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玉溪市不斷加強對綠孔雀種群分布區的保護和監測,境内綠孔雀種群數量顯著增加。圖為螢幕上的一隻綠色孔雀,在野外捕捉。

玉溪市委宣傳部地圖

(2)自2016年以來,雲南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西南林業大學密切合作,對瀕危植物"雲南火焰蘭花"開展搶救保護。目前,雲南火焰蘭花人工輔助育種已成功。

(3)新平儅傣族自治縣位于外關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人口最稠密的西黑冠長臂猿栖息地。

外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平管理局地圖

(4)生活在玉溪撫仙湖的獨特抗波魚類。

(5)被列入2012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白蛾,生活在通海秀山公園風景區。

黃俊正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新坪彜族自治縣舉行的"綠孔雀保護新坪行動"活動中,孩子們在布上鄭重地簽名。簡易水涵洞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外關山自然保護區的監測員在翻身前遵循了西黑冠長臂猿的筆記。玉溪市委宣傳部地圖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國科學院昆明水産動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江川大頭鯉魚品種恢複基地标記了大頭鯉魚苗。翟定生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江川水産站站長張思春,以及他養殖的星雲白魚。攝影:Dan Li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江川區江鎮大坪地村王昌林老人林13年,義務種植2000多萬棵樹。玉溪市委宣傳部地圖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撫仙湖,一艘綠葉輕便的船,鳥兒自在地飛翔,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攝影:金雲龍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玉溪撫仙湖景。攝影:金雲龍

早在十年前,雨季來臨的時候,雲南省玉溪市江川水産站站長張思春和玉溪市古生态抗波魚類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楊崇寶也做了同樣的事情——尋找本土魚類。張思春在星雲湖跳溝等了2個多月,終于抓到了87條星雲白魚;這種魚後來成為人工繁殖的母親,拯救了兩種瀕臨滅絕的水生物種。

玉溪多年來一直緻力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經過近20年的努力,抗波魚、鳙魚、星雲白魚、雲南刺猬、撫仙四胡子魚、花鯉魚、鯉魚、撫仙金線魚、元江鯉等珍稀瀕危本土物種通過人工繁育,擺脫了走向滅絕的命運,保留了根系。紫水雞、五顔六色的蟋蟀、黑翅長腿蟋蟀、鹌鹑、蚱蜢、池塘、長嘴蒼鹭、綠頭鴨、鳳頭蟋蟀等保護星雲湖和蜻蜓湖濕地動物的國家重點已經出現;多年來一直很難找到的野生狼在新平和廬山之間的連綿起伏的山脈中遷徙;綠孔雀、黑冠長臂猿、黑熊等珍稀野生動物頻繁出現在山巒的山谷中。

如今的玉溪通過生态管理與恢複、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嚴格的生物多樣性監管執法,自然保護體系日趨完善,典型類型的帶狀生态系統得到了有效保護,退化的生态系統得到了修複,石漠化,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鳥翔天空,動物咆哮深邃,魚遊水下風光無處不在, 展示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的畫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