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的岳父周奎在历史上真是一个奇葩样的存在啊!早年靠在京城街面上算命为生,少不了做些坑蒙诈骗的事。也不知上上辈子修了什么福,这家伙竟然在13岁的时候就生了个好女儿,即后来的周皇后。
父凭女贵,周奎被赐爵嘉定伯,从此就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要说这对父女的反差也是惊人,都是过苦日子熬出来的,发迹后的周奎吝啬成性,却又贪婪至极;而周皇后则端庄大方,为人节俭。差别咋这么大哩!
随着明末轰轰烈烈农民起义运动的发展壮大,疲于应付的崇祯帝焦头烂额却又无可奈何。为啥?打仗要钱。这世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人活着钱却没了,而这个人居然还是皇帝。本着‘养官千日,用官一时’的原则,平日里崇祯帝待手下的这帮大臣们不薄。先借点银子充充军饷,饿着肚子可不能打仗啊!于是属于周奎真正的表演开始了…
要说崇祯不管好事坏事都能一碗水端平,想着自已的亲人。既然是捐饷,那么先从岳父大人开始树个榜样吧。
1644年1月,崇祯派太监高定登门借银。还没等高定开口,周奎倒先哭了:‘我说老弟啊!你也看到了,这个没有,真没有。’高定看着身穿绸缎华服、身材发福的周奎怔了一下:‘别,别介,国丈大人,老奴奉万岁旨意而来,万岁头一个就想到了国丈爷,怎么着也得给个面子吧!’
周奎没想到一个阉人竟也会这么难缠,借钱就借钱,你搬什么皇帝的脸面,你不知道皇帝就是我女婿,里子都没有,惹急了高低定你个罪。又是一番唇剑交锋,高定竟赖着不走了,还上不上茶啊?
‘这样吧,高大人,我家是真没有,你要么等一会,我去别家借借看。’周奎撂下一句话,就跑到后院休息去了。不时派人去前厅打探高定走了没。他显然是低估了,宫里太监们最擅长的本事就是等待了。好吧,为了里子面子都过得去,周奎咬一咬牙,派人拿来了五千两银子,说是七拼八凑借的还加典当了几箱首饰才得来的。高定看了看,这铁公鸡今天算大出血了。
第二天周奎就跑到崇祯那里抹泪哭穷,顺带告了高定借势勒索一状。崇祯只好呵呵了,谁知周皇后知道后,亲自训斥了老爹一顿:‘国家要没了,你有再多的银子都买不到棺材本。’真是,知父莫若女啊!成何体统。‘这样吧,爹,女儿这有省下的五千两,你明天带头拿去捐了吧!’…
当崇祯知道岳父又要捐款的时候,心情那个激动啊,还是国丈靠得住,这回得大捐吧!第三天,高定又登门时,着实吃惊不少:前天还富丽堂皇的国丈府,今天竟破旧了蛮多,门框都掉了些漆,房顶的瓦片都露出了洞来,这会漏雨的吧!
周奎身着布衣出迎,说是又典当了几处祖产凑满了三千两银子:‘高大人拿去权当为国尽力了。我可捐了八千两了啊!瞧瞧,这数字多吉利,愿我大明朝昌盛。’皇宫里的崇祯惊掉了下巴,想不到岳父家竟清贫如此;周皇后也惊掉了下巴,不是五千两吗,唉,这父亲算是真没救了啊!
戏剧的一幕开始了,京城里的官员们有样学样,大家都彼此心照不宣,卖房卖祖产的,穿破衣的,典当首饰的…都出来为国效力了。最苦的大臣竟逢人便问买不买他女儿…到内阁首辅魏藻德更狠,说家里砸锅卖铁才凑齐了五百两…搞了大半个月,崇祯募捐到了二十万两银子,这点钱别说全国军队了,就是保卫京城的京营一个月的吃用都少啊。唉,有胜于无吧,安慰奖。周奎得知后沾沾自喜:‘我就说吧,穷的不止我一个啊!’…
3月20日,李自成在崇祯上吊的第二天就进京登了基。第三天就派人到周奎府上募捐军饷,唉,又来一个要钱的。‘我是真没有,这样吧,我的外孙,太子朱慈烺兄弟三人,还有长平公主在我府上,我交出来也算大功一件吧!’周奎幻想着能躲过一劫…
刘宗敏对李自成说:‘皇上还是太仁慈了,军饷的事交给我,不出半月,军中皆富。’于是先拿内阁首辅魏藻德开刀,这老小子也一口咬定没有,后来被折磨得翘了辫子,抄家八万银两。这世上最最痛苦的就是人死了,钱成别人的了。明朝大臣们一看,这主可真敢杀人啊,陈演带头主动交了四万银两赎罪,军饷渐渐多了起来。不服的就杀头抄家…
轮到周奎时,他态度坚决多了,家里已揭不开锅了,这两天都吃的青菜粥。刘宗敏二话不说,顺手就弄死了周奎老婆和儿媳,还砍死了周奎的一个儿子。国丈爷虽然害怕,但话都说出口了,怎么也得继续圆谎啊,木有木有真木有。刘宗敏当着李自成的面,打得周奎皮开肉绽的,‘来呀,上老虎凳。’
‘别,别介,有有,我招!’真是‘嘴巴再硬,也怕板凳’啊!好家伙,周奎家竟藏有近三百万两,京城首富啊!李自成折腾了明朝忠臣们的家当达七千万银两之巨,崇祯要是泉下有知,早哭晕了。钱是上交了,周奎却病了,有时喃喃自语,不知诅咒些什么…
5月3日,多尔衮进城了。为了表示慰问,赐给了周奎几百两银子和几百匹上好绸缎,只是这点东西还不值得老吝啬鬼看上一眼,他还在想着以前的几百万两身家啊…
终于,在目睹女婿和女儿以帝后之礼重新下葬的三天之后,周奎终于在病中愤恨而亡了,终年46岁。只是不知,在生命的最后尽头,他这一生有没有后悔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