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新疆博州:為偏遠牧業村送電 一個也不能少

作者:光明網

冬日暖陽,紅藍屋頂的牧民安居房錯落有緻地排列在阿拉套山下,新疆溫泉縣查幹屯格鄉米裡其格村10千伏墨二隊支線延伸的線路在太陽照射下閃着銀色的光。剛剛通電不久的7戶牧民在此展開新的幸福生活。

米裡其格村是新疆溫泉縣的一個抵邊村,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僅一山之隔,屬于山前草甸草原帶的夏草場。20世紀80年代,該村是牧民遊牧生活的一站,夏季以遊牧為主,放養羊、牛、馬是該村牧民增收的主要管道。

“這附近就我們一戶人家,以前這個地方沒有電,家裡用太陽能發電,天氣不好都是點蠟燭。去年11月份,供電公司幫我們通了電,現在友善了,碎草機、粉草機都可以用了,家裡什麼電器都可以用了。在國家幫助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1月26日,哈薩克族牧民托坎·蘇來曼高興地說。

新春走基層|新疆博州:為偏遠牧業村送電 一個也不能少

黨員服務隊為定居點牧民講解用電知識。朱麗 攝

米裡其格村是典型的邊境牧業村。近年來,随着定居興牧一系列政策的實施,當地246戶牧民在寒冷冬季住進了牧民定居點的安居房。但是因為牧民居住的都很分散,有7戶牧民距離定居點非常遠,距離最遠的牧民托坎·蘇來曼一家将近20多公裡,一直沒有通上大網電。

2021年,國網博爾塔拉供電公司實施農網改造更新項目,投資189.42萬元建立輸電線路,為7戶牧民通上大網電,解決了7戶牧民無法通過低壓台區延伸供電的問題。

托坎·蘇來曼家裡共有6口人,家中養殖了260隻羊、30多頭牛。通電後,托坎·蘇來曼立即采購了一台碎草機,電氣化養殖的方式給他的生活帶來很大便利。

“冬天下雪前,我們都是把牛羊趕到玉米地裡飼養,下雪後,把儲備好的玉米杆做的草料打碎喂給牛羊。一捆草料差不多15公斤左右,我們家今年冬天差不多能用300捆左右的草料。以前沒通電用的都是柴油碎草機,支出比通電的貴了兩倍多。”托坎·蘇來曼說。

新春走基層|新疆博州:為偏遠牧業村送電 一個也不能少

黨員服務隊郝守疆、張澤林檢查牧民托坎家用粉草機,解決牧民用電問題。尹甜傑 攝

馬上迎來春節,與托坎·蘇來曼一家相隔10公裡的蒙古族牧民烏日格西力一家,正其樂融融準備各種年貨。看到前來進行線路巡檢的黨員服務隊員郝守疆和張澤林,烏日格西力熱情地将他們迎進家中。

烏日格西力是一名護邊員,通電後他将家裡重新裝修一番,為家裡添置了智能感應油煙機、電炒鍋、電冰箱等家電。

在國家的幫助下,烏日格西力一家不僅可以靠放牧掙錢,護邊員的工作讓他們一家的生活有了雙重保障。

新春走基層|新疆博州:為偏遠牧業村送電 一個也不能少

黨員服務隊在牧民定居點進行安全用電檢查,熱情周到的服務赢得轄區群衆的贊揚,客戶古麗努爾·阿依特哈孜為紅馬甲送上飄香奶茶。朱麗攝

此時夫妻巴音花正在整潔的廚房炸制特色小吃馓子,烏日格西力和郝守疆、張澤林盤腿坐在充滿民族色彩的地毯上,一邊聊着通電後生活上的變化,一邊品嘗蒙古奶茶和剛剛做好的馓子。客廳窗邊挂着象征純潔神聖、美好吉祥的藍色哈達,幸福洋溢在整間屋子裡。

“供電公司解決牧民用電的問題,給老百姓帶來很大友善,給這7戶牧民生活上也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很感謝供電公司提供的幫助。”米裡其格村黨支部書記烏雲高娃說。

新疆溫泉縣位于新疆西北邊陲,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毗鄰,是一個以農牧業為主,多民族融合的地區,有草場601萬畝,森林151.4萬畝,擁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

生活在這裡的牧民基本每年11月結束遊牧生活,回到山下牧民定居點,次年五月春暖花開後傳回山裡再次回歸遊牧生活。

2021年,國網博爾塔拉供電公司加大農村電網建設,綜合治理農村用電安全與供電可靠問題,改善供電品質,提高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力,通過線路末端延伸,提升線路覆寫率,解決偏遠地區牧民用電難的問題。

目前,溫泉縣實作邊境供電全覆寫。農網改造更新後,博州共有21戶散落牧民徹底擺脫“無電戶”。(朱彤)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