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如火如荼,盡管今年的鐵路運力相對充裕,但是一些熱門線路在春節假期前後幾天仍然一票難求。“我想買30日回老家江西的高鐵票,暫時沒票。于是在幾個App上試了搶票功能,有的讓我加錢買‘加速包’,有的讓我分享給好友助力提速搶票。”在上海工作的黃女士說,“但是現在12306都有候補功能,搶票‘加速包’還有用嗎?”

搶票“加速”套路多
根據不完全統計,提供火車票搶票加速功能的平台超過50個,主要是攜程、飛豬、去哪兒為代表的綜合性線上旅行平台(OTA),和智行火車票等購票App。這些平台紛紛把搶火車票作為最重要的功能亮點,在App圖示上标注了“春節搶票”“免費搶票”等字樣。
記者在多個平台嘗試購買1月30日上海至安徽安慶的高鐵票,發現不同平台搶票加速的規則各不相同,但是都很複雜。有些App可以選擇不同價位提速,付費0元、20元、40元、60元,分别對應低速、快速、高速、光速。有些App不僅可以選擇不同價位的加速包,還可以邀請好友助力提速,甚至可以開啟專人搶票,平台介紹該功能“全天有專人搶票”等。
複雜的搶票“加速”規則,被消費者吐槽其中“套路”不少:
購買“加速包”不知情。白領範女士表示,去年“十一”期間,在平台上買了去泉州旅遊的火車票,被誘導點選了“加速包”購票,莫名其妙多花了20元。
“加速”等級的差別不明确。除了字面差別,平台對低速、快速、高速、光速的等級并沒有說明有什麼不同。有網友吐槽,規則不夠透明,導緻成功機率幾乎是平台想設定多少就設定多少,十分随意、沒有依據。
有沒有“候補購票”不知道。大部分平台都提供了“餘票監控”和“候補購票”兩個管道。記者在某購票App上開通了“候補購票”的選項,但是在鐵路12306App的候補訂單中并未查詢到。
搶票軟體已無優勢?
鐵路12306多次公開提醒,消費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擁有優先購票權,無論是哪款購票軟體都要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排隊。如遇到所需車次、席别無票,可線上排隊候補。當對應的車次、席别有退票時,系統将自動購買車票。
業内人士指出,在鐵路12306平台啟用初期,還沒有“候補”功能時,一些搶票軟體利用機器刷票的功能來搶票,搶占了一定的時間優勢,但12306平台推出“候補”功能後,這類軟體的優勢就不複存在了。2021年,12306平台“候補”購票成功率達到70%以上,在運力供給保障下,能夠切實滿足旅客的需求。
盡管一些平台将“春運搶票”功能作為“拳頭”産品推出,但記者了解到,沒有任何一家搶票軟體與鐵路部門開展過合作,搶票的成功率也與鐵路部門沒有任何關系,這些行為或涉嫌虛假宣傳和不當得利。甚至一些搶票軟體還對12306平台接口進行破解,威脅到旅客資訊安全,也幹擾了公平公正的購票秩序。
據了解,鐵路12306平台也在加大技術識别力度,通過大資料更加精準地識别搶票軟體,一旦識别到,就不會放票給搶票軟體,旅客用搶票軟體購票成功的機率也會更低。
不少網友表示,搶票“加速包”是“智商稅”,但是在春運或節假日等需要搶票的時段,願意多一種購票管道作為心理安慰,平台也利用了這種心态,推廣搶票功能。
暗藏資訊洩露等風險
業内人士指出,搶票“加速包”是一筆糊塗賬,而且存在洩露旅客個人資訊的隐患。有些旅客反映自己明明沒有買票,但12306平台上卻有自己的購票資訊;還出現了旅客因自己的個人資訊被他人搶注12306賬号,自己反而不能注冊的情況。
還有網友質疑,平台的搶票功能是否涉嫌“技術黃牛”,損害了乘客購票的公平?中國司法大資料研究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慧表示,在同一“候補購票”場景下,如果搶票“加速包”确實具備自動監測有無車票、自動候補排隊等功能,可能對其他未使用該功能的使用者造成不公平,損害使用者“候補購票”的公平性。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邢通認為,平台在其顯著頁面宣傳保證能搶到票,或承諾搶票成功率的,可能構成虛假宣傳,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規。
“在12306平台已經提供‘候補購票’功能的前提下,其他網際網路平台提供‘搶票’服務或收費‘搶票’服務,其服務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合法性都存在巨大問題,而且使用者使用多個平台的搶票功能,勢必會額外增加12306網站候補購票功能伺服器通路壓力,如果造成網站或伺服器癱瘓,勢必會影響更多使用者的權益甚至是公共利益。”李俊慧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積極介入,逐漸推動相關平台取消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搶票”服務,或濫用“搶票”服務名義開展宣傳或招攬、吸引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