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形金飾片/戰國晚期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紋耳形銅钺/西周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金帶鈎/戰國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八思巴文虎頭銀符牌/元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模印四靈畫像磚/漢 張掖市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左骁衛銅虎符/隋 莊浪縣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噬羊紋金飾片/戰國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噬鹿紋銅牌飾/漢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磁州窯虎紋瓷枕/宋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鎏金虎形銅牌飾/戰國 天水市博物館藏

虎年新春,甘肅省博物館将于春節期間舉辦“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展覽由中國文物報社聯合50家文博機構,甄選出數百幅與虎相關的文物、标本、藝術品圖檔,集結成生肖文物圖檔聯展,将意趣盎然的虎文物作為春節的禮物,為人們獻上了一份“文物新年禮”。展覽中,特别精選全省各地館藏20餘件虎文物與觀衆見面,讓人們在生肖展中,感受濃濃的傳統中國年味。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劍齒虎頭骨化石/晚中新世-更新世末 白銀市博物館藏

虎屬貓科家族。該家族是食肉目中适應性最強、分布最廣的一支。起源于大約11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目前已知最早的虎化石是由中國科學家在甘肅發現的龍擔虎,生存于約250萬年前的更新世初期。

在此次展覽中,甘肅省博物館将展出一具野生東北虎的标本。這具标本體型較大,身長2.17米,高1米,毛色橙黃,花紋斑斓、毛色光潔。這具東北虎發現于會甯縣甘溝驿鄉狼兒岔。東北虎,學名西伯利亞虎,虎的亞種,是現存體重最大的肉食性貓科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0多年來,在甘肅省博物館幾代工作者的呵護下,這具東北虎标本至今依然儲存完好,并曾多次亮相展出。

早在距今65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個象形的“虎”字,從石器時代的岩畫,到商周的青銅、秦漢的石雕、魏晉南北朝的壁畫,乃至唐宋明清的書畫都有虎形象的存在。曆朝曆代金、玉、瓷、銅器中,虎的形象更是豐富多彩。

考古資料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中華大地上,除了為今人熟知的龍文化外,還存在着與原始狩獵生活密切相關的虎文化。虎作為現實動物世界中的獸中之王,不僅代表着權利和力量,更被賦予人性的美德和智慧。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群虎圖 嘉峪關四道鼓心溝岩畫

在嘉峪關四道鼓心溝岩畫《群虎圖》中,充分展現了生機勃勃的動物王國。5隻猛虎隐藏在草叢中等待獵物的到來,蛇在草地上爬行,野牛、梅花鹿、北山羊迅速躲避虎群的襲擊,飛禽在空中翺翔。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白虎瓦當/漢 甘肅省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虎頭彩繪畫像磚/魏晉 敦煌市博物館藏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李廣射虎彩繪畫像磚/西晉 敦煌市博物館藏

大陸古代的文化藝術品不計其數,畫像磚藝術作為重要的獨特領域,真實形象地記錄了當時人們生産、生活等場景。虎在畫像題材中極為廣泛,其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其表達意義蘊含衆多。展覽中展出了多件我省與虎有關的畫像磚文物,包括漢代白虎瓦當、魏晉白虎彩繪畫像磚、西晉李廣射虎彩繪畫像磚、西晉飾門虎等。

敦煌市博物館藏的西晉李廣射虎彩繪畫像磚表現的是“李廣射虎”的情景。李廣頭戴冠,八字須,着交領窄袖衣,系腰帶,下身着裈,騎于疾奔的馬上返身張弓待發。李廣射虎的故事被記載于司馬遷《史記》中,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镞,視之石也。因複更射之,終不能複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古代帝王将相利用虎的震懾力來凸顯自己的社會地位。龍為君,虎為将,自古以來虎就被用于象征軍人的勇敢和堅強。古代調兵遣将的兵符也以虎為形,稱作“虎符”。“符”是中國古代常用的一種信物,一般分為兩半,兩半相合,就能作為辦理某類事務的定約和踐約的憑證。展覽中展出了多件我省各地博物館藏的銅虎符。

