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的嶽父周奎在曆史上真是一個奇葩樣的存在啊!早年靠在京城街面上算命為生,少不了做些坑蒙詐騙的事。也不知上上輩子修了什麼福,這家夥竟然在13歲的時候就生了個好女兒,即後來的周皇後。
父憑女貴,周奎被賜爵嘉定伯,從此就走上了飛黃騰達之路。要說這對父女的反差也是驚人,都是過苦日子熬出來的,發迹後的周奎吝啬成性,卻又貪婪至極;而周皇後則端莊大方,為人節儉。差别咋這麼大哩!
随着明末轟轟烈烈農民起義運動的發展壯大,疲于應付的崇祯帝焦頭爛額卻又無可奈何。為啥?打仗要錢。這世上最大的痛苦莫過于人活着錢卻沒了,而這個人居然還是皇帝。本着‘養官千日,用官一時’的原則,平日裡崇祯帝待手下的這幫大臣們不薄。先借點銀子充充軍饷,餓着肚子可不能打仗啊!于是屬于周奎真正的表演開始了…
要說崇祯不管好事壞事都能一碗水端平,想着自已的親人。既然是捐饷,那麼先從嶽父大人開始樹個榜樣吧。
1644年1月,崇祯派太監高定登門借銀。還沒等高定開口,周奎倒先哭了:‘我說老弟啊!你也看到了,這個沒有,真沒有。’高定看着身穿綢緞華服、身材發福的周奎怔了一下:‘别,别介,國丈大人,老奴奉萬歲旨意而來,萬歲頭一個就想到了國丈爺,怎麼着也得給個面子吧!’
周奎沒想到一個閹人竟也會這麼難纏,借錢就借錢,你搬什麼皇帝的臉面,你不知道皇帝就是我女婿,裡子都沒有,惹急了高低定你個罪。又是一番唇劍交鋒,高定竟賴着不走了,還上不上茶啊?
‘這樣吧,高大人,我家是真沒有,你要麼等一會,我去别家借借看。’周奎撂下一句話,就跑到後院休息去了。不時派人去前廳打探高定走了沒。他顯然是低估了,宮裡太監們最擅長的本事就是等待了。好吧,為了裡子面子都過得去,周奎咬一咬牙,派人拿來了五千兩銀子,說是七拼八湊借的還加典當了幾箱首飾才得來的。高定看了看,這鐵公雞今天算大出血了。
第二天周奎就跑到崇祯那裡抹淚哭窮,順帶告了高定借勢勒索一狀。崇祯隻好呵呵了,誰知周皇後知道後,親自訓斥了老爹一頓:‘國家要沒了,你有再多的銀子都買不到棺材本。’真是,知父莫若女啊!成何體統。‘這樣吧,爹,女兒這有省下的五千兩,你明天帶頭拿去捐了吧!’…
當崇祯知道嶽父又要捐款的時候,心情那個激動啊,還是國丈靠得住,這回得大捐吧!第三天,高定又登門時,着實吃驚不少:前天還富麗堂皇的國丈府,今天竟破舊了蠻多,門框都掉了些漆,房頂的瓦片都露出了洞來,這會漏雨的吧!
周奎身着布衣出迎,說是又典當了幾處祖産湊滿了三千兩銀子:‘高大人拿去權當為國盡力了。我可捐了八千兩了啊!瞧瞧,這數字多吉利,願我大明朝昌盛。’皇宮裡的崇祯驚掉了下巴,想不到嶽父家竟清貧如此;周皇後也驚掉了下巴,不是五千兩嗎,唉,這父親算是真沒救了啊!
戲劇的一幕開始了,京城裡的官員們有樣學樣,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賣房賣祖産的,穿破衣的,典當首飾的…都出來為國效力了。最苦的大臣竟逢人便問買不買他女兒…到内閣首輔魏藻德更狠,說家裡砸鍋賣鐵才湊齊了五百兩…搞了大半個月,崇祯募捐到了二十萬兩銀子,這點錢别說全國軍隊了,就是保衛京城的京營一個月的吃用都少啊。唉,有勝于無吧,安慰獎。周奎得知後沾沾自喜:‘我就說吧,窮的不止我一個啊!’…
3月20日,李自成在崇祯上吊的第二天就進京登了基。第三天就派人到周奎府上募捐軍饷,唉,又來一個要錢的。‘我是真沒有,這樣吧,我的外孫,太子朱慈烺兄弟三人,還有長平公主在我府上,我交出來也算大功一件吧!’周奎幻想着能躲過一劫…
劉宗敏對李自成說:‘皇上還是太仁慈了,軍饷的事交給我,不出半月,軍中皆富。’于是先拿内閣首輔魏藻德開刀,這老小子也一口咬定沒有,後來被折磨得翹了辮子,抄家八萬銀兩。這世上最最痛苦的就是人死了,錢成别人的了。明朝大臣們一看,這主可真敢殺人啊,陳演帶頭主動交了四萬銀兩贖罪,軍饷漸漸多了起來。不服的就殺頭抄家…
輪到周奎時,他态度堅決多了,家裡已揭不開鍋了,這兩天都吃的青菜粥。劉宗敏二話不說,順手就弄死了周奎老婆和兒媳,還砍死了周奎的一個兒子。國丈爺雖然害怕,但話都說出口了,怎麼也得繼續圓謊啊,木有木有真木有。劉宗敏當着李自成的面,打得周奎皮開肉綻的,‘來呀,上老虎凳。’
‘别,别介,有有,我招!’真是‘嘴巴再硬,也怕闆凳’啊!好家夥,周奎家竟藏有近三百萬兩,京城首富啊!李自成折騰了明朝忠臣們的家當達七千萬銀兩之巨,崇祯要是泉下有知,早哭暈了。錢是上交了,周奎卻病了,有時喃喃自語,不知詛咒些什麼…
5月3日,多爾衮進城了。為了表示慰問,賜給了周奎幾百兩銀子和幾百匹上好綢緞,隻是這點東西還不值得老吝啬鬼看上一眼,他還在想着以前的幾百萬兩身家啊…
終于,在目睹女婿和女兒以帝後之禮重新下葬的三天之後,周奎終于在病中憤恨而亡了,終年46歲。隻是不知,在生命的最後盡頭,他這一生有沒有後悔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