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貓冬”!為啥寒冷更要去運動

光明日報記者 姚 昆 鄒曉菁

來了!北京冬奧,冰雪運動更熱了!

騎冰車、坐雪圈、冰滑梯裡飛速而下、冰場之中暢快滑行......在北京陶然亭公園,前來遊玩的市民興緻盎然,冰面上的熱情蓋過了寒冷。“能鍛煉身體”“好玩兒”“圖個樂”......記者随機采訪中,快樂與健康是繞不開的關鍵詞。

1月12日,由國家體育總局釋出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已實作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标,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達3.46億人,從參與冰雪運動的目的看,排在前兩位的是“娛樂休閑”“強身健體”。

你真的了解冰雪運動嗎?

冰雪運動的好處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冰雪運動獨特在哪

自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冰雪運動普及的步伐加快了,逐漸從單季運動向四季運動延伸,從小衆走向全民,從群衆體育短闆變為大衆運動新選擇,越來越多的人走向冰場、走進雪場,參與到冰雪運動中。

冰雪運動獨特在哪?

“從運動魅力來看,冰雪運動是其他運動無法比拟的。”在北京體育大學冬奧教育訓練學院教師季成看來,跟其他季節開展的運動不同,冰雪運動需要寒冷的外部條件,且速度感非常強,能給人帶來刺激驚喜。同時,參與冰雪運動,不僅能提高意志力,運動愛好者也能從中得到放松和樂趣,是回歸自然、親近自然的好方式。

“笑看皚皚白雪,凜凜禦風飛行,這是何等暢快淋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普内科副主任醫師王逸群趣稱,冰雪運動速度與激情共生,穿戴适當的保暖運動裝備,全身心投入運動,有助于内分泌環境的穩定和心理調節,能充分減少焦慮感,“在團體運動中,團隊成員朝着一個目标共同奮鬥,還能讓人充分體驗到真誠、信任、協作的内涵”。

不“貓冬”!為啥寒冷更要去運動

在黑龍江亞布力體育訓練基地,一位滑雪運動員在進行訓練。新華社發

滑雪運動愛好者王瑞(化名)對此深有感觸。“讀博期間我壓力很大,出現了抑郁傾向,很長一段時間,我害怕和人打交道,甚至沒辦法看微信消息。”王瑞說,後來他在朋友的帶動下學習了滑雪。

“當我從雪坡上滑下來,聞着清冷但新鮮的空氣,看到美麗的雪景,暢行其間,我有一種被治愈的感覺。”王瑞建議精神壓力大的人可以試試滑雪,“你會發現世界不一樣了”。

“推薦成年人參加冰雪運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助于心理健康。”清華大學體育部長聘副教授曹春梅認為,有規律參加體育鍛煉能夠緩解心理壓力,同時,冰雪運動多是在環境優美、視野開闊、空氣品質好的場地進行,“這種運動環境的優勢,對于保持心理健康很有幫助”。

“運動中産生的多巴胺能讓人愉悅。”哈爾濱體育學院冬季奧林匹克學院教師于靜曾獲速度滑冰世界冠軍,她坦言,做運動員時的壓力在賽場上能得到很好釋放,如今角色轉換,面對壓力,滑冰仍是最好的選擇,“滑兩圈之後,我會感覺呼吸急促,心情一下子就好了,壓力也緩解了”。

“冰雪運動可以起到磨煉意志、保持心理健康、促進人際交往等積極作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複醫院骨科康複中心主任醫師楊華清介紹,許多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特别是體質較差或極少參加體育鍛煉的腦力工作者,以及對寒冷較敏感者,因天氣的寒冷,往往會變得憂郁沮喪,積極參加戶外冰雪運動能有效改善這種情況。

“在銀裝素裹的環境中,與家人朋友一起感受自然之美,享受速度與技巧帶來的歡樂,可以有效減輕壓力,放松心情。”楊華清說。

不隻燃燒卡路裡,好處多到超乎你的想象

據統計,長江以北地區,冬季普通人群的運動量會下降50%以上,在東北地區,還有“貓冬”的說法。但對于單闆滑雪愛好者楊隆來說,“滑雪運動大大提升了我的退休生活品質”。

自從多年前接觸到滑雪,楊隆就愛上了冰雪運動。“從雪山滑下來,看着大片頂着雪的樹,感覺自己好像與自然融為一體。”楊隆說,每年滑幾個月的雪,煩心事也滑沒了,身體也鍛煉好了。

與我們比較了解的夏季運動相比,冰雪運動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好處?