虎年文物展中,甘肅省博物館藏的八思巴文虎頭銀符牌極具特色,也十分珍貴。該符牌鐵鑄,圓形。兩面鑲嵌八思巴文銀字,各五行。虎頭鼓睛闊嘴,頂鬣上揚如火焰,勁毛卷如渦雲,前爪勾利,十分威武。這枚符牌屬銀字圓符,主要用于傳遞緊急軍情急務時使用的信物。

大陸古代,四神又稱四象,即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人們所喜愛的吉祥物,有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虎,百獸之長,威猛食人的形象在四神中具有降服鬼怪、消災避禍的能力。奇門遁術中,虎出現的地方就意味着祥瑞、仁善,可庇佑子孫繁盛,世代興隆。展覽中張掖市博物館藏的漢代模印四靈畫像磚,正面印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神獸圖案,整幅畫面仿古銅錢紋樣繪制。欄内四種神靈各異,各有兩個乳釘紋,中廓内飾以四瓣花紋,五個乳釘紋分别點綴于花瓣和中央,背面及四側邊素面無紋飾,飾紋古拙典雅,反映了漢代非常流行對四神的崇拜。

受草原文化影響,虎的造型更具藝術性,形式亦豐富多彩。甘肅省博物館藏的西周虎紋耳形銅钺,整體似半環,鑄猛虎紋,虎背為刃。尾下有短胡兩穿,尾、雙爪上鑄凹槽,虎首下彎,張口含銎,露牙睜目,領内有一圓形穿孔。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戰國金帶鈎,鈎首為長頸龍首狀,頸部為三棱狀,肩部三角形邊框内镂空雕鑄對稱和狼形圖案。鈎身為長方形,邊框内镂空雕刻一組正反相對稱的虎噬大角羊圖案。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藏的戰國晚期的虎形金飾片,虎尖耳上翹,大嘴張開,鬃毛卷曲上翹,尾前卷于背部與鬃毛相連,四足着地做行走狀,栩栩如生地展現了虎行走的動感之态。甘肅省博物館藏的戰國虎噬羊紋金飾片,虎張口露齒,垂首蹲踞,虎口銜羊,前爪按住羊肩部,後爪抓住羊臀部,羊四肢跪地作掙紮狀,活靈活現地展現出猛虎捕食羊的瞬間動态,形象逼真。這些虎文物都是此次展覽中的亮點。

很多文物中,虎的造型多半比較兇猛,因而虎也是威嚴的象征。虎将、虎士、虎威之類的詞語給人威武、謹慎的感覺。

慶陽市博物館藏的西周銅卧虎則淋漓盡緻地展現了老虎的威嚴。虎作卧姿,虎頭略方,兩眼圓睜,豎耳,通體刻出虎斑紋。虎的肩、臀部飾有鳥、獸紋,虎尾下垂,尾端上卷,将虎的形象刻畫得十分逼真。

虎年說虎——甘肅文物中的“虎”

卧虎銅鎮/漢 慶陽市博物館藏(本組圖檔由甘肅省博物館提供)

虎的形象在古代也常被用在文房用品上。慶陽市博物館藏的一組卧虎銅鎮,虎盤卧于圓形底座上,昂首張口,兩目有神,目視前方,長尾從背卷曲置于身前,虎爪鋒利清晰,文物中的虎被刻畫得威猛逼真,栩栩如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将虎視為祥瑞之獸,人們談虎、崇虎、刻虎、畫虎……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中國虎文化。人們用各種吉祥圖案裝點生活。虎在政治生活體系中的威嚴性不言而喻,當它走出政治階級進入民間社會時,則更加多了一份視覺圖案的溫情色彩和表現技法上的浪漫,人們對于自然的崇拜,渴望自然護佑的心理訴求,也使虎成為生活中的吉祥物象之一。

圖文來源 | 甘肅省博物館

編輯排版 | 田彥龍 張雪梅

内容校對 | 代明亮 高海

稽核釋出 | 秦炳峰

備注 | 微遊甘肅内容文章旨在宣傳甘肅文化旅遊,不加原創,歡迎轉載,注明出處。部分文字、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