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我不是在為奇瑞鼓與呼,而是在為所有自主創新、自強不息的企業鼓與呼。

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乘用汽車出口最多的企業是哪一家?

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想到,是奇瑞!實際上,奇瑞的出口成績非常硬,連續19年位列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連續5年入選“最佳海外形象20強企業”。2021年更是創下中國品牌“揚帆出海”新紀錄,出口了近27萬輛車。

到目前為止,奇瑞集團全球汽車使用者累計突破1000萬,其中海外使用者接近200萬,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名片”。出口銷量占比1/5,雖然還遠不如國際巨頭,但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是首屈一指的,堪稱中國汽車之光。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奇瑞集團海外使用者合照

有人可能會猜,奇瑞的主要出口市場是在非洲,主打低價。其實不然,主要市場是東歐和南美。而且奇瑞在國外的售價一點都不低,跟國際巨頭是同一等級的。這固然有關稅的原因,但也可以反映這些國家的使用者确實是把奇瑞看作高端品牌。如果說奇瑞在國内給人的印象主要是成本效益,那在國外給人的印象就主要是硬的技術!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中歐班列奇瑞号專列

是的,奇瑞是依靠硬的技術打開海外市場的。這對外行來說可能非常驚訝,但對汽車發燒友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早就知道奇瑞是自主品牌中最熱心于研發技術的,也是最早開始出口的。

我對奇瑞怎麼會了解這麼多?實際上,我家曾經買過兩輛奇瑞車。一輛是微型車QQ,就是圓了很多人汽車夢的那款國民級神車,那是我太太在結婚前買的。另一輛是中級車瑞麒G5,大多數人可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但說一件事就足以表明這款車的分量:它出現在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的“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花車上,作為“自主創新成就的代表”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這是唯一出現在群衆遊行主題展中的汽車。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奇瑞瑞麒G5出現在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式花車上

我對汽車原本是徹底的外行。2011年,我和我太太結婚後,打算買一輛更大的車。在跑了幾家4S店後,我發現一個問題:一大堆術語我都聽不懂,怎麼選?每個銷售人員都有一大套說辭,怎麼知道其中哪些是幹貨,哪些是忽悠?

常看我的“科技袁人”節目的觀衆,可能都知道我有兩大技能:一是“無中生友”,召喚各個領域的專家朋友;二是自學。當時我還沒開始做科普,更沒有做視訊,不過這兩個技能是一直都在的。于是乎,我就發動了自學技能,到圖書館借了一大堆汽車技術的書。

一路看下來,懸挂的獨立與非獨立,發動機的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特性曲線、升功率、DVVT,變速器的手動、自動、無級變速、雙離合,操控系統的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等等,大緻都有了概念。我再去看車,就不會像以前一樣隻能傻乎乎地說“這車好看”或者“這車好難看”,而是能看出許多門道來。比如說,非獨立懸挂常被嘲諷為闆車懸挂,在本質上就不如獨立懸挂。

當時我也問過遇到的汽車技術人員,在自主品牌中誰最有技術。回答居然是奇瑞!我十分意外,然後去調研了一番。一調研不得了,發現按照我剛學的這些技術名額,瑞麒G5都是出類拔萃的。

例如,絕大多數車的前懸挂都是千篇一律的麥弗遜式。這是最簡單的獨立懸挂,廠家對它的标準描述是“便宜實用”。然而瑞麒G5的前懸挂居然是雙叉臂!這一般是賽車用的!至于它的後懸挂是多連杆式獨立懸挂,也是最進階的,那就在意料之中了。

此外,瑞麒G5的發動機是奇瑞自己研發的2.0 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25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雖然還沒有用上當時剛剛出現的缸内直噴即TGDI技術,但已經相當不錯了,尤其在自主品牌中是獨樹一幟的,其他很多企業還在買三菱的發動機呢。

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才能明白為什麼瑞麒G5會上國慶閱兵花車,才能了解另一個當時的大新聞:瑞麒G5跑紐博格林北環賽道。這是世界上最困難、最著名的賽道之一,綽号“真理之環”、“綠色地獄”,被全球車廠用作測試高性能車型的最終測試賽道。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奇瑞瑞麒G5挑戰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創造8分56秒81的成績

2009年10月13日,瑞麒G5在比利時著名賽車手Dirk Schoysman的駕駛下,創造了8分56秒81的成績。這個成績在量産車中出類拔萃,低于8分鐘就是超級跑車了。Dirk Schoysman的評論是:“我雖然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上跑了接近14000圈,但我是第一次看到中國制造的汽車來到世界上最難的賽道,而且第一次就取得了這樣驚人的成績!”

