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繪《江山勝概》

勝概有兩層含義,其一是美景,其二是美好的境界。從景色聯想到境界,這一點很像國畫山水。近現代著名畫家錢松喦畫過一幅山水,名為《江山勝概》,恰好可以了解“勝概”二字的含義。

錢松喦是江蘇人,自幼學習書畫。他曾經參與兩萬三千裡寫生,是新派國畫山水的代表性畫家。這幅《江山勝概》的創作靈感來自寫生途中,經過後期醞釀完善,最終描繪出兼具氣勢磅礴、浪漫美好的山水景緻。從構圖上就能看出來,這幅畫采用了焦點透視的方法,近處的大山成為畫面主體,遠處為江河平原。傳統山水畫,最高的那座大山應該在畫面遠景處,落筆在畫紙上方。錢松喦這樣畫,很有打破正常的勇氣。

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繪《江山勝概》

錢松喦 江山勝概

傳統山水畫講究氣韻生動,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畫家,為此創造了一系清單達疏密節奏、韻律起伏的表現手法。為了強調空間感,古人采用了“近小遠大”的畫法。通過視線不斷提升,表現空間由近到遠。

傳統國畫技法是否可以融合西方繪畫理念?當然可以,在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指引下,畫家們行萬裡路,采風創作。《江山勝概》的用筆用墨趨于傳統,構圖表現為焦點透視。同時,錢松喦在創作中講究文人氣質,強調意境。人們常說,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将其描繪出來了。

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繪《江山勝概》

錢松喦 江山勝概 局部

用傳統技法創作新式山水,要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傳統筆墨如何描繪現代化建築?錢松喦想到了用色彩解決,看着古雅内斂的青色讓人忽視了建築的外觀。山水畫可以畫出時代特征,山水畫可以通過構圖增強表現力,山水畫可以像錢松喦這樣畫,亦古亦今,充滿浪漫豪情。

創新有多難,求變有多苦,在《江山勝概》中看不到這些背後的故事。這說明錢松喦的技法已經相當純熟,讓人覺得畫山水本該如此。他已經進入享受創作的階段,帶給觀衆的也是享受。

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繪《江山勝概》

古人畫山水,也有歌頌江山如畫的作品,比如北宋的《千裡江山圖》。錢松喦畫歌頌式的作品,拿什麼和古人一較高低?錢松喦很聰明,他沒有放大高雅寂寥的審美情趣,而是表現欣欣向榮的熱鬧景象。畫中處處有歡樂,處處有歌聲,他找準了雅俗共賞的情趣,将其無限放大。

充滿新鮮感的作品,讓人感覺到親切的作品,更讓人覺得自豪的作品,這就是《江山勝概》帶來的感受。欣賞畫面,心情激動的時候,不要忘記錢松喦追求的國畫本質就是動人動情。好作品應該有感染力,有代入感,《江山勝概》就是這樣的好作品。

壯美山河如畫卷,錢松喦繪《江山勝概》

描繪時代主題的作品,會不會過時?可能有觀衆看完《江山勝概》會有此疑問。其實,換一個角度想,時代性就是作品的特性,有特性的作品又怎麼會過時呢。《江山勝概》畫的是充滿生命力的山水,這樣的作品源于生活,記錄時代變化,将會留在人們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