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出品|車談會團隊

文|張海靈

“為什麼研發能力很強的長城汽車,給人一種沒技術的錯覺?”

這是我最近刷知乎看到的一條問題,答主列舉了一大串長城的産品以複之,但評論還是吵起來了。

在這裡,我不想證明長城技術有多牛,隻想表明,2021年長城的品牌營銷确實比産品營銷出彩很多,以緻于長城在銷量與品牌兩個次元有了一定次元的突破。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資料統計顯示,過去的12月份,長城汽車共計銷售新車162,369輛,同比增長8.2%,環比增長32.5%;2021年全年銷售新車1,280,993輛,同比增長15.2%,這也是長城連續第六年突破百萬銷量。

不過,這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技術長城”的标簽。自掌門人魏建軍在前年發出“長城挺得過明年嗎”的靈魂拷問後,各種出圈的産品命名、層出不窮的網紅神車随之而來,長城在網紅造車廠這條路越走越遠。

流量長城or技術長城

自去年廣州車展沙龍機甲龍的正式亮相後,長城旗下共有6個品牌:哈弗、歐拉、WEY、長城皮卡、坦克以及沙龍。其産品命名可謂怪誕不經,層出不窮。

前有哈弗品牌下的大狗、初戀、赤兔;又有新能源賽道的黑貓、白貓、機甲龍;再有走高端的拿鐵、瑪奇朵、摩卡;最後還有越野皮卡的坦克、炮。僅在産品命名上,長城就已經涉及了動物、咖啡、軍事等多個領域。

這種放飛自我的命名方式,也引來了很多網友吐槽命名太随意,但正是這些玩法,在過去給長城帶來一波又一波流量,相信即使是不關注汽車行業的朋友也有所耳聞了。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還有就是品牌之間的花式營銷,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歐拉了。自長城汽車歐拉品牌營銷總經理餘飛發聲,“歐拉就是要做全球最愛女人的汽車品牌。”歐拉便向女性内心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先是依托“貓”這個深受女性消費者喜愛的文化母體命名産品,然後在種草女孩聚集地小紅書集中推廣,最後還在各大車展打造女性展台,可見,歐拉對“她經濟”的深刻洞悉,正形成一套獨特的營銷方式。

更甚的是,在去年上海車展上,長城為各品牌都安排了明星站台,功夫巨星甄子丹、“毒舌”易立競、硬漢張涵予、流量小生張彬彬、華為二公主姚安娜、甜妹毛曉彤等讓展台分外熱鬧。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這一切的背後,正是長城對于整體戰略思維的轉變。

2020年,為了讓企業能夠深入了解使用者,長城汽車提出把品牌作為獨立作戰群,把車型作為獨立作戰單元,之後長城内部的組織架構便發生變革,一批年輕上司幹部迅速成為集團各個闆塊上的骨幹力量,也正是在這之後,曾經那個被诟病為汽車圈最不會營銷的企業,開始抓住了流量密碼。

不過,這流量密碼也沒少花錢,據東方财富網資料顯示,長城2021前三季度的銷售費用為39.07億元,相比2020年直接多了16.2個億。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所幸在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深度連接配接與情感共鳴後,長城的銷量開始保持不錯的增長。具體到各大子品牌來看,專注于SUV市場的哈弗共售770,008輛,同比增長2.6%;最愛女人的歐拉共售135,028輛,同比增長140%。

剛獨立不久的坦克已經供不應求,全年傳遞84,588輛,後續仍有很大潛力;主打高端的魏牌共售58,363輛,累計使用者突破45萬;堪稱國内一家獨大的長城皮卡則售出233,006輛,同比增長3.6%。

誠然,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新汽車時代,被消費者看到真的很重要,長城在産品命名、品牌營銷上花了很多小心思,也帶來了不錯的流量和銷量,這是很值得其他車企學習的一點,也是為何選長城作為年度公司原因之一。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但如何在保持住流量和銷量的同時,讓“技術長城”的标簽深得人心,而非單純成為消費者眼中的網紅造車廠,是長城接下來亟需思考的問題。

長城有号稱永不起火的大禹電池、“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車規級氫動力解決方案等,任意一個都可以說是行業領先,但在2021年,技術的光芒明顯被格外閃耀的創新營銷覆寫了。

而且,長城新推出的車型都有蹭經典車型流量的嫌疑,歐拉芭蕾貓和大衆甲殼蟲、WEY圓夢和凱萊斯勒PT漫步者、坦克300和福特Bronco、坦克500和豐田陸巡,加上賽博朋克坦克300延遲傳遞和被央視财經報道的歐拉“換芯門”一再的避重就輕,都對品牌和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

在《管理品牌資産》一書中,品牌大師戴維·阿克勸誡道:你必須守衛住你的品牌資産,必須要讓你服務的那群人保持向往,隻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打從心底裡認可你的産品、擁護你的品牌。

賺一時的錢,還是賺一世的錢?或許并非二選一的難題,長城應該懂得在流量正盛時,建構起使用者的認知。

求全導緻的高端化困局?

