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線上/蒲笑
#妻子拒絕生育男子訴請精神損害賠償被駁回#登上熱搜。

不由得讓人詫異:這是世道,什麼陰間新聞都有。
2022年了,居然還有人覺得女性存在的價值就是生孩子?!
案件中的婚姻,雙方都存在問題。
女方絕育沒有告知男方,但男方得意難平,以妻子沒替他生孩子為由,就提出索賠15萬來解決,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如果是撫養了與自己無血緣關系的女兒,可以選擇主張,在離婚後的财産上占有大部分的分割權。
想必,“索賠”這個字眼在這個新聞裡也不會那麼讓人震驚。
法院最終做出的判決,也代表了幸知對待女性生育權的态度:
生育不是婚姻的必然結果,女性也并非生育工具,女性享有生育的權利,也享受生育的自由。
而評論區衆說紛纭的态度,也向我們揭示了婚姻與生育中人性真實的一面……
01生育與否,是一個家庭需要達成的共識
新聞中的女方自然也是做錯的一方。
不然也不會出現評論兩邊倒的态勢:
明明是男方索賠物化女性,但仍然有很多人為男方說話。
評論區分歧存在的一大原因,是因為他們夫妻雙方并沒有就生孩子這件事達成共識。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女方做出不生孩子的決定,并提前絕育,但沒有事先告知男方,是剝奪了男方的知情權。
一段婚姻中,到底是丁克,抑或是響應國家的三胎政策,夫妻雙方都有着充分自由的選擇餘地。
在婚姻關系中,告知對方自己的大算,也是給予對方選擇的權利。
而不應該以欺瞞的形式抗拒溝通。
夫妻雙方對生育的态度,基于雙方達成的共識。
這段婚姻的破裂,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不是因為沒有生孩子,而是因為沒做到“溝通”。
不夠坦誠相待的婚姻,走到末路隻是時間問題。
有商有量是婚姻溝通的本質,充分考慮對方的需求,以及自己的要求,才好作出決定。
畢竟,法律同樣保障男性的生育權。
在司法實踐中,如果丈夫強烈希望生育,妻子卻不願配合,男方可以另尋伴侶。
如果雙方沒有就是否生育這件事,達成共識,那對生育有渴望的一方可以主張離婚。
02生育從來不是婚姻的意義
有男性讀者曾在背景留言咨詢:
“結婚4年,女兒兩歲,老婆意外懷孕了但卻沒有告知我悄悄去流産了。我認為她流産沒經過我同意,剝奪了我的生育權,我可不可以離婚時對她索賠?”
問及具體情況時才得知:原來是他的妻子考慮到家裡的經濟問題,丈夫打零工沒有固定收入,平時還有酒瘾,才去悄悄流産。
看到這樣的留言,幸知也是覺得無奈。
基于生理構造上來講,女性承擔了生育90%的辛苦,孕期到哺乳期的曆程,不僅會影響女性的職業選擇,有的情況下,還會給女性的身體帶來不可逆的創傷。
但這位丈夫第一時間不是自省妻子流産的原因,而是迫不及待開始追責,把自己的生育權以及賠償挂在嘴邊,簡直可笑。
女人愛不愛一個男人,不能單純以是否樂意為他生孩子來衡量。
但男人愛不愛一個女人,就看他如何看待女性生孩子這件事。
幸知不是很認可:生育是女性做出的犧牲的說法。
生育本身是一種選擇,而女性生育的初衷是因為:愛。
作為丈夫而言,千萬不能忽視生育的出發點。
吳京的妻子謝楠,也曾在節目中談到女性生育這個話題,“孩子是我來生,我又決定權的,而且一定是有更大份額的決定權的”。
女性生孩子都說是從鬼門關走一遭,是辛苦且危險的事情。
謝楠在生育二胎時,因為年齡原因,風險機率比初孕時加大許多,但她仍然選擇當一個“高齡産婦”。
她為家庭做出了付出,但卻沒有讓丈夫吳京作為自己生育上的“局外人”。
謝楠生産的時候,被醫生下了危險通知書,她要求吳京簽字,而不是讓父母代簽。
因為愛,她選擇生育。
