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
《網際網路時代》,站在人類發展史的高度、以全球的視野,不僅僅是用中國人的視角去看,而是用一雙客觀而智慧的眼睛,來看待一個事實。那大家看後有什麼感受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歡迎參考借鑒。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一】
“這是新時代的敲門聲,這是新生命的呼吸和心跳”這句旁白真好!
上面這句是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在出現‘L’、‘O’的畫面後,噼噼啪啪敲鍵盤的聲音響起後出現的旁白。聽到鍵盤的響聲,我們能想到的是計算機,而和計算機相關的就是那以計算機和光纖為載體的網際網路。
而這個網正在改變着現實生活中的“網”,因為它正在改變着現實中的一切力量。比如購物行為,可能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都必須要走出去,走到屋外的一個行為。這個行為支撐着人類千百年來的行為觀點,是整個社會這張大網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但是計算機來了,網際網路來了,卻一下子使得這個走出去的支撐點轟然倒塌。因為人們發現自從有了網際網路後,人們的購物行為不需要走出去了。人們在家裡,在自己的小卧室裡,就能通過網際網路買到現實中可以買到的一切。人們說網際網路時代來了,緊跟着網際網路下的電商時代也來了。
這裡所說的電商,顧名思義就是電子商務,也就是說浏覽商品、購買、付賬都是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的。而一個完整的電商體是需要網際網路這個載體的。因為正是網際網路才使得原來在現實中的商品實體店搬到了網上,使得電商在網際網路的支撐下成為一個新的服務體。而那些從事網際網路商務的公司,比如京東、阿裡巴巴,甚至我們的南京圖文奧特萊斯都是在網際網路的作用下成為一個網上服務體。而這個服務體所要從事的服務是需要龐大的網際網路技術支援的。
而在網際網路支撐下的電商時代是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的,服務跨越、商品跨越、時空跨越,其實最重要的是思維跨越,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網際網路思維。因為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商業規則往往要重新界定,重新定義,很多事情需要重新的思考。是以這種情境下很多事情都會發生改變,很多的創新模式都可以去嘗試。我們的電商網站,我們的智慧内容,我們在手機上面要呈現給消費者東西,一定是重新定義、重新思考、重新想象的!如果可以,在未來的網際網路下的電商模式是,我們任何人都可以随時随地購物,無所不在的購物,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我們看到某一個人身上穿的衣服非常好看,我可以用手機、眼睛或者其它什麼物件掃一下,我們立即點一下就可以買到旁邊那個人穿的那件衣服,甚至可以立即送到我們的身邊,這樣的未來,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是可以想象的。
有句話說的好,“每一個我都使你變得更強大,每一個你都能夠變得更有效。”這就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下的一切都在改變,在我們巨大的想象力中改變。因為它是影響時代的力量!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二】
從馬克·紮克伯格在斯坦福大學的宿舍裡惡作劇般的搗鼓和評比學校美女開始,我們人性中的社交需求被極大的激發出來。中國版的推特:新浪微網誌由新浪公司在2008年8月推出,截止12年12月底使用者就達到5億,相當于每3個中國人就有一個擁有微網誌賬戶。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創作家,圖檔、文字、表格任何你能夠想象到的媒介都能成為展示自我的視窗。
馬雲在《網際網路時代》紀錄片裡面說:在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經曆三個階段,一是喚醒,再次是參與,最後是共同發展(即繁榮)。
社交網絡給予了喚醒我們内心需求的契機,但就如馬雲所言,隻有當每一個使用者都能夠将自身的體驗和需求全面的反映出來,每一個顧客都參與商品的設計、生産、銷售、使用等等一系列的環節中來,才能夠赢得市場。最後,公司和個人之間的界限完全模糊,個人同樣可以擁有足夠多的顧客群體。就如小米手機,成就它繁榮的因素既有公司本身也有千千萬萬個“米粉”們智慧的結晶。
我相信,未來的公司是精确化導向的'公司。如今,公司生産産品→顧客選擇産品→公司回收資金進行再生産這一循環将不複存在。新的模式應該是:顧客希望自己使用的手機、電腦、耳機要有什麼功能,公司就去生産這些具有某些功能的産品。在過去,一款吉列刮胡刀片似乎能夠賣給下至青春期的男孩上至垂危的老人;但将來,特别針對青春期的男孩們而設計的刮胡刀将精準的出售給年齡13-20歲左右的青少年,不同的客戶在購買前就能夠預定自己想要的款型和功能,比如防水、可以自動吐出潤滑泡沫、電池容量超級大等等。
未來的競争,是基于海量資料處理的競争,是基于互動和回報效率的競争。誰能夠徹底的融入客戶群,誰就能夠和他們一起共同發展,走向繁榮。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三】
用了兩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餘時間,看完了央視制作的十集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有一個疑惑,一個感觸,還有聯想。
我認為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比《舌尖上的中國》拍得要好,就内容上來講,前者着眼于人類的未來,而後者講述的則是人文曆史中的一點邊緣性的東西,對此我不太了解和疑惑的是,為何央視在重視程度上前者不如後者,至少我有這樣的感覺。要知道當初《舌尖上的中國》的首播,是在央視最具影響力的央視一套節目的晚10點半的黃金時段播出,并非是該片制作者的紀錄頻道。莫非央視一頻道的霸道,掠奪了紀錄頻道的資源。
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是部獻給廣大網民的禮物,該片讓全國已超過6億的網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處的時代,對于進入到網絡社會的廣大網民來說,該片讓越來越多的人更加理性地認識到網際網路帶給人們的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更是一場社會變革,它将引領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該片對網際網路從誕生到全面系統發展進行深度解析,對網際網路帶來的各方面變化進行清晰梳理,對網際網路改變未來的情況進行全景描述。所有這些讓我深深感觸,充實了我過去對網際網路淺薄的認識。
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在近三年的拍攝時間裡,網際網路本身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這一點上講,當初對該片的構思是否會有些跟不上變化與發展呢?我想制作該片本身就應具有網際網路思維才行,否則制作過程很難适應變化的。
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就是用網際網路解決網際網路面對的問題,這或許是我今天看這片子沒在電視上看的一個不謀而合的原因,我想現在是越來越少的人能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上,連續十天去看一個10集的片子,網際網路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
無論是要用網際網路創新商業模式,還是要用網際網路改造傳統媒體,都必須首先了解網際網路本身運作的規律,利用它自身所蘊含的無限資源和潛力。網際網路這個新的生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談到網際網路思維,讓我聯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開的13年年終總結大會上,()董事長特别講到“小米與格力”的故事,講到了網際網路的作用,但是整個公司在真正建構一種網際網路思維要概念與樹立起這種觀念,還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傳統意義上所做的産業鍊,就是缺乏網際網路思維的例證,公司在做電商方面,也隻不過是在消費網際網路,而真正要做網際網路時代的創造者,我認為就是要做産業平台,根本不需要去做連鎖醫院,而應依據公司對行業協會、對專業資源的掌控,去做一個網絡平台,将全社會乃至全人類在行業領域内的專業集合到平台上來,進而為全社會及至全人類的同類患者服務,進而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
【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相關文章:
1.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彙總
2.網際網路時代的觀後感受
3.走進網際網路時代作文
4.網際網路時代國小作文
5.觀《網際網路時代》有感
6.《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7.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
8.《網際網路時代》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