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讀《鈍感力》,對抗人生挫折,我們準備好了嗎?

文:閑時翻書君

重讀《鈍感力》,對抗人生挫折,我們準備好了嗎?

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渡邊淳一《鈍感力》

毋庸置疑,我們的人生抱負會在社會和生活中遭遇到挫折,不是一次,而是許許多多次。

我記得一個有趣的比喻:為了證明團結的力量大,老師拿出一個筷子,稍用力便折斷了;随後他把幾根筷子放在一起,任憑如何施力,也奈何不了這些筷子。

頓感這種東西,恰似抱團的筷子,兩者共同之處在于:遭受挫折,但不被輕易折斷。折斷的筷子,如人生的灰心喪氣。

重讀《鈍感力》,對抗人生挫折,我們準備好了嗎?

頓感的作用不在于“使感受遲鈍”,而是不讓挫折擊潰内心的信念。

《頓感力》這本書裡舉了年輕的公司職員遭受上司無端指責的例子,兩個人受到相同的“待遇”,其中一個很快将不快的事情忘卻了,而另一個則在自責失職的情緒中痛苦不已。

“頓感”這種才能,就是前者所具備、後者所缺乏之物。

說起來,我是第二次看《鈍感力》了,今後會陸續摘抄一些書中的句子,分享我的閱讀感悟。

重讀《鈍感力》,對抗人生挫折,我們準備好了嗎?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我曾看過一些大部頭的書,初讀時确實讓人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挑戰精神,一遍之後便擱置成擺設,不敢再讀。

反倒是像《頓感力》這薄薄的書,看起來比那些體量巨大的家夥要可愛很多,閑暇時、不經意間又從書架上取出,看來這就是 “小家碧玉”的優勢吧。

時光如梭,往日速讀時的感受已随風而逝了,再讀時的感受都是新的,又可見孔夫子說的“溫故”并不大貼切,至少對于我而言“無故可溫”。

也好,常讀常新。

願你也對我的感悟随筆有所期待,就此相約。相信于挫折無所不在的人生,會有些許好處的。

——

文字中的美,感謝你來閱讀。歡迎點選關注,每日相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