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作者:鑒史風暴

2021年8月6日,95歲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在上海因病去世,人們說,這個最美“林妹妹”是去天堂找她的“寶哥哥”了。

對王文娟和孫道臨長達46年的美滿姻緣,孫道臨的好友黃宗江有一句總結,他說:孫道臨夫婦的婚姻是林妹妹與舒伯特的結合。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好飯不怕遲,性格内斂的孫道臨直到37歲時才與32歲的王文娟相識相戀,這兩個大齡青年一見鐘情、愛得真誠而深摯,可因為申請結婚時遇到阻撓,他們不得不灑淚分手。

分手後,王文娟一直難以忘懷這段感情,哪怕在外出巡演時,她腦海裡也不斷閃現着孫道臨那流淚離開的身影。

1962年,由于周恩來、鄧穎超夫婦的關心和點撥,王文娟主動回到孫道臨身邊,成全了這段藝壇佳話,而此時的孫道臨已經41歲了。

1、跑遍上海,為37歲的孫道臨找來“林妹妹”

1958年,37歲的上海電影廠演員孫道臨走在大上海的街頭,看到青年男女們成雙成對、甜甜蜜蜜,再看看自己,雖然是名滿天下的電影明星,照片和秦怡、趙丹、于藍等人一道挂在各大電影院裡,下面寫着“新中國22大影星”,可他卻至今單身一人、形影相吊。

想到這裡,孫道臨的孤獨感油然而生,他盼望能早點找到自己的知音,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就向自己的大學同窗、合作多年的密友黃宗江請教。

聽說好友想成家,黃宗江非常高興,還托妹妹黃宗英幫孫道臨介紹對象。

孫道臨走上演藝道路,可以說是黃宗江一手促成的,1939年,孫道臨還是燕京大學哲學系的大一新生,英文系的黃宗江翻譯了一部話劇劇本《窗外》,正到處找人演男主角,他在路上看到孫道臨,認為孫道臨的相貌氣質非常合适,還特地“跟蹤”了一段時間,後來,孫道臨應邀出演劇中男主角,沒想到這部劇在燕大轟動一時,黃宗江和孫道臨也趁熱打鐵,建立了燕平劇社。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年輕時的孫道臨

黃家兄妹征求孫道臨的意見時,孫道臨表示說,他心儀的是上海音樂學院教師、著名歌劇演員周小燕那樣的類型,周小燕藝術造詣深、相貌清秀,顯得很知性、氣質出衆。

周小燕那時已經41歲了,早就結婚成家了,孩子都生了兩個,但熱心的黃宗江兄妹聽說她還有兩個妹妹,就直奔周小燕家,打算撮合孫道臨和周小燕的妹妹,到了周家,一問才知道,周小燕的兩個妹妹也早出嫁了,兄妹倆不禁大失所望。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周小燕夫婦

孫道臨與黃宗江在大學讀書時就是好友,黃宗江對孫道臨了解很深,知道他性格内斂、理性,不輕易動感情,既是個博學的人,也是個對表演藝術極為投入的人,隻是這麼多年來,孫道臨沉浸于電影表演,生活得簡單而寂寞,眼看就要40歲,他仍未談過戀愛,這還是他第一次動“凡心”,是以,黃宗江心底總盼着能幫好友早點牽上紅線。

孫道臨出身于浙江嘉善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父是前清舉人,父親孫文耀抱着救國之志,前往比利時學習鐵路和路橋建設,在北洋政府的交通部擔任過技正(相當于總工程師),孫道臨老年時曾出演《詹天佑》,以此表達對父親的懷念。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孫道臨出生在北京,從小愛好文學,15歲就在報紙上發表過小說,1938年,他考上燕京大學,加入燕平劇社,從此走上了演藝道路。

雖然主演過《烏鴉與麻雀》、《渡江偵察記》、《永不消逝的電波》等經典電影,成了萬衆矚目的大明星,但孫道臨的性格十分内向,與别人說話時還會緊張,隻有在銀幕上,他才會揮灑自如,也是以,他遲遲沒能等到自己的緣份。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渡江偵察記》

