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上了!心髒移植10年後,她終于有孩子了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為了滿足生育願望,醫生團隊為她制定了2年“備孕方案”。

2022年1月26日上午,37歲的夕子(化名)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順利誕下一名健康女嬰,4.3斤。

為了夕子安全分娩,協和醫院除婦産科外,還出動了心髒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團隊的保駕護航。如此興師動衆,不是因為夕子是一名高齡産婦,而是因為10年前,她做過心髒移植手術。

2012年,27歲的夕子因終末期右室心肌病到協和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接受治療,最終因嚴重心衰,董念國主任團隊為其施行心髒移植手術。

心髒移植術後,夕子恢複良好,并組建了家庭。2018年初,夕子聯系協和醫院心髒大血管外科負責圍手術期管理的主治醫師張菁,表明了自己想要孩子的決心。

雖然國内外均有關于心髒移植術後病情平穩的患者孕産的案例報道,但風險依舊很大。董念國介紹,由于心髒移植術後需要服用抗排斥藥物,即便妊娠期也不能中斷,而大部分抗排斥藥物都有一定的緻畸與流産風險。此外,藥物會加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的患病幾率,使心髒負荷加重。

為了滿足夕子生育的願望,董念國教授、張菁醫生團隊為她制定了2年“備孕方案”,根據她的情況進行藥物調整,并定時随訪。

可夕子一直沒能懷孕。“要不下個月,我們就把藥調回來吧。”考慮到夕子的身體狀況,張菁提議她以自己為重,将藥的劑量調整至備孕之前。

正要放棄之時,好消息傳來,“懷上了!”但懷孕帶來的風險也随之而來。

“夕子孕期挑戰重重,先天性地中海貧血、妊娠期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膽汁酸淤積綜合征等問題接踵而至。”協和醫院婦産科副主任趙茵介紹。

經過婦産科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夕子和胎兒情況均良好。到了妊娠期,産科加強産檢和對胎兒的超聲監測,為確定抗排斥藥對胎兒影響最小化,心外科為患者更換了抗排斥藥物種類并調整安全劑量。

12月29日,夕子孕31周時,趙茵組織全院MDT大會診,聯合心外科、ICU、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等多學科對其病情進行詳細評估,确定了晚孕期管理方案與應急預案。

經妊娠合并心血管系統疾病MDT團隊嚴格管理、密切監測、全面評估與多次讨論後,決定在嚴密監控下繼續妊娠。為確定母嬰平安,最終決定在孕36周時為其實施剖宮産手術。

1月26日,正值南方農曆小年,上午8點30分,為夕子實施硬膜外麻醉。8點45分,經産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團隊緊張有序地協作,出血量約200ml,僅30分鐘,4.3斤女嬰呱呱墜地,孩子哭聲響亮,評分為8-9分。術後,母女生命體征平穩。

懷上了!心髒移植10年後,她終于有孩子了

“想要懷孕的願望可以了解,但有特殊疾病的女性需謹慎考慮。”趙茵表示,有心髒病、血友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腎系統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一類疾病的女性,在懷孕前一定要做系統檢查,由産科多學科團隊進行詳細的風險評估,因為懷孕過程中很可能導緻病情加重,嚴重的還将危及生命。

據悉,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是産科嚴重的合并症,也是威脅孕産婦生命的主要病因之一。協和醫院産科、心外科擁有卓越的專科實力與豐富的救治經驗。

十餘年來,協和醫院開展心髒移植手術900餘例,兒童心髒移植超100例,衆多心髒移植患者,術後回歸正常生活。該院産科作為全省及中南地區各級醫院的産科急危重症、疑難雜症的轉診、會診醫院,收治患者中急危重比例占60%以上,疑難病症比例50%以上,通過多學科團隊合作,搶救成功率達97%以上。

(通訊員:聶文聞、彭錦弦、陳有為、劉坤維)

本文來源:醫學界

責任編輯:袁雪晴 章麗

版權申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