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兩位患者均為老年人,63歲的朱奶奶(化名)經過近一個月的搶救,已經脫離呼吸機能夠少量喝水,而66歲的劉爺爺(化名)尚處在病情極度危險的時刻,醫院正在全力救治。
南醫大二附院重症ICU副主任孫立群主任醫師提醒,冬季要警惕不常見的感染,患者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燒,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把握最佳治療時機。

發病之初
高燒、頭痛,病情進展特别快
朱奶奶今年63歲,昨天記者在南醫大二附院重症ICU病房見到朱奶奶時,她精神狀态還不錯,就在前一天,朱奶奶撤掉了高流量呼吸機,各項名額趨好,老人也已經能夠少量喝水。搶救了20多天,老人甚至已經記不得“今昔是何昔”,笑問記者當天的日期,算一算日子,期盼春節能回家與家人團聚。
病情來得突然,2022年1月1日,老人因為發燒來到南醫大二附院就診,“頭疼,喘不上氣來”,在呼吸科,醫生發現一系列的檢查結果并不能解釋朱奶奶的症狀。
但病情發展極其迅速,老人很快被轉到重症ICU,“肺上出現大面積的磨玻璃樣斑塊,出現嚴重的低氧血症。”孫立群主任介紹,檢查顯示老人并不是正常的細菌、病毒感染,相應的治療手段也無法見效。
确診“鹦鹉熱”
疾病引起多髒器損傷
除肺部嚴重感染之外,老人還出現了其它髒器的損傷,肝功能、腎功能顯著異常,肌酸激酶顯著增高一度達到2700……上呼吸機、進行血透、腸内營養……針對朱奶奶的各項搶救措施刻不容緩。
“我們立即組織專家開展疑難病例讨論,查閱文獻資料。”孫立群表示,老人的病情發展快速讓他們擔憂,經過反複讨論,專家團隊懷疑老人得的是“非典型肺炎”,通過纖支鏡取痰、抽血進行基因檢測,結果确診朱奶奶感染了“鹦鹉熱衣原體”。很快,二附院ICU專家團隊對老人展開了針對性的治療。
經過20多天的治療,朱奶奶的症狀逐漸緩解,意識漸漸清醒,能夠和醫務人員進行交流,表達感謝之情。昨天老人也脫離了高流量呼吸機,今天又進一步複查了CT,各項名額均明顯好轉,很快即可轉出ICU。
床頭溫馨繪畫
親情陪伴他們戰疾病
和朱奶奶一樣,劉爺爺同樣被确診為“鹦鹉熱”,劉爺爺5天前轉至重症ICU,目前症狀仍然非常嚴重。“出現呼吸窘迫症狀。”采訪時,孫立群主任正在病床邊通過床旁盲插為其置入鼻空腸管,以進一步采取俯卧位,保證老人肺部最合适的通氣血流比,緩解呼吸窘迫症狀。孫立群解釋,“病人重度ARDS,需要俯卧位通氣,俯卧位通氣能夠改善肺部通氣血流比,改善呼吸窘迫症狀。置入鼻空腸管可同時保證腸内營養繼續實施,利于患者整體康複。”
在劉爺爺的病床邊,記者看到了一幅稚嫩的畫,畫上有高山、白雲、風車,據悉,這是老人外孫畫的,挂在老人床邊,期盼他能早日康複。而一張老伴和孫女的照片也曾挂在朱奶奶的床邊,陪伴她度過艱難地與疾病抗争的歲月,老人即便在意識模糊時,也曾多次拿着照片舍不得放下,“這是一種親情的支援與鼓勵,隻要病人家屬有需求,我們都會盡量滿足。”孫立群說,這樣濃濃的情感也常常令醫務人員異常感動。
出現不明原因高熱
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孫立群介紹,鹦鹉熱衣原體感染臨床上非常少見,一年遇不到幾例。據悉,這種衣原體最初從鹦鹉體内分離出來,後來陸續從長尾鹦鹉、鴿子、鴨、火雞、海鷗和相思鳥等130種鳥類的體内分離出來。鹦鹉熱衣原體是引起禽類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病原體,可引起人類感染。
鹦鹉熱衣原體肺炎的預防重在防控,接觸禽類或飼養禽類環境時最好佩戴好口罩、勤洗手。不過,據家屬介紹,朱奶奶和劉爺爺都沒有明确的禽類接觸史,感染源來自于何處,尚不知曉。
孫立群提醒,春節臨近,很多市民在置辦年貨時,應避免接觸活禽。與此同時,病人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通訊員 陳豔萍 現代快報+記者 任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