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頭盆景醉晚年

石頭盆景醉晚年

◎黎潔

“胸中有丘壑,鑿石堆山河”。在小區石頭盆景愛好者中,老爸可算是小有名氣,他擺弄石頭盆景近10年,如今仍樂此不疲。

鄉下老家不但有河還有山,房前屋後,青山蒼翠,古樹老根随處可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老爸在玩石之餘,又對盆景藝術産生了興趣。老爸退休後,每天除了出外揀石,就是扛着镢頭上山,找那些稀奇古怪的老樹根,用來培育盆景。他喜歡将石頭雕琢成美麗的山水盆景,像千層石最适合表現山巒的層層疊疊,吸水石松軟多孔,表現桂林山水最好不過。從花鳥市場淘來的山石,或者從郊外撿回的石頭,在老爸的雕琢下,很快就化身重巒疊嶂,再加上一棵翠松、一葉扁舟,一幅立體的山水畫便呈現在眼前。

與樹樁盆景不同,石頭盆景以山石為主,展現的是江山大景,對文化修養要求更高。每當老爸同家人出去旅遊或踏青時,家人都在欣賞沿途風景,而老爸卻在四處尋石,老爸會關注有特别形狀、大小和色澤的石頭。在設計構築中,老爸因地制宜,采用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種種手法來組織空間,還喜歡将一些小的石頭用水泥或膠水将其拼湊在一起而組合成自己想要的造型,再配上亭子、船隻、小橋等小玩意,處處展現出老爸的巧妙構思,表達老爸内心的故鄉情。

去年夏天的一個傍晚,老爸在濱江公園散步時,突然發現路旁雨後泥濘裡,一塊異樣石頭橫卧水窪。以手托舉,沉甸甸的!仔細辨認,竟是塊被棄的觀賞石,于是力攜而歸。一番沖刷潔身,方露出“廬山真面”。可憐,原來它是因為缺角緻殘而遭主人抛擲的。

面對這塊殘缺、堅硬的石頭,老爸反複端詳運思:如何使它修整如新、舊貌換新顔呢?頗費了點腦筋。經一番錘敲斧鑿,初露倩影;兩日“整容”,成了現在的模樣:石高近40厘米,下豐上銳,遠看似一堵殘頹古塔,巍巍挺然。放置于一橢圓形尺長大盤中,略加點綴:山半設座石镌小廟,山腳立個寸刻石獅,隙間移植若幹綠苔,山根散配矮小江石,相伴成趣。

注水、向陽、防塵、保濕,隔天噴水一次。一月後,苔藓茸茸可見,綠草茵茵滿崖。不多久,小草遍開星星黃花,垂蔓飄逸,蔥郁蒼翠,波光宇影,雅趣怡然。老爸不禁憶起詩人陸遊詠昆石菖蒲盆景的詩句:“盆山蒼然日在顔,此物一來俱掃迹。”

在老爸家中陽台内,貼牆擺着的兩盆石頭盆景更讓人久看不厭。一盆藍灰色的青石片盆景,由一片片薄薄的寬窄不一的石片粘成,雖然最高不過六七十厘米,卻似一叢出鞘的短劍,奇險陡峻頗具南方峻嶺的氣勢。老爸說,制作這種盆景的石料稱為斧劈石,是将一種類似層積岩的青石,用錘沿層面的縱向猛擊,使石塊碎成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石片,然後選出要用的石片,用水泥按照構思粘連起來,便成了一盆奇妙的盆景。

斧劈石的盆景中點綴了不少陶瓷的古裝小人,有的卧于小舟之上,有的相坐對弈,山上還有陶瓷小亭。斧劈石盆景旁邊是一盆沙積石盆景,那是一塊整石,石頭的長和高相近,隻是稍窄。除了石頭頂上略有雕琢的痕迹,其餘部分遍布天然的石穗,看去妙趣天成,是一塊難得的整石。沙積石的上邊比下邊略大,最高峰微微前探形成一處懸崖,這使土黃色的石體,有了一種北方大山的雄渾磅礴之勢及一種遠古之風。兩盆盆景的風格一南一北,一險一雄,一奇一樸,一秀一拙,相映成趣。

如今老爸的制作水準、藝術水準已有了很大提高。庭院裡、陽台上、大盆小缸中,春天一片碧綠,夏天郁郁蔥蔥,着實惹人喜愛。看着自己的傑作,老爸常常字斟句酌地為盆景配詩:“連翹芬芳一串金,披雪沖暑受人尊;春華秋實鳥栖樹,美似素畫醉行人。”一詩配一景,情景交融,老爸的晚年生活充實又快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