為了幫孫道臨成家立業,好兄弟黃宗江費盡心機,他跑遍大上海,到各個藝術學院、劇團為孫道臨牽線搭橋,然而都功虧一篑。

當時黃宗江是上海越劇團的藝術指導,有一天,他看到團裡的大花旦王文娟,突然發現了機會。

王文娟當時32歲了,在上海唱了20年越劇,因為執着研究越劇表演藝術,也一直沒有戀愛結婚,年過三十仍然待字閨中,她扮相俊美,為人認真嚴謹,性格内向少言,與孫道臨簡直是天生的一對。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王文娟

黃宗江越想越高興,就對孫道臨說:“我們團裡的王文娟到現在還是單身呢,還沒結婚,她長得挺漂亮,唱得也好,你覺得怎麼樣?”

就這樣,孫道臨和王文娟在黃宗江的撮合下見面了。

2、眼前分明外來客,心底卻似舊時友

還沒見面的時候,孫道臨和王文娟互相就有點好感。

他們倆都原籍浙江,孫道臨母親是越劇迷,這讓孫道臨從小也受到戲劇熏陶,從京戲迷到紹興戲、平劇,聽說對方是經常在舞台上扮演“林妹妹”的越劇團台柱子王文娟,曾一手建立了越劇“王派”花旦,孫道臨很有點動心。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而當時孫道臨主演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正在各大電影院上映,對孫道臨的形象和演技,王文娟非常欣賞。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永不消逝的電波》

就這樣,他們倆在各自朋友的陪同下,來到黃宗江住的作協招待所,見面後一起吃了頓飯。

好笑的是,這場飯局,黃宗江、黃宗英與徐玉蘭三個媒人談笑風生,作為相親對象的孫道臨與王文娟因為太腼腆,竟沒能說上話。

孫道臨雖然沉默寡言,留給王文娟的印象卻不錯,她覺得他看起來穩重大方、非常可靠。

而且,王文娟的性格和孫道臨很相近,她12歲來上海跟表姐竺素娥學戲,平時刻苦練功、不愛說笑,也不出去玩,曾被同伴戲稱為“小老太婆”。

和孫道臨一樣,在俊美出衆的外形下,王文娟有着極為認真嚴肅的個性和對藝術的執着追求,是以她非常能了解孫道臨為了演藝事業一直沒有談戀愛結婚。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追魚》

飯後,孫道臨負責送王文娟回家,兩人沿淮海路走着,孫道臨首先打破了沉默,說:“我看過你演的《梁祝》和《西廂記》……”他還說,将近十年前,在上海卡爾登大戲院,他曾見過王文娟一面,當時他演下午場話劇,王文娟演夜場,他曾在背景見到過她,孫道臨的細心和娓娓動聽的聲音讓王文娟對他有了好感。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在北韓戰場演出時的王文娟(最後一人)

談起表演藝術來,孫道臨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說得頭頭是道,他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在燕平劇社時就多次在舞台上主演過《雷雨》等話劇,能用道地的英文表演莎劇,還曾為電影《王子複仇記》配音,對舞台藝術有很深的造詣,說起越劇來,也如數家珍,是個全才型的藝術家。兩人越說越投機,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在自傳《天上掉下來個“林妹妹”》一書中,回憶二人初見,王文娟寫道:

“沒想到他竟是做足功課,有備而來,更沒想到他對藝術對表演的見解,常常與我心中不謀而合。我停下了腳步,認真看着眼前這個不算陌生的人,突然覺得好像重新認識了他。這種異常熟悉的感覺,莫非就是平時所唱的‘眼前分明外來客,心底卻似舊時友’?”

