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了,這3個春節禮儀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孩子更有教養|伴讀

文章轉自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

播音 | 武冰潔

視覺設計 | 樊薇

欄目主持 | 杜潤楠

馬上過年了,

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

準備歡度新年,

在這喜慶的日子裡,

一方面大人孩子都比較放松,

容易忽略孩子的禮儀禮貌問題;

另一方面,

過年期間,

吃飯、聚餐、走親訪友的機會比平時多一些,

更多了一些鍛煉孩子社交禮儀的場合,

這段時間确實也是孩子教養養成的好時機。

過年了,

有哪些春節禮儀需要告訴孩子呢?

餐桌篇

飯桌上,很考驗一個人的教養。

作家林清玄在《從食物看人的性格》說:“人總是選擇自己的喜好,這喜好往往與人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是以從一個人的飲食就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一個人在餐桌上的表現,深藏了人品,那些總搶着夾菜的人,生活裡也不見得有多懂得關心别人。

對于孩子,吃飯也最能展現父母平時的教育。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有的孩子看到喜歡的菜就獨占;有的孩子喝湯吧唧着嘴;有的孩子坐沒坐相,沒吃完就到處亂跑,大喊大叫......

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大人孩子坐下滿滿一桌,快吃完的時候,朋友的孩子放下碗筷,沖着大家說了句:“叔叔阿姨,我吃飽了,你們慢慢吃。”就這樣一句話,被桌上的大人誇了很久。

别看飯桌小,它能清楚地折射出一個孩子的家教。

過年了,教給孩子一些用餐禮儀是很有必要的。

用餐禮儀小帖士

1.吃飯的時候,不第一個夾菜,等長輩們到齊了再吃;

2.不要把筷子插在飯上,也别用筷子敲碗盤;

3.吃飯不要吧唧嘴;

4.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在盤子裡翻來翻去,更不要霸占一盤菜;

5.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用餐過程中,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7.先吃完飯後想先離席,可以放下碗筷主動說:我吃飽了,大家慢吃。

做客篇

過年最怕什麼?有的人說:最怕熊孩子來咱家。

招架得住七大姑八大姨,卻對付不了熊孩子。這些小霸王來家裡,在沙發上跳來跳去,零食吃到一半就扔在一邊,到處亂翻,看見什麼要什麼,破壞力極強。

最絕望的是,大過年的還不能趕人,除了保持微笑,你無可奈何。

沒有規矩的孩子,總是不受人待見的。

我們管不了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卻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告訴他們做客禮儀。

做客禮儀小帖士

1.家是私密的個人領域,唯一的公共區域是客廳,做客去别人家,想參觀主人家的其他房間,需要征求同意,不能亂闖;

2.不能亂翻東西,拿任何東西之前要經過主人家的同意,這是尊重也是界限感;

3.别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不喜歡的話,可以說“我吃飽了”,不要說“很難吃”;

4.不想、不喜歡吃的零食不要打開,讓人幫忙拿東西的時候得說請;

5.如果孩子在客人家有什麼問題,不要像在家那樣大喊大叫,可以走到爸媽面前拉衣角或拉手示意;

6.除了主人真誠的贈予,不帶走别人家孩子的玩具或物品。

諸如此類的規矩,

做客前要提前告知孩子,

父母懂得引導,

孩子才會變成受歡迎的小客人,

不招人嫌。

待客篇

中國是一個好客的國家,也非常講究待客之道,尤其是過年,家家戶戶招待客人更是熱情。

家裡有孩子,大人需要提前和孩子溝通待客的方法。

來了親戚朋友,很多家長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催着孩子出來見面打招呼,“被迫營業”。

有的孩子膽小、内向,見到客人往往緊張和不安,一旦表現不好,還會被父母批評。

其實待客也好,做客也罷,真誠永遠是最重要的。

不管孩子性格如何,是内向還是外向,在對待客人時,父母引導為主,鼓勵為輔。

首先在打招呼的問題上,不必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熱情大方地打招呼問好,你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些問好的方式,比如微笑、點頭、擁抱、握手......

最重要的是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大人多示範給孩子看,你用什麼樣的态度對别人,孩子會慢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招待客人上,先與孩子事先商量需要負責哪些招待任務,比如倒茶、拿果盤點心、洗水果,當孩子積極招待客人時,多鼓勵鼓勵孩子。

客人離開時,不妨叫孩子一同将客人送到門口道别。

春節作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是孩子學習各種禮儀的好機會,

年前把這些禮儀教給孩子,

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與人相處吧!

過年了,這3個春節禮儀父母一定要教給孩子,孩子更有教養|伴讀

最後中教君也要提醒一下各位家長,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春節期間人員流動量大,疫情防控壓力加大,大家要積極響應當地防疫政策,不聚集不紮堆,網上拜年減少接觸,減少出行做好防疫,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平安年,最後提前給您拜年了,祝您虎年大吉、萬事如意。

本文轉載于錢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名師。專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兒教育領域。著有《入學早知道》《科學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學的140個漢字》等。

責任編輯 | 王佳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