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拉面生活"見證了黃河岸60年的風雨變化

作者:每日

新華社西甯8月28日(張曉陽)10.m,青海省華龍回族自治縣,人滿為患的街道上飄出了牛肉拉面的香味。湯、韭菜、揉面、土生土長的華龍面店老闆王志林,重複這些動作。"今年是華龍縣建國60周年,會有很多來賓。"王志林說。

"在20世紀80年代,人少,生活環境惡劣,隻有代代相傳的拉面工藝才能讓我瞥見外面的世界。"王志林說。16歲時,他和許多在貧困線上掙紮的村民,來自"中國拉面之鄉"華龍,經過十年的艱苦勞動來到華南廣州,然後帶着妻子和孩子回家。

"當我想到一個家庭的眼睛巴巴數着收成是否能吃到一天結束的時候,我打算再累一次,再也不回來了,但回來發現家裡的土地上種滿了果樹、蔬菜,黃河下滿是規模繁雜的冷水魚, 決定在家鄉做'老祖傳'。"王志林說。

王志林的店鋪人滿為患,在不遠處的另一家牛肉拉面店裡,17歲的葉小燕也在大汗淋漓地迎接客人。早年在上海開父親面館的葉小燕,是正宗的"拉面二代"。

"我不想像爸爸那樣努力工作,幾年後我會開一家更大的餐廳,找個丈夫一起工作。葉曉燕告訴記者,她16歲就已經結婚了,但包辦婚姻并不幸福,是以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離婚。這個決定,無異于傳統回族家庭的"地震",但她并不在乎:"都是在世代,有勇氣拒絕不幸,才有資格獲得幸福。"

自1980年代以來,政府一直鼓勵拉面"走出去",甚至為勞工發放"護照",讓他們在拉面上工作。"人們通過拉面了解外面的世界,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同時變得老式。"華龍縣副縣長馬千裡說。

馬海林是華龍南拉面軍的一員。"十幾年的甜苦味,忙碌的時候順着胳膊往下,畢竟在别人的土地上,沒有歸屬感。馬赫林激動地說。如今,馬海林和兩個弟弟在黃河岸邊養殖冷水籠。記者看到,在這黃河唯一清澈的海水中,遊動着數十萬尾高端鲑魚、白鲑魚。

"每年賺300多萬人不是問題,有人說我是'拉面經濟更新',想想看。馬赫林笑着說。

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資料顯示,在華龍縣成立60周年之際,國内外有近10萬人從事牛肉拉面業務,到目前為止,已有40多個拉面品牌在省外和國外注冊。"拉面經濟"收入占青海農民勞動力出口的一半,為當地減少了近10萬貧困人口,青海迎來了當年社會"臉匠"回國創業高潮。

13歲的"拉面第二代"馬志清決心上大學,畢業後成為父親的拉面經紀人,并在北京開了一家拉面店,46歲的韓懶子告訴記者,每當一天忙碌結束時,一碗濃郁的面條湯,一湯匙紅油濺得熱乎乎的,仿佛要把自己帶回黃河岸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