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運進入高峰期,北京286家核酸檢測機構能否按時發出“返鄉證”?

健康時報記者 邱越 趙萌萌

“我是1月28日一早的高鐵,到家要查48小時的核酸陰性證明,明天還要上班,是以我今天必須要做到這個核酸。”1月26日晚上10:40左右,在北京深夜零下4℃的寒風中排隊1小時40分鐘後,吳怡(化名)終于做上了核酸,“我本來約的是晚上9點的,沒想到要等這麼久。做完之後,從業人員說要24-36小時才能出檢測結果,真擔心上車前能不能拿到結果。”

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要求返鄉人員提供48小時核心酸陰性證明。而核酸檢測這一“歸鄉證”成了他們回家路上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

據交通運輸部預測,今年春運期間,鐵路、民航、省際客運進出京客運總量2260萬人次。北京市交通委綜合運輸處副處長吳玉蘭介紹,結合往年保障經驗,今天起至30日為春運節前客流高峰期。

“按預約時間到現場,排了快一公裡的隊,隻有一個采集的人員”

1月25日下午4點多,健康時報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某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現場遇見了小玲(化名),她已經買了第二天下午離京的火車票,而從業人員卻告訴她:“當天的号已經全部放完了。”

該核酸檢測點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時間為上午8:30-12:00,下午13:00-20:30,上下午各放号200餘個,周、六日不工作,24小時出檢測結果。每天晚上22點,各采樣點開放次日的預約,“号源有限,最好在微信公衆号上預約好了再來現場排隊,避免白跑一趟。”

家住朝陽區的鑫鑫這幾天也一直關注着核酸檢測預約的情況,“我家附近有幾個核酸檢測點,有那種社群組織的,也有第三方機構的,社群的免費,但排隊很長,第三方機構相對排隊時間短,但号一直約不上。”

約上了号的人就能順利做上核酸嗎?

1月27日中午,健康時報記者再次走訪了小玲去過的核酸采集點,雖然已經過了中午12點,但排隊做核酸的隊仍然有二、三百米長,現場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這隊估計要排1小時才能做上。”

春運進入高峰期,北京286家核酸檢測機構能否按時發出“返鄉證”?

部分排隊做核酸檢測的市民,邱越攝。

“現在做個核酸排一兩個小時的隊很正常吧。”吳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由于春節前已沒有休息日,大部分需要返鄉的人隻能等下班後才能去做核酸,“而很多核酸檢測點隻工作到下午6、7點,對我們上班族而言隻能選擇24小時檢測點,而這是離我家最近的24小時檢測機構。”

吳怡預約了26日晚上9點的核酸檢測,“跟着導航才發現這個檢測點是在東五環邊一片荒地上臨時搭建的,除了檢測的藍棚子和路邊有燈光,周圍都一片漆黑,我晚上9點左右到的時候已經排了将近有1公裡那麼遠的隊,最後排到了才發現,現場隻有個登記資訊的2人和1個負責采集核酸的從業人員共三人,但沒辦法,我必須要做上這個核酸。””

春運進入高峰期,北京286家核酸檢測機構能否按時發出“返鄉證”?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排隊後,吳怡前方仍有百餘米的隊伍,受訪者供圖。

吳怡記得當時她看了看手機上顯示的實時氣溫,-4℃。看着前面長長的隊伍,吳怡立即用手機下單了幾片“暖寶寶”外賣。

“在排隊過程中,有好幾家帶着小孩的都等不下去就放棄了,真的太冷了。”吳怡告訴記者,她做完核酸離開檢測點時已經将近夜裡11點了,當時還排着很長很長的隊,而且還有不少人新加入排隊的行列之中。

多個核酸檢測點系統“崩了”,居民隻好“舍近求遠”

“我今天(27日)上午打算去社群那個點排隊試試,結果從業人員告訴我系統壞了,調試中。于是我又由近到遠,試了團結湖一個檢測點、朝陽醫院、和首都兒研所,終于挂上了兒研所今天下午的号,但兒研所離我家有7、8公裡遠。”鑫鑫告訴記者。