“戶外進行冰雪運動的環境溫度通常在零下20攝氏度左右,與室内溫度相差不少,人體對低溫的耐受性會提高。”楊華清說,“冰雪運動負荷更高,相比夏季運動,可以更好地增強體能,提高禦寒防病能力。”

不“貓冬”!為啥寒冷更要去運動

67歲花滑冠軍曲薇在頤和園冰場上滑冰。新華社發

俗話說:“冬季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季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正是冰雪運動對我們環境應激能力的增強。”曹春梅介紹,人從溫暖環境到寒冷環境的轉換會刺激大腦皮層,導緻内分泌及植物性神經做出調整,這種整體性的刺激對于感冒等疾病的預防很有效果,“冬季多參加冰雪運動,會減少夏天得空調病的機率”。

“而且,寒冷天氣會促使血管不斷收縮與擴張以保持體溫穩定,這就需要調動全身的血液以維持整個身體内外環境的平衡。”楊華清說,冰雪運動能增加血液循環,提高心血管功能,預防諸多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功能也會随之增強,在新陳代謝下改善腦功能。

心腦血管功能的增強隻是一方面,冰雪運動對呼吸和腸胃系統也大有裨益。

“在寒冷刺激下,胸部受到的壓力加大,呼吸變得深長有力,這時肺組織彈性加強,鍛煉了呼吸肌,改善了呼吸功能。”楊華清介紹,随着呼吸肌中膈肌的大幅度升降運動,消化系統的血液循環也會随之加強,帶動胃腸蠕動,防止胃下垂、胃炎和胰腺炎等疾病。

人們可能不了解,冰雪運動還能“美容”!

楊華清告訴記者,寒冷的天氣促進皮膚血管收縮,加大皮膚血液循環,讓皮膚得到充分的營養,“這樣可以促進皮膚的清潔與美容,使運動者的皮膚富有彈性和光澤”。

“有研究表明,在同樣的運動量和強度下冰雪運動的能量消耗會增加3%至7%。可見,冰雪運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減脂運動。”曹春梅說。

對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好處是不一樣的。“青少年經常參加冰雪運動可以促進生長發育,降低成年後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對中老年人來說,适當參加冰雪運動,可以延緩衰老的程序,減少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等疾病的發生機率。”楊華清補充道。

“滑”起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冰雪運動有很多項目,于健康而言,它們“擅長”什麼?

滑冰已經成為普及很廣的大衆運動,“在提高身體平衡性、靈活性和靈活性方面,作為一種低沖擊運動,滑冰尤其有利于下半身肌肉的鍛煉。”曹春梅告訴記者,不少視訊中酷炫的高山滑雪,除了有很強的觀賞性外,還能提升人體的動态平衡能力,“高速環境下對身體姿态進行調控,本身就是絕佳的平衡能力鍛煉”。

不“貓冬”!為啥寒冷更要去運動

在安徽明光中學仿真冰球場地,球員們在進行訓練。新華社發

“特别是越野滑雪,需要手腳及全身的配合,在有上下坡的山地環境下進行,到達高點時對身體有一個強刺激,下坡時又能緩解這種刺激。”曹春梅介紹,這近似于法特萊克訓練(一種加速跑與慢跑交替進行的中長跑訓練方法),非常有助于增強耐力,能消耗更多卡路裡。

“鋼架雪車則能提高人的快速反應能力。”曹春梅告訴記者,在鋼架雪車運動中,時速高達100多公裡,眼睛視野範圍較小,轉彎時需要很快做出判斷,“其實這是有正遷移作用的,當遇到危險時,能幫我們很快做出正确的反應和判斷”。

冰雪運動好處多,但傷病問題也不少,如何更健康地赴這場冰雪之約?

“首先就要有安全意識,許多冰雪運動愛好者一上場就開始滑,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準備活動非常有必要。”曹春梅說,在寒冷環境下,人體肌肉緊縮,關節會變得僵硬,充分的準備活動,能使肌肉舒張,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還能激活人的神經興奮性以便合理完成運動動作。

不“貓冬”!為啥寒冷更要去運動

2022呼和浩特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滑冰聯賽開賽,選手在速度滑冰比賽中。新華社發

對于普通人群,參加冰雪運動以娛樂為主,曹春梅推薦的方式是“呼朋引伴”,“多去參加團隊運動項目,享受其中的樂趣,同時建議強度較高的運動每個階段做20至30分鐘,在運動中間進行适當休息”。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是楊華清給出的建議。

“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準,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場地、強度,初學者不要着急挑戰難度過大的場地和複雜的動作,同時根據熟練程度的增加和運動水準的提高循序漸進。”楊華清特别提醒,疲勞時不宜勉強運動,特别是初學者,由于初次接觸,新鮮程度較高,往往會長時間地持續運動,此時更易發生運動損傷。

“首先要學會摔倒。”于靜的經驗是,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四周,防止向後摔倒。“向後摔倒時身體應緊繃,主動屈膝下蹲,降低重心,同時避免頭部後仰導緻後腦勺着地。”

冬季相對幹燥,“運動期間,每隔一定時間補充适量的溫熱水,能達到保暖的作用,不要等到非常口渴才補充水分。”王逸群提醒。

想要玩好,缺不了一身合适的裝備。

“應穿着防寒保暖的衣物,衣褲要保證柔軟寬松以利于血液循環,可以戴帽子、手套以保護離心髒較遠的部位,防止身體熱量丢失。一般内層選擇速幹型内衣,能夠迅速将潮氣及汗水排到内層衣服的表面;中間層選擇保暖層,以達到隔絕外界冷空氣與保持體溫的效果;外層選擇阻絕防護層,能将外界天氣對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楊華清說。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