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門蓬江非遺梁家拳,技傳僑鄉遠播海外

一門拳術緣系兩廣,紮根五邑門徒衆多。2019年,由兩廣國術大師梁天柱創立的梁家拳入列江門市蓬江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傳承人朱耀雄也于2020年被認定為蓬江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近年來,朱耀雄擔當傳承發揚梁家拳重任,五邑地區的梁家拳愛好者有數千人,不少華僑更将該拳術在海外傳播,讓梁家拳“牆内開花牆外香”。

江門蓬江非遺梁家拳,技傳僑鄉遠播海外

江門梁家拳弟子及愛好者參加國術文藝晚會演出

硬朗氣功名動兩廣

“在台山,習武之人談起梁天柱時,都習慣尊敬地叫他一聲梁公。”朱耀雄說起梁家拳宗師梁天柱的故事時,言語之間會帶着幾分自豪。

朱耀雄提供的資料顯示,梁天柱原名梁天桂,祖籍廣東羅定素龍潭井鄉,出生于廣西岑溪水汶區棠秀村,其傳奇的故事和神奇的武功在兩廣民間一直傳頌着。梁天柱7歲起跟随各路名師練習多種南方拳術,年少成名。其後他綜合了洪、劉、蔡、李、莫、佛等各家拳術精華,對其攻防技法進行提煉,最終創立了梁家拳。

江門蓬江非遺梁家拳,技傳僑鄉遠播海外

梁天柱練功舊照

梁天柱的硬氣功了得,運氣後可全身任人錘打,故有“兩廣鐵人”之稱。相傳他在50歲前後,受廣西高官的資助,代表廣東及廣西參加在南京舉行的國術比賽,在群雄競争中名聲大噪,并因緣際會得名“天柱”,此後他便将原名梁天桂改名為梁天柱。

年屆五旬後,梁天柱周遊兩廣授徒、行醫,不少人争相拜入其門下。其中在1930年代末,梁天柱到江門台山北流鄉開設武館,教出徒弟衆多。由此便在江門五邑“種下”梁家拳的“種子”。1949年後,梁天柱還曾在台山水步鎮開設明德堂醫務所。因為有着一副俠義心腸,遇到貧弱時,梁天柱常常免去他們的醫藥費,是以備受鄉鄰尊重和愛戴,他的威名也在五邑地區無人不知,無人不贊歎。

傳藝台山遠播海外

為何梁天柱會如此“鐘情”台山?朱耀雄解釋,從19世紀開始,台山不少鄉親出洋打拼。離鄉别井孤身一人,難免受到外人欺負;同時,海外華僑寄回的财富也讓周年盜匪觊觎,盜搶時有發生。為了學會一身本領保護自己,當地人以華僑資助為主紛紛聘請武林高手授拳并保護生命、财産安全。一時間台山各路英雄彙聚、開啟了不少國術門派在江門五邑的源流,是以台山又被稱為“國術之鄉”。

朱耀雄說,這些前來台山教徒的師傅大多以南派國術高手為主,其中,梁天柱的梁家拳國術因“好看又實用”而備受推崇,因而門徒衆多。“因為‘僑’的力量,很多國術流派能在這裡彙聚,又能向外發揚。”此後,不少華僑、華人将梁家拳帶到海外。如其中一名弟子、台山大江人陳榮恩就前往加拿大傳藝,并擔任加拿大傳統國術協會名譽會長,也成為一代宗師。以陳榮恩、雷仁生、張烔超為代表的傳承者将拳術帶到了世界各地,紮根發芽,打響了中國傳統國術的名号。如今,在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地,都有大批的梁家拳功夫愛好者和練習者。

而與廣東毗鄰的港澳等地,梁家拳也是修煉者衆。1978年,成龍憑借電影《蛇形刁手》一舉成名,其中“蛇形刁手”招式的來源據傳正是香港梁氏傳人演練的梁家拳。

借力打力“以小搏大”

同樣是台山人的朱耀雄,少年時也是喜愛拳術、習練各門功夫。1989年,仍是大學生的他拜師年逾七旬的陳榮恩,利用假期學習梁家拳。後來,朱耀雄在陳榮恩的幫助下,到廣西岑溪市梁家拳總會拜梁天柱長孫梁大陸為師,成為梁家拳第四代嫡傳弟子。2004年,擔當傳承發揚梁家拳重任,朱耀雄成立中國梁家拳江門武館,正式對外開班授課。至今,他的武館在江門已經有多個分點。

說起為何最終專注于梁家拳,朱耀雄解釋:“梁家拳推崇‘學武先修身’,‘五法’對應‘五行’,它‘陰陽順,吞吐浮沉’的精神内涵,與自己追求的哲學思想不謀而合。”

江門蓬江非遺梁家拳,技傳僑鄉遠播海外

朱耀雄在武館外教授梁家拳

朱耀雄介紹,梁家拳主要套路有内家拳、金铮拳、羅漢出洞、三十六點拳、鳳鸾拳、三奇星拳、達摩拳、小八仙、夜虎出林、鷹爪拳、虎爪梅花拳、伏虎、鐵線連環拳等;器械套路有大象棍、五郎八卦棍、吊哈棍、攔門寨刀,抗龍刀、梅花槍、佛家太子劍、雙锏、軟鞭等;對練套路有羅漢對拆、單刀對槍、四人對拆等。“梁家拳講究心、眼、身、手、步五法,善用連、跟、變、招、攻等以柔克剛、借力打力的招式。故别看我個子不高,身形也不壯,但與身高超過1.80米、體重160多斤的人較量時,也毫不費力。”

穩健實用收徒甚衆

據悉,除了台山外,江門蓬江也曾有梁家拳第二、三代弟子前來授徒,因而梁家拳發展至今在江門已有深厚的根基。目前,五邑地區的梁家拳愛好者有數千人。朱耀雄表示,和其他拳種一樣,随着國内習武之風日漸式微,梁家拳在國内的傳承也面臨困境,好在梁家拳實用性強,主張穩紮穩打,少有高難動作,是以在進行推廣和招收徒弟時阻力相對較小。

江門蓬江非遺梁家拳,技傳僑鄉遠播海外

校園内學生練習梁家拳

2019年,梁家拳入列江門市蓬江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文化部門在評價其價值時認為,梁家拳剛中有柔,以柔制剛、借力打力。學習梁家拳時,十分注重武德武禮,要求先學德後練拳。對青少面的道德、身體都有良好的影響,對于全民健身運動也起到促進作用。長期習練能強健體格、磨煉意志,陶怡性情。是傳統南拳中獨樹一幟的功夫。

近年來,江門開展“僑鄉國術進校園”,梁家拳走進江門市蓬江區崇文學校,一百多位學生學習和展示梁家拳的風采魅力。此外,江門市區的梧崗幼稚園、江門市二輕幼稚園等學校也将梁家拳納入學習内容,由專業的師傅進校授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