肖浩(化名)同樣遭遇了核酸檢測點“停擺”的情況。1月25日,肖浩看到自家小區附近停車場排起了核酸檢測的長隊,前去咨詢從業人員才得知是社群分區片組織的核酸篩查,附近幾個小區的居民将分撥進行檢測。可當26日肖浩前去檢測時,門口的從業人員卻說:“今天做不了了,系統崩了。”

27日中午,健康時報記者走訪了肖浩所說的核酸檢測點,現場仍大門緊鎖,空無一人。周圍有幾個前來做核酸采集的居民聊天說道:“不是說今天中午12點能做嗎?”

春運進入高峰期,北京286家核酸檢測機構能否按時發出“返鄉證”?

核酸檢測點暫停檢測,邱越攝。

核酸檢測報告生成滞後,有人采樣48小時後仍未收到結果

1月25日,孫雯(化名)順利做上了核酸檢測,準備結果出來後就啟程傳回江蘇老家。可直到26日晚上孫雯的健康報仍未更新核酸檢測結果。“這已經超過24小時了,不知道怎麼回事。”

吳怡則是在檢測時候就被從業人員告知,核酸檢測結果需要24-36小時才能出來,“雖然要求48小時内的核酸證明,但其實給大家做核酸的時間視窗并沒有很長,那些路途比較遠的人路上可能就要一天的時間,是以這核酸做早了也不行、做晚了也不行。”

健康時報記者在各社交媒體平台上發現,不少網友反映做完核酸後36小、甚至48小時,但北京健康寶核酸檢測一欄仍未更新,網友調侃到:“結果出來就過了48小時,報告還有用嗎?”

健康時報記者還發現,1月26日上午,北京健康寶核酸結果查詢以及預約服務頁面曾出現了多次重新整理無法顯示的情況。北京美彙醫學檢驗試驗室的從業人員26日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現在因為全市範圍内都在進行大規模核酸篩查,北京市所有的樣本檢測資料都對接在北京健康寶這一端口,負荷很大,早上我們的核酸檢測結果一度上傳不了。”

27日下午,健康時報記者再次登入北京健康寶時,核酸檢測查詢頁面和核酸檢測預約服務頁面顯示正常。

發稿前,吳怡也高興地告訴記者,她的健康寶寶早就更新了前一晚核酸檢測的結果,“挺驚喜的,沒想到這麼快結果就出來了,現在終于踏實了。”

北京市有核酸檢測機構286家,建議盡量安排好時間錯峰前往

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在北京市第268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全市核酸檢測機構共286家,日檢測能力達168萬單樣本。根據近期疫情形勢,本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一步充實核酸采樣隊伍及後備隊伍,全市共儲備采樣人員6萬餘人,持證檢測技術人員1.1萬人。

李昂同時明确,目前,北京市已确定44家可提供24小時“願檢盡檢”服務的核酸檢測機構,94個采樣點可提供混檢服務,保障全市各區均有可提供24小時服務和混檢服務的檢測機構。

1月27日下午,健康時報記者從北京佑安醫院和北京市石景山醫院獲悉,為滿足公衆核酸檢測的需求,北京佑安醫院和北京市石景山醫院均為市民提供24小時核酸檢測服務,且可滿足“随到随檢”。記者在北京佑安醫院親測,排隊時間不超過10分鐘。

此外,27日上午,健康時報記者在北京朝陽醫院核酸檢測視窗也未見排隊情況,每位前去做核酸的市民5分鐘左右均可完成檢測,但須提前預約。

北京元碼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從業人員建議,有核酸檢測需求的市民可以選擇排隊人數相對較少的時段前去做核酸采集,一般上午10點以前及下午4時-5時排隊人數相對較少,市民可錯峰前往。若是在無法錯開檢測高峰期的市民,可考慮更換人數較少的核酸點及時完成核酸采集,避免耽誤出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