就這樣,王文娟的一顆芳心有了寄托。

從那以後,孫道臨經常去看王文娟的演出,看到女友在台上光彩照人的形象,他更加傾心了。

不太擅于言辭的孫道臨經常給王文娟寫信,他的信裡既談藝術,也談他們的感情和未來,常常一封信寄來,王文娟還沒來得及回信,他又寫了一封新的寄來,署名是親切的“孫”字,讓王文娟的内心倍感甜蜜。

當時王文娟母親正為女兒婚事發愁,聽說女兒有了對象,還是扮演《渡江偵察記》裡偵察連長李春林的電影明星,老人家十分高興,心裡默默相中了這個女婿,催女兒帶孫道臨上門。

而不知何故,“毛腳女婿”上門那天,王文娟母親的廚藝發揮大失水準,煮的家鄉飯“雞子榨面”難以入咽,就連王文娟也吃不下去,而孫道臨把滿滿一碗面條吃了個精光,還一個勁誇王文娟媽媽手藝“蠻好蠻好”,更是獲得了準丈母娘的認可。後來,王文娟問他,那天的面條到底硬不硬,孫道臨笑着說:“你家的面條再硬也是好吃的。”

等王文娟來到孫道臨家裡,隻見孫媽媽在茶幾上擺滿了四盤八碟的精緻點心,還有一個跑了好多地方才買到的大蛋糕,她看得出孫家人對自己非常滿意、待若上賓。

雖然兩人談戀愛時年齡已經不小了,但二人卻一直沒把結婚的事提上議程,而是一如既往地忙着演戲、拍電影,1958年,王文娟與徐玉蘭在于共舞台合作的越劇《林黛玉》連演54場,轟動一時,而孫道臨接連投入幾部電影的拍攝,忙得沒時間見面,他們倆不急,倒把他們的朋友急壞了。

1960年,張瑞芳與孫道臨進京見到周總理時,張瑞芳特地提起了孫道臨的婚事,總理聽說孫道臨已經快40歲了,也很為他着急,再一聽,孫道臨與“越劇女神”王文娟成了一對,高興地催起婚事,對張瑞芳說:“為了有情人能成眷屬,你們要多做些工作。”

就這樣,在總理的“催婚”下,孫道臨和王文娟開始張羅婚事,而意外卻出現了。

解放前,孫道臨因為參加學生運動曾在北京被捕入獄,因為這件事,有人硬說他有“曆史問題”,孫道臨一次次地寫申訴材料,回複卻都是讓他等,但等了又等都沒有結果,在他的檔案裡留下了個“硬傷”。

他們向機關遞交了結婚申請後,政審階段,有個小上司找王文娟談話,說孫道臨有“曆史問題”,王文娟說孫道臨早告訴了她,而上司卻非常不滿意她的表态,要她“站穩立場”。

3、分手之後,難忘那流淚的背影

由于結婚申請沒能被準許,二人的結合變得遙遙無期,而王文娟已經35歲了,年齡讓她也無法再苦等下去。

終于有一天,她下決心斬斷這段無望的情緣,王文娟帶上孫道臨以前給她寫的信件,找到他說:“這些信還給你。”孫道臨愣了一下,就明白了王文娟的話是什麼意思,他默默接過信件,靠在路邊的梧桐樹上,仰起臉,不想讓王文娟看到他眼中不斷落下的淚水。

看到孫道臨傷心的模樣,王文娟内心也很痛苦,可兩人都不是能說會道的人,就這樣,孫道臨接受了她提出的分手,默默轉身離開。

可王文娟并沒有真正放下,在她心裡,總是一遍遍回想着孫道臨那“流淚的背影”,為了擺脫失戀的憂傷,她特地前往外地巡演,可外出期間,她沒有一天不想念孫道臨。

這個時候,王文娟主演的越劇電影《紅樓夢》正式開機,在電影裡,她借着“林妹妹”的角色流着自己的相思淚,表演得入木三分。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她與孫道臨分手的消息傳開後,朋友們都很為她惋惜,張瑞芳還把此事轉告了鄧穎超大姐。

一次,王文娟去北京演出,鄧穎超讓人打電話給她,邀請她去西花廳做客。

在西花廳,鄧穎超特地對王文娟說道:“道臨的問題,組織上都了解。你回去後跟道臨說,不要有顧慮,繼續好好為人民工作。”

接着,鄧大姐又親切地拍了拍王文娟的手,笑着說:“道臨是個好同志,我和恩來覺得你們兩個挺合适的。”

就這樣,在周恩來夫婦一次又一次的關心下,王文娟鼓起了愛的勇氣。

回到上海,她主動前往孫道臨家,敲開門,孫道臨一看見是王文娟,頓時愣住了,有些手足無措,半天才說道:“你來啦?我……我去給你買蛋糕……”