同樣因為愛,她要求丈夫直面血腥,直面妻子生育時可能會産生的風險和後果,進而懂得女性的不容易。
生育從來不是婚姻的意義,而是在愛情順其自然來臨時,達成共識後的瓜熟蒂落。
03婚姻好不好,和有沒有孩子無關
有人認為,孩子是婚姻的維穩劑。
是以覺得為了有一段好婚姻,一定要有孩子不可。
這是一個悖論。
一段有孩子的婚姻,确實會減少離婚的沖動,因為離婚成本大大增加,不再是兩個人的事,也意味着有了更多的責任。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想要離婚的女性,會為了孩子,委曲求全,将自己困在婚姻裡。
但,婚姻本不應該隻靠孩子維系。
有孩子的婚姻,出軌的狀況,也不在少數。
是以千萬不要試圖用生育牽住男人,最終陷進去的隻會是你自己。
有一句話很有意思:80後性冷淡、90後不想結婚,00後隻想丁克……
實際上,不隻是00後。據統計,大陸目前就有六十多萬個丁克家庭。
而第一批丁克家庭,年齡也已經不小了,比如我們熟知的主持人康輝。
沒有孩子的婚姻,如今又怎麼樣了?
前段時間,康輝在《你好生活》節目中,給妻子通話,被起哄說:“我愛你。”
不少人感慨: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中年夫妻的愛情甜到昏厥。
康輝和妻子結婚時,就做了丁克的決定:“從結婚第一天起,我和太太就無需溝通地一緻決定:不要孩子,組個丁克家庭。”
二十多年的婚後生活,他們一直都沒要孩子,但卻生活甜蜜。
他會在下班後跟妻子手牽手散步,如同熱戀那般。
他會給妻子寫信,将自己的心事付諸筆墨:《與妻書:萬千榮耀,不如日日晨昏間的瑣細》。
沒有孩子,對他們的婚姻而言,屬實算不得遺憾。
在這裡,我并不是在倡導丁克,丁克!比一般的家庭更加考驗人性,最終有分歧的故事也不在少數。
隻是想證明:與其說孩子是愛情的鎖鍊,不如說婚姻好不好,重要的是經營。
04Yes or No!女性有選擇自由
朋友前段時間被丈夫催二胎。
他們家裡大寶是個女兒,丈夫催生二胎,想要生個兒子,湊一個好字。
朋友被催得不甚其擾,吐槽,“他根本沒考慮我願不願意!”
确實,很多家庭都經常因為生育問題産生糾紛和沖突。
催生口吻的理所當然,讓人對婚姻中的生育權到底在誰手裡這個問題産生質疑。
讓人想要呐喊:婚姻中生育權到底在不在女性手裡?
答案自然毋庸置疑!
不管是選擇丁克,還是當職場媽媽,亦或是生子回歸家庭,都值得被尊重。
關于女性生育的話題,确實有不少好聽的聲音存在:
“生兩個怎麼了?沒見過誰有你那麼倔強”
“哪有女人不生孩子的?”
“生育才是女人存在的意義。”
“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是有缺陷……”
但正是因為有這些聲音存在,幸知才更要強調主張:女性的生育權取決于自己。
我們談的不是你要不要生,我們說的是生育‘選擇權’。
你可以選擇生,也可以選擇不生。
我們不去看是否可以說“yes”,而是要去看我們有沒有說“No!”的權利。
雖然在你抗争的時候,會有很多外界的聲音。
但學會摒棄外界的聲音,是我們需要修習一生的功課。
因為生活,沒人替你過,隻有自己做出的選擇,才不會輕易後悔。
選擇生兒育女的女人很偉大,因為她要經曆鬼門關,更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肩負起當媽的責任。
放棄生育的女人也很勇敢,她要努力抵禦外界聲音的洪水猛獸,浪擊不搖。
不管你做出了什麼選擇,都一定要記住:你可以選擇為愛生子,也可以選擇為自由丁克,這是你的選擇,旁人無資格幹涉。
畢竟,男人又不是長子宮,憑什麼掌握女人的生育權?
你說,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