過去關注長城的人,可能還會有這麼一個印象:長城怎麼什麼都在做?

僅僅一年時間,長城就相繼釋放了布局高端新能源賽道、釋出車規級氫動力解決方案、經營範圍新增機車制造、進軍重卡領域、重新開機轎車項目等重磅消息。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長城的攤子越鋪越開,這對于一家營收超1300億元的公司,很難說是好是壞,但這會讓長城是以背上沉重的資源壓力與成本負擔。

最直接反映就是傳遞的問題,1,280,993輛看似是一張很不錯的成績單,但從訂單情況來看,産能仍沒有得到完全釋放,歐拉、坦克、長城皮卡都受到“晶片慌”影響,其中坦克300和坦克500甚至出現了“倒賣訂單”、“經銷商加價”等銷售亂象。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與其說這是長城一味求全的結果,不如說是除了目前的主力産品外,長城亟需其他新的增長點,又或者說這就是長城還不太确定自己要走哪條路的縮影。

哈弗是長城燃油車賽道的銷量基盤,歐拉是長城進入新能源賽道先行軍,長城皮卡則是長城在皮卡領域一家獨大的保證。但這些都不足以撐起這座“長城”,從過去銷量來分析,燃油車領域已經逐漸萎縮,歐拉也很難扛起新能源的大旗,皮卡更是受限于政策。

是以,突破價格天花闆、沖擊高端、提升品牌定位對長城可謂舉足輕重。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2016年,WEY以董事長姓氏命名出世,長城對此還表示,“WEY将擁有獨立的國際化研發團隊、獨立的高端零部件配套體系,獨立的品牌營運團隊,在經銷商管道上也是完全獨立的全新網絡。”

不過,沒有品牌長時間積累,沒有紮實的技術實力,沒有使用者基盤,WEY的沖高之路注定不會那麼順利。2021年,成立5年的WEY成為長城唯一一個同比下跌的子品牌,要知道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基數已經很低了。

但其實人們看到過WEIY品牌複蘇的曙光,在主打硬派越野的坦克300橫空出世後,坦克300曾以硬漢的外觀和不錯的駕駛品質,銷量一路走高。可好景不長,為了追求品牌差異化,坦克300從一個品類變成了一個品牌。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直到下半年長城調整政策,依靠咖啡智能平台,以咖啡系列替換VV系列,試圖通過“混動智能”兩大技術體系再次實作WEY品牌的複蘇。據12月銷量資料顯示,瑪奇朵售出2513輛,拿鐵售出2707輛,摩卡售出4845輛,對處于爬坡期的它們來說,銷量勉強還能過得去。

隻是眼看WEY稍微好轉了,長城又開始折騰了。長城通過WEY重新開機了轎車項目,在去年廣州車展将首款轎車正式定名“圓夢”,定位複古潮駕。

誠然,從硬派越野到智能混動再到複古潮駕,WEY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确且清晰的定位。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坦克就是WEY最美也是最應該的樣子”,曾有行業内人士如此評價道。

我是贊成的,WEY需要坦克,就好比五菱需要五菱宏光,路虎需要衛士,畢竟一台車的出圈可以給一個品牌帶來更多的标簽,WEY現階段亟需建立清晰的品牌形象,而不是成為長城新品牌的孵化器。

在這方面,長城或許可以向吉利學習,即使領克産品不多,隻要善于給産品做延伸,把故事講好,依然成效顯著。2021年,WEY銷量58,363輛,在領克22.05萬輛面前相形見绌。

未來,第二個坦克可能還會出現,但在自主品牌高端市場中,WEY要和長安UNI、星途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長城可謂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車談君觀察

截至到2021年底,即使遭遇歐拉“換芯門”,長城仍如日中天,以4200億元的總市值位列全球車企市值排行第九位,超越同期的本田、寶馬。但達摩克裡斯之劍卻依然高懸頭上,接下來長城需要靠什麼來支撐4200億市值?

在去年科技節上,長城給出了支撐高市值的目标:到2025年,實作全年銷量400萬輛,其中80%為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000億元。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這目标恕我缺乏想象力。自改革後,長城确實收到了奇效,但除了大狗、歐拉、坦克300,其他車型并不算出彩,高端品牌WEY再遇困局,歐拉剛受“換芯”事件影響,沙龍尚未成氣候,盡管海外市場正逐漸打開,但要從2021年的128萬輛躍到2025年的400萬輛,這話聽起來更像是為資本市場服務。

這沒錯,隻是我覺得長城當下第一要務并不是穩住市值,而是要把對手領先的半個身位拿回來。比如領克,中高端品牌使用者形象已經基本成型;比如車型矩陣,競争對手基本實作轎車到SUV産品全面覆寫;再比如傳統自主品牌在中高端新能源産品的布局。

長城的攤子已經鋪得足夠開了,各品牌也逐漸在各個技術路線有了卡位。長城,前途是光明的,隻是道路比較模糊。

*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

年度公司系列|長城:前途光明,道路模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