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千金難買老來瘦”,但中老年還要有肌肉!不然更容易得這2種病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多項研究報告顯示,亞洲老年人中肌少症(sarcopenia)的患病率約為6.8%~25.7%。肌少症是一種嚴重的老年綜合征,伴有骨骼肌品質下降、肌肉力量低下和/或軀體功能低下。随着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肌少症也正在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肌少症與多種不良後果密切相關,例如跌倒、虛弱、就醫頻率增加、死亡風險增加等。

與此同時,老齡化也是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相關的強風險因素,并且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那麼,中老年人的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有無關聯呢?既往一直缺乏大規模的基于人群的縱向研究。

近日,《柳葉刀》旗下期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一項在中國人群中開展的大型研究,對近1.5萬中國中老年人的長期追蹤表明,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升高有關,包括心髒疾病和中風。研究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内科和第四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學者領銜完成。論文指出,這項研究拓展了我們對于肌少症的心髒代謝重要性的了解。

截圖來源:EClinicalMedicine

怎麼判斷肌少症?

這項研究中,肌少症的定義采用AWGS 2019标準。

社群基層醫療機構發現“可能的肌少症”:

發現潛在病例:

小腿圍男性

或SARC-F量表≥4;

或SARC-CalF量表≥11。

風險評估:

肌肉力量低:男性握力

或軀體功能低下:5次椅子起坐測試時間≥12秒

在社群基層醫療機構判斷的基礎上,醫院和臨床研究中還可以通過以下任一種臨床狀況來發現病例,包括:功能下降或受限;非意願性體重下降;抑郁情緒;認知受損;反複跌倒;營養不良;慢性疾病,包括心衰、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等。

醫院環境下進一步診斷“肌少症”:

軀體功能低下:

6 米步行速度

或5次椅子起坐測試時間≥12秒;

或建議體能測量表(SPPB)得分≤9。

四肢骨骼肌含量:

DAX男性2,女性<5.4 kg/m2;

或BIA男性2,女性<5.7 kg/m2。

“千金難買老來瘦”,但中老年還要有肌肉!不然更容易得這2種病

圖檔來源:123RF

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

這項研究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全國代表性資料進行分析。

CHARLS旨在收集一套代表中國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個人的高品質微觀資料,用以分析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CHARLS全國基線調查于2011年開展,覆寫150個縣級機關,450個村級機關,約1萬戶家庭中的1.7萬人。此後每2-3年對這些樣本追蹤調查一次。

研究的橫斷面分析部分,納入了來自CHARLS 2015的15137名≥45歲的參與者,首先證明了患有肌少症的群體,同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情況更普遍。

在總人群、無肌少症、可能的肌少症和肌少症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分别為12.6%(1905/15137)、10.0%(1026/10280)、18.1%(668/3685)、18.0%(211/1172)。

調整社會人口學特征和健康相關因素後,可能的肌少症人群和肌少症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别顯著升高29%和72%。對于心髒疾病(分别升高17%和55%)和中風(分别升高1.18倍和1.7倍),這種趨勢都是一緻的。

接下來的縱向分析篩選了2015年加入研究時沒有心血管疾病的11863名參與者,并随訪至2018年。縱向分析的資料進一步顯示,患有肌少症,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也更高。

在平均3.6年的随訪中,共确定了1273例(10.7%)心血管疾病事件。調整其他潛在風險因素後,與無肌少症的同齡人群相比:

診斷為可能患有肌少症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22%;診斷為肌少症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33%。

這種風險主要展現在中風。診斷為可能患有肌少症和肌少症,心髒疾病風險分别表現出升高6%和21%的趨勢,但并不顯著;中風風險則分别顯著升高59%和67%。

無論橫斷面分析還是縱向分析,進一步近萬名參與者的代謝生物标志物後,上述關聯沒有明顯變化。

此外,在沒有低握力和軀體功能低下的情況下(這兩點均為AWGS 2019标準中“可能患有肌少症”的定義),僅肌肉品質低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沒有顯著增加。這也印證了可能患有肌少症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千金難買老來瘦”,但中老年還要有肌肉!不然更容易得這2種病

小結

論文中讨論提到,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涉及到多種潛在機制。肌少症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病理生理變化,包括肌肉線粒體功能障礙、氧化應激、過度發炎狀态、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礙和多種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此外,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都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因素,比如營養不良和身體活動不足。

論文總結指出,這些資料提示,在體檢和正常臨床實踐中評估潛在的肌少症,有助于識别那些最有可能從早期幹預中受益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人群。預防、改善可能的肌少症和肌少症,包括保持足夠的肌肉力量和軀體功能,可能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并促進中老年人群的健康老齡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