約500名青年學生,在新年第一天進行了一場别開生面又富有意義的互動交流活動,共話“太空夢”,一起向未來。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活動期間,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還帶領青年學生參觀了一場以“青春與星空對話”為主題的特殊畫展。這是在中國空間站首次舉行的“太空畫展”,共有20餘幅中西部地區青少年創作的太空主題繪畫作品亮相中國“天宮”。

天問一号第六批科學資料和嫦娥四号第二十二批科學資料、第十批國際合作載荷科學資料釋出

2022年1月5日,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釋出第六批天問一号科學探測資料,該批資料擷取時間範圍為2021年11月4日至30日,包括環繞器上的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2B級資料,火星車上的導航地形相機2C級資料、火星氣象測量儀2C級資料、火星車次表層探測雷達2C級資料,共計552個資料檔案,總資料量15.48GB。

此外,還釋出了嫦娥四号第二十二批科學資料和嫦娥四号第十批國際合作載荷科學資料。前者包括嫦娥四号着陸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車上所搭載的4台科學載荷在第二十六月晝(2021年1月6日至2020年1月21日)期間擷取的科學資料,具體為着陸器的低頻射電頻譜儀2C級科學資料,巡視器的全景相機2B級科學資料、測月雷達2B級科學資料、紅外成像光譜儀2B級科學資料,共計542個資料檔案,資料總量2.95GB。後者包括兩台國際合作科學載荷在第二十二月晝(2020年9月11日至2020年9月24日)期間擷取的科學資料,具體為着陸器的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2A級科學資料,巡視器的中性原子探測儀2B級科學資料,共計12個資料檔案,資料總量52.42MB。

空間站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2022年1月6日6時59分,經過約47分鐘的跨系統密切協同,空間站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大陸首次利用空間站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試驗。此次試驗,初步檢驗了利用機械臂操作空間站艙段轉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驗證了空間站艙段轉位技術和機械臂大負載操控技術。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玉兔二号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1000米

2022年1月6日接近午夜時刻,玉兔二号月球車行駛裡程突破1000米,達到1003.9米。

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手控遙操作天舟二号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

2022年1月8日7點55分,經過約2小時,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密切協同下,在空間站核心艙内采取手控遙操作方式,圓滿完成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此次試驗,是首次由航天員在軌利用手控遙操作裝置,控制貨運飛船與空間站進行交會對接,初步驗證了空間站與來訪飛行器手控遙作業系統的功能、性能以及天地間協同工作程式的合理性。

遠望3号船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凱旋

2022年1月14日上午,圓滿完成2021年度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3号船在拖船的牽引下緩緩停靠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據資料統計,遠望3号船在2021年圓滿完成了以神舟十三号任務為代表的多次海上測控任務,全年累計海上作業170餘天,安全航行41000餘海裡。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大陸成功發射試驗十三号衛星

2022年1月17日10時35分,大陸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号丁運載火箭,成功将試驗十三号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6次飛行。

遠望5号完成中修改造,順利傳回母港

2022年1月18日上午,圓滿完成中修改造的遠望5号順利傳回母港。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遠望5号于2021年11月底前往上海江南造船廠進行船舶中修技術改造。據了解,為期50餘天的中修技術改造工程中,完成了主機保養、水下裝置檢修、軸系特檢、全船塗裝,以及甲闆機械、塢内工程、電氣系統、消防系統、室内舾裝等共計13類50餘項工程的維修保養工作。

翎客航天亞軌道火箭首次亮相,全箭冷态試車圓滿成功

2022年1月25日,在翎客航天(江陰)火箭總裝基地,新一代亞軌道全複用火箭RLV-T6首次亮相,全箭與靜态試車平台完成加注合練,冷态試車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大陸成功發射L-SAR 01組A星

2022年1月26日7時44分,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号丙運載火箭,成功将L-SAR 01組A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對地質環境、山體滑坡、地震災害等進行有效監測。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7次飛行。

大火箭首個整體銑削加工的超大徑厚比貯箱箱底下線

2022年1月下旬,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直徑3.35米火箭貯箱箱底整體銑削加工,該箱底銑削後壁厚僅為1毫米,這是大火箭首個整體精密銑削加工完成的大直徑薄壁結構箱底。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國務院新聞辦釋出《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

2022年1月2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釋出《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這是繼2000、2006、2011和2016航天白皮書後,釋出的第五部航天白皮書。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白皮書全文約12500字,除前言、結束語外共包括六個部分,分别是:開啟全面建設航天強國新征程、發展空間技術與系統、培育壯大空間應用産業、開展空間科學探索與研究、推進航天治理現代化、建構航天國際合作新格局”。

大陸百千瓦級霍爾推力器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今年1月,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大功率霍爾電推進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在地面試驗中,單通道霍爾推力器(HET-450)以Xe為工質最大功率到105千瓦,最大推力達到4.6牛,以氪為工質最高比沖超過5100秒,标志大陸在大功率電推進技術領域内,百千瓦級霍爾推力器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并實作了單通道霍爾推力器比肩美國多通道X3霍爾推力器(最大功率102千瓦,最大推力5.4牛)的技術水準。

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2』

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