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中文麗跟佟志鬧離婚鬧了很長時間,甚至最後都分居,仍然沒有離成。是因為婆婆的遺言的嗎?
很多人都覺得婆婆臨死遺言不讓兒子兒媳離婚,是道德綁架文麗。婆婆終歸是婆婆,還是向着自家兒子。可事實是離婚這件事,是佟志提出的,如果兩人離婚了,佟志轉身就可以找李天驕,而文麗卻孤身一人,按着佟志不負責任的态度,可能孩子他也不會管,而文麗就是帶着幾個孩子,繼續操勞,無論經濟上還是精神上都沒人分擔。

事實也是如此啊,當婆婆走了,文麗還沉浸在被老公背叛和婆婆去世的雙重悲傷中時,佟志卻一味地沉浸在李天驕的離開,不會再回來的失落中。甚至他娘離開都沒有李天驕離開更悲痛。本來就是甩手掌櫃,更是有理由不管孩子了。而文麗呢,嘴上說得再狠,個個孩子都怨她,可她還是要操心每個孩子。
如果這個時候文麗和佟志真的離婚,佟志會管幾個孩子嗎?不會!沒有經過十月懷胎的男人終究比女人更能狠下心割舍。尤其是像佟志這樣自私的男人,他的心裡隻有自己。妻子的付出兒女的責任都沒有一個知三當三的無恥女人重要。人家走了,他的世界就塌了。就如文麗說的,人家帶走了他的心,留給了她一個行屍走肉的空殼。
可就是這樣的空殼,文麗也狠不下放棄,可悲可歎!
文麗愛美愛俏點,皆是因為從小家裡條件還可以,又是老小,有人寵着慣着,而不是她本身是多虛榮的人。相反她骨子裡是那種老公孩子熱炕頭的小女人,沒有多強的事業心。雖然最開始她喜歡跟莊嫂比,可那是因為她打心眼裡瞧不上莊嫂,更有種心虛,覺得自己竟然沒一個鄉下女人會過日子。可無論文麗多缺錢,缺到到處借,她也從來沒抱怨過佟志,說他掙得少,沒出息,家裡窮之類的話。
都是男女之間愛得深的那個始終是吃虧。可更吃虧的還是那個始終狠不下心的。佟志就能狠下心把四個孩子和一個生病的老人扔給文麗,自己去追求事業,追求理想的同時卻沒有任何界限感的跟女同僚搞暧昧,絲毫不感恩老婆的付出。
就連婆婆都說文麗在佟志去了三線後,一下子跟換了個人似的。他們隻高興文麗的改變,卻沒體會過她的心酸。她為什麼一下子變得那麼強大,從一個不會做飯的小女人變得能把家裡料理得井井有條,并且還不是全職,而是工作之餘。因為她沒有依靠,上有老下有小,男人走了,她就該是這個家裡的頂梁柱。
世界上最可恥的不是男人出軌,而是他出軌後理直氣壯地說是因為你變得陌生,變得邋遢,變得跟不上他的節奏,他才出軌的。是啊,她變了,從貌美如花變成了邋遢大媽,從風花雪月變成了柴米油鹽,從小鳥依人變成咄咄逼人,隻顧着嫌棄隻顧着變心,卻從來不想她是怎麼變成這樣的。為什麼别人家的老婆越來越好,隻是别人家老婆的原因嗎?
我們也不清楚為什麼文麗最終還是跟佟志走在了一起,也許他們之間沒了愛情還有親情吧,或許幾十年的朝夕相伴,早已視對方是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人……無論什麼原因,對受害者而言都是殘酷的。畢竟無論文麗用怎樣的心情接納了佟志,都是全身心的。而佟志隻是因為李天驕離開了,沒法在一起了,才退而求其次地跟文麗在一起。
隻要想到李天驕再次回來,佟志那股高興勁兒,因為李天驕沒理他的那個不服氣勁兒,重新西餐廳相聚對第一次喝咖啡的情景記憶猶新勁兒,隔着螢幕都被佟志的渣氣到肺炸,佩服這種心裡裝着一個人,卻能心安理得和另一個人生活的男人。更為文麗的妥協哀其不争。
現實生活中好像也是,男人一旦不愛了,說離開就離開,孩子老人,似乎都是女人的責任一樣。可女人不愛了,被傷害了,看着哭泣的孩子,瞬間就忘記自己所受的委屈。似乎無論男人被賦予了多少身份,他始終是他自己,可以附加身份,也可以随時潇灑離開。可女人,一旦做了母親,她的世界裡就不再有任性兩個字。她的一生都不再為自己而活。
記得佟志鬧離婚搬出去的時候對大莊說“我這前五十年都為别人活,後五十年想為自己活”好想問問,他的前五十年都為了誰活,在他眼裡,老婆孩子母親,都是别人嗎?不是他本該的責任嗎?他想為自己活得同時有沒有想過他的妻子什麼時候能為自己活?
“你有沒有跟她上過床”“沒有”
“有沒有想過跟她上床”“沒有”
當聽到佟志回答兩個“沒有”的時候,文麗笑顔如花,可電視機前的我們覺得那笑比哭還要難看。不是早就知道了你男人心裡裝的是别的女人,是留給了你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為什麼還會問出這麼傻的問題,還能相信這麼口不對心的謊言。到底你這一生追求的是什麼,隻留住這個男人的人就行了?委曲求全一輩子,隻為得到一個謊言?
被傷得體無完膚還能繼續在一起,被辜負一生一個謊言就能治愈,過成那樣還能舉辦金婚,文麗一次又一次地妥協,道出了多少婚姻中受害者的可悲!
如果你是文麗,會怎樣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