當孫道臨飛快地沖出家門時,王文娟走進他的書房坐下,她一眼就看見書桌上放着她以前寫給孫道臨的信,打開信後,她看見孫道臨在重要的句子下都用紅筆仔細地劃了線,不難想象,在分别的日子裡他是如何地思念着她……王文娟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1962年,在周總理和鄧大姐的保駕護航下,41歲的孫道臨與36歲的王文娟舉辦了婚禮。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孫道臨與王文娟的結婚照

1964年,他們女兒出生時,正逢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于是起名叫孫慶原。孫慶原後來沒有接父母衣缽,畢業于名校又去了德國留學,後來傳回上海照顧父母。

婚後,兩人的婚姻格外幸福,在外話不多的孫道臨,在王文娟面前總是滔滔不絕。

王文娟回憶說:

“他懂的東西很多,一件事情就能講半天。我從國小戲,教育程度不高,道臨總是鼓勵我多讀書。結婚以後他給我列了一份詳細的書單,還專門把适合我閱讀的書整理出來放在一個書架上,友善我看。”

夫妻二人彼此欣賞,在人們詢問孫道臨:“您愛王文娟老師哪點?”孫道臨說的第一點是“她工作很認真”。

他自己做事更認真,盡管中英文精通,可無論到哪裡,他随身總帶着一本《新華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字,就一定要查清楚,哪怕是四聲也不能錯。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女兒上學後,夫妻倆就相伴在家,彈琴唱戲,其樂融融。每當家裡來了親戚朋友,孫道臨總會強調:“文娟不太會做家務,你們别讓她幹。”讓王文娟感動不已。

1996年,為了給妻子圓夢,孫道臨還特地執導了十集越劇電視劇《孟麗君》。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2005年,孫道臨被評選為“百年百位優秀演員”,因為曾經在銀幕上出演過《渡江偵察記》“李連長”、《永不消逝的電波》“李俠”、詹天佑、李四光等英雄人物,孫道臨非常珍惜自己的形象,對電影劇本的選擇極為謹慎,文革後,他演的電影不多,但部部都是精品。

他也從不接廣告和商演,2004年,83歲的孫道臨照片被一家藥業公司拿去打廣告,登上了多家大報,他憤而打起了肖像權官司,2005年一審勝訴。

案件結束後,那家公司卻不甘心地諷刺說:“别以為你演了英雄就是英雄。”

這給了孫道臨很大的刺激,他認真演了一輩子戲,卻在法庭上被巧合如簧的對手如此輕視。

正如孫道臨一位好友所說:“他是忠厚老實的人,那樣一個惡性競争的環境,他肯定不會如魚得水。”

這件事之後,加上孫道臨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官司結束時,孫道臨被診出面部三叉神經出問題,記憶力越來越差,面臨失憶危險,在接受采訪時,他甚至都忘記了自己為何打官司。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陷在失憶困境中的孫道臨唯一忘不了的是與自己相伴40多年風雨的愛妻,2005年,他因病入院,王文娟在一旁日夜照料,不久也累倒了,住在孫道臨樓上的病房,她怕丈夫擔心,讓人瞞着孫道臨,而孫道臨還是發現了,84歲的孫道臨特地去買了個大西瓜,拎着瓜走進妻子的病房,一口口地喂她吃。

那一年,還是王文娟80歲大壽,孫道臨讓女兒去挑選了一個大鑽戒,親手為妻子戴上。

2007年12月28日,曾在銀幕上留下衆多經典人物形象的老藝術家孫道臨與世長辭,懷着對丈夫的思念,王文娟為他在墓地鑄起了銅像,還審定、授權出版了《孫道臨傳》。

王文娟:與孫道臨分手後,卻難忘那流淚的背影,幸虧周恩來夫婦成全

王文娟擦拭着丈夫的銅像

2021年8月6日,曾建立越劇“王派”的一代名伶王文娟因病去世,人們說,她是去天國與她的“寶哥哥”團聚了。

這對有情人的故事,平實而動人心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