也許很多人還是會奇怪,中國技術最強的汽車企業為什麼不是國家級大企業,而是一個地方國企?蕪湖甚至連省會都不是!這隻有看了奇瑞的曆史才明白。

實際上,奇瑞的第一個名字叫做“安徽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籌備處)”。1995年,蕪湖市副市長詹夏來到歐洲考察汽車工業,聽說英國福特有一條發動機産線要出售,于是就把它買到了蕪湖。但是在安裝過程中,發現這些英國人整天喝酒磨洋工,——這是真正意義的磨“洋”工。奇瑞隻好決心把這些人辭退,自己來幹。但是如果幹不出來怎麼辦呢?“幹不出,跳長江!”這就是當時奇瑞總經理尹同躍的名言。

在這樣破釜沉舟的努力之下,終于取得了突破。1999年5月18日,奇瑞的第一台發動機成功點火。同年的12月18日,奇瑞的第一輛汽車下線,它叫做“風雲”,開啟了奇瑞汽車的風雲之旅。

2001年,奇瑞把自己從風雲上賺到的所有利潤投入研發,聯合世界著名的發動機設計企業——奧地利的AVL——開始研發發動機。20多年來研發了三代20多款汽油和柴油發動機,技術水準越來越高,其中有九款入選了年度的“十佳發動機”。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鲲鵬動力2.0 TGDI榮獲2021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

2011年我調研的時候,就發現奇瑞的1.6升自然吸氣DVVT發動機的技術名額特别高,在國際巨頭中也屬于最好的之列。相比之下,有些企業拿着國家的大筆補貼卻無心研發,真應該感到汗顔!奇瑞的發動機不但是自己用,而且還出口給了國内外很多其他汽車企業,包括德國、美國、日本等汽車強國。發動機成了奇瑞的一張王牌。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關心汽車論壇,看到其中有一個永恒的主題,是很多網友都非常關心奇瑞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他們希望奇瑞的TGDI發動機早日上市,希望奇瑞的自動變速器早日趕上國際先進水準。現在,奇瑞終于能夠滿足大家的願望,2.0 TGDI和1.6 TGDI的發動機獲得了許多大獎,無級變速CVT和濕式雙離合7DCT的自動變速器也大規模應用了,讓自主品牌的動力可以和外國品牌并駕齊驅,不再需要左支右绌。

在了解了奇瑞怎樣奮發圖強研發技術之後,大家還會問:為什麼許多條件好得多的企業沒有這樣做?這可以參見我敬佩的一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政治經濟學系路風教授寫的書《走向自主創新——尋求中國力量的源泉》,裡面對包括汽車在内的若幹行業做了很多調研。他指出,在一段時期内,大陸隻注重技術引進,不注重自主研發,甚至忘記了還有自主研發這回事。

例如,1994年有一個檔案《國家汽車工業産業政策》,裡面規定:“國家鼓勵并支援汽車工業企業建立自己的産品開發和科研結構,通過消化吸收國外技術形成獨立的産品開發能力。”你看,根本沒想到還有“消化吸收國外技術”之外的途徑!

這樣的政策造成一個根深蒂固的錯覺,即外國技術一定先進。當中國已經在某些技術上領先時,大多數人還不知道、不相信。

這樣的政策還造成一個後果,就是保護在位者,限制新進入者。例如,很長時間内大陸的汽車工業發展原則叫做“高起點、大批量、專業化”。這聽起來很好聽,但實際效果是合資企業依賴外國技術可以獲得無風險的高額利潤,失去了自主研發的動力,而真正想搞技術的新興企業受到了壓制。例如我看過吉利汽車創始人李書福的傳記,李書福早年每次申請造車都不過,政府的人還覺得是在保護他,避免他失敗。李書福不得不高喊:求求你,請給我一個失敗的機會吧!

那時甚至還有不少政策是在原理上排斥自主創新的,例如外資企業比中國企業享受更優惠的稅收待遇,為招商引資而賤賣中國企業。

那時大陸還特别喜歡指定某些企業是三大三小之類的重點支援對象,規定它們的規模應該到什麼程度。實際上,産業集中度應該是市場競争的結果,而不是預先指定的目标,這樣的政策完全是南轅北轍。

當時的政策還有一個重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出口導向的目标。南韓汽車産業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從一開始就強制要求企業出口汽車。實際上南韓汽車業的起步比中國還晚,别忘了北韓戰争中南韓被打成了一片廢墟。但南韓汽車後來居上,甚至成了中國引進的對象,我們不應該感到慚愧嗎?

了解了這些背景,就會明白奇瑞的勇于研發和勇于出口是多麼可貴了。路風教授指出,技術能力是組織内生的,技術引進永遠不能代替自主創新。通過自主創新發展出來的技術能力是企業、工業和國家競争力的主要源泉,自主創新的主體隻能是中國企業而不是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抱負水準決定了技術學習的強度,走向自主創新需要遠見、勇氣和堅定的政治意志。是的,政治意志!

