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揣着一顆虔誠的心,播下生命的種子。近日,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三樓造血幹細胞采集室,湖南工商大學前沿交叉學校21級電子資訊研究所學生雷曉東經過四個半小時的造血幹細胞采集手術,成功捐贈了17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浮液,這袋價值連城的造血幹細胞混合懸浮液在同一天趕到北京燕達道培 醫院,幫助一個患有再生性貧血(極其嚴重)疾病的女孩重新點燃了對生活的希望。雷曉東也成為中國第12110例,湖南省第865例,以及家鄉永州市蘭山縣的第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在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邊疆十字學院名譽院長陳曉紅的關懷和建議下,邊疆十字學校副書記、黨委副院長任健率領教職員工和學生代表到湘雅二醫院探望雷曉東,并送上慰問産品和慰問金。湖南省紅十字會副會長戴賀龍、長沙市長張贊、永州市、蘭山縣紅十字會、湘雅二醫院、血液科科長等陪同參觀。

雷曉東1999年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父母常年在國外打工,從小就和爺爺一起生活,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雷曉東雖然有點内向,但很獨立,有想法,并逐漸形成了一種默默奉獻、腳踏實地的精神。在大學老師眼中,他是一個默默奉獻的學生,一直積極參與科研工作,在團隊中默默地做實際工作。
在談到捐獻的原因時,雷曉東說,國小時的數學老師對他産生了影響,數學老師經常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自己的捐血情況,讓雷曉東對無償公益奉獻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更重要的是,他認為挽救一條生命非常困難,是以捐贈成為他的合法行為。
雷曉東2018年大學時去和朋友捐血,被從業人員問及是否願意加入中國骨髓庫,他抱着"萬一比對成功"的想法,主動加入中國骨髓庫。今年8月,他接到紅十字會的通知,說他和一名患者已經成功配捐,經過慎重考慮,并在家人的支援下,他決定捐獻造血幹細胞,9月完成高分檢測和體檢,10月4-7日進行造血幹細胞采集動員,8次正式采集。在檢測和體檢期間,他精心完成了學校的課程,同時積極配合捐贈工作。在收集手術中,雷小東并沒有感到不舒服,他感到很開心,因為他被别人需要了。他也樂于在動員和采集過程中不出去,與更多的人交談,并不認為配合完成捐贈毫無怨言是一種負擔,因為他知道接受者正在等待他的造血幹細胞,等待生命的希望重新點燃。捐贈成功後,雷先生說:"我很高興能夠挽救一條生命,而且我的狀态很好。"
在得知雷曉東願意捐款後,收款人及其家人也發了一封感謝信。信中提到,收件人是一名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嚴重)疾病的女孩。知道女兒生病後,全家承受着巨大的壓力,要掉進冰洞裡,接受者正在經曆血泵、骨髓穿刺的艱苦過程,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是雷小東的善行給了家人希望。他們很感激捐贈者拯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和一個瀕臨崩潰的家庭。聽到這封信的雷小東,非常興奮,認為自己所做的很有意義。
"雷曉東的善行展現了'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重要性。長沙紅十字會社長對雷曉東贊不絕口。他指出,造血幹細胞首次比對成功的機率非常低,大約是幾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比對成功非常罕見。在他看來,雷曉東在捐贈善行方面非常堅定,這樣捐贈才能順利進行,這種行為是社會正能量的展現,是社會各界應該大力弘揚的善行。
雷曉東的捐贈行為讓學校的師生深受感動。任健先生說:"雷曉東學生品行端正,看清正氣,他無私奉獻的捐贈行為應該成為大家的好榜樣,他樹立了自己在捐贈者家庭中的想法特别值得稱道。希望他能繼續以這種默默奉獻、踏實的工作融入學習生活的精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向雷曉東的學生學習。"
記者 闫建京 張高陽記者 沈偉
新聞線索是受歡迎的,一旦他們被采用,他們就會得到報酬。突發新聞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