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治家從曹操說起

作者:簡單的老刁

曹操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隻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在他的作品中把炎劉作為一個時代的正統去刻畫,曹操的形象大受貶損而已。

​ 曹操是一個有思想有膽量有謀略的人,從刺殺董卓可以知曉他的膽量,從挾天子以令諸侯懂得他的大智慧,從溫酒斬華雄的愛惜人才就能洞悉曹操的造化絕非泛泛之輩。

​ 治國打天下,對于我們草木之人可以不去講論,但我們可以從治家中得到啟發。

​ 曹操與他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并稱建安三曹,其文學造詣之高更是深深影響着後世。曹操一直注重孩子們的學業情況,給他們配備最有聲望的先生,讓孩子們立德、立業,但反對用陰謀灌輸給孩子們,其中楊修之死就是最好的例證,通過曹丕曹植的太子之争,展現出楊修恃才傲物無法與賈诩的低調務實抗衡。

​ 曹操是一個親力親為的人,曆練自己的兒子們更是大費苦心,四子曹彰領兵總是沖鋒在前,膽識過人,屢立戰功,曹操告誡他好好讀書,曹彰隻願馬革裹屍,馳騁疆場,曹操最後還是很欣賞四子曹彰,可惜後來的曹丕沒有繼承到曹操的用人之道,早早破滅了曹彰的大将軍之夢,搞得曹氏後繼無人,被司馬氏取代。

曹操有文學天才兒子曹植,帝王繼承人曹丕,有善于沖鋒陷陣的曹彰大将軍,也有小小年紀就可以稱象的曹沖,敢于舍生忘死的大兒子曹昂,不能不說,曹操的一生是成功的,相比于劉備、孫權,隻有曹操笑到了最後。

​ 三國故事裡人們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無限放大,與曹操的博弈總是諸葛亮占得先機,其實,這是對曆史的歪曲,整個赤壁之戰,都是周瑜的智謀,與諸葛亮沒有一毛錢的關聯,曹操的智囊團中郭嘉遠遠勝過諸葛亮,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鬥智鬥勇說明了諸葛亮不識時務,六出祁山勞民傷财,沒有尺寸之功,無法與北魏抗衡。

​ 治國與治家同道,隻有國富民強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所謂的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從曆史的角度分析,所有的陰謀無法用于治國治家,必須靠陽謀(愚謀)才能推進自己的主張,赢得不世之功。

​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怕你有智謀,就怕你用錯智謀,尤其那些急功好利的人,不懂得給自己與後人樹德立行,一旦挖空心思當了官,也會因為貪得無厭而身敗名裂,嚴重的身陷囹圄、首身異處,為民就會投機取巧,貧困的人,無法堅持自己的操守,不匪即盜,禍害鄉裡,更甚者叛國投敵,成為曆史的罪人。

​ 曹操是一個滿滿正能量的人,一代偉人毛澤東對曹操情有獨鐘,“我還是喜歡曹操的詩”,在偉人眼力曹操不輸秦皇漢武。我們不接受螢幕上白臉的曹操,但一定要學習真實的有着人格魅力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