不久前,我們通路了奇瑞的總部,并為慶祝奇瑞“揚帆出海”20年拍了一期視訊節目,介紹了奇瑞的龍山多功能試車場、碰撞安全試驗室、光學發動機試驗室、NVH試驗室等技術設施(視訊見以下視訊)。此外,我們還拜會了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和總經理助理金弋波。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袁岚峰博士拜訪奇瑞總部

一開始,尹總還在忙,金總接待我們。我跟金總聊了很多,其中一個是我說到奇瑞當初走的不少彎路。金總對這些都承認,但他也說到奇瑞當初資金實在太有限,隻有8億元。這8億元既要把生産線架起來,還要研發發動機,還要四處去引進人才,太不容易了。這麼一說,我也感到奇瑞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這點錢居然做了這麼多事!如果是個坐地收錢的合資企業,這點錢恐怕連個水花都濺不起來。

我對奇瑞車的動力性、操控性、安全性一向都很放心,唯一想問的是品質問題。我問金總,奇瑞車的品質現在怎麼樣?

回答是:在最近的權威資料即J.D. Power的調查報告中,奇瑞在許多方面比老牌豪車還要好。以前奇瑞車賣給自己的員工都提心吊膽,現在員工們都說奇瑞車比BBA可靠。

後來我查了一下這個報告,《2021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9812819/),其中的主名額是每百輛車的問題數,稱為PP100。所有豪華車的PP100平均值是139,而奇瑞的PP100是140,隻比豪華車平均值差了1。由此可見,奇瑞車确實已經相當可靠了。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J.D.Power2021中國車輛可靠性研究

金弋波還給我們講了個故事:他最近買自己生産的車時,隻剩最後一輛了。他一點都不擔心,直接提上就走。因為,“我們的車現在都是很可靠的”!

金總告訴我們,待會尹總來了,八成會跟你們大講技術。他特别喜歡講技術,别人講的時候他都可能跳出來說“你們講得不好”,然後自己講一通。我不由得大笑,以前在媒體上就看到過說尹同躍對記者經常蹦出一大堆專業術語,看來他一直這麼硬核。

然後尹總來了,最大的意外也來了。我們剛聊了幾句,都沒來得及寒暄,他就站起身來,到白闆前拿起水筆寫起來。他講的不是任何一個具體的車型,不是任何一個具體的技術,而是一個宏大的圖景:汽車行業的技術金字塔。

奇瑞創造中國汽車出口奇迹,你知道是為什麼嗎?|袁岚峰

基礎技術傳統的都是硬體,但現在要變成軟體,從賣産品變成賣服務。這裡就包括晶片、作業系統、空中下載下傳(over-the-air,簡稱OTA)等等。

在此之上,傳統的燃油車簡稱ICE(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一般人注意的隻在這一層。

再上一層是電動車,簡稱EV(electric vehicle)。從燃油車到純電動有多種程度的混合,包括BSG(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等。電動車的另一條技術路線是燃料電池,即FC(fuel cell)。

再上一層是智能汽車,簡稱AV(autonomous vehicle)。

最上面一層是共享汽車,mobility。

為了支撐這整個體系,需要發展很多共性技術。其中的核心技術包括晶片(chips)和電池(cell),雙C。現在全世界汽車缺芯嚴重,奇瑞在跟晶片企業合作,将來也要自研晶片。

就這樣,在幾分鐘之内,他在一塊空白闆上寫滿了汽車的技術體系。這令我對尹總和對奇瑞深感敬重,他思考的不是某幾款具體的車型,而是全局性的基本原理。

在汽車論壇裡,車迷們經常戲稱尹同躍為“工廠中的房間主任”,因為當初他就是在一汽工廠中的房間主任的位置上被詹夏來挖回蕪湖的。然而這個稱呼也十分親切,反映了他技術狂人的特點。技術狂人有時會失敗,但長遠而言,我和許多人都相信,隻有技術狂人才會取得偉大的成功。

了解了奇瑞的底色,我們對它取得什麼樣的技術突破都不會感到意外。例如最近金弋波告訴我,奇瑞的高端品牌“星途”在混合動力技術上取得了重要突破,通過智能控制一個發動機加兩個電機的方式實作了對所有工況的最優化覆寫,這意味着在加速、節油、平順性等方面都全面超越現有的車型。這項技術來自奇瑞承擔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的重點專項——“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構型與動态控制方法研究”,我們也就此做了一期節目,很快會跟大家見面。

尹同躍告訴我們,2021年奇瑞的銷量接近100萬輛,2022年的目标是保證150萬,力争200萬。是的,當年翻番!原因之一是,預期奇瑞新能源車的銷量會爆發。

我不知道這麼宏大的目标能不能完全實作,但我确實知道:自主創新才能創造奇迹,厚積才能薄發。汽車是一個國家最生動的名片,當全世界包括歐美遍布奇瑞車的時候,中國的形象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不是在為奇瑞鼓與呼,而是在為所有自主創新、自強不息的企業鼓與呼。正如我的節目經常說的:科技是人類發展的正道,我們要走正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