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時代,作詩和學詩有什麼用?有這4個作用

前言

古人作詩,是因為科舉時代考詩賦創作。即使選拔人才不考詩賦的時代,詩是文化人互相交流的重要工具,詩經甚至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外交辭令。

經常看到有人說,在這個時代,作詩、學詩還有什麼用呢?

昨天看到楊香池的《偷閑廬詩話》,其中一段話說到詩的作用,無論什麼時代也不會過時。老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詩能引起孝思者

詩能引起孝思者。晉王裒每讀《毛詩》,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辄為流涕,門人為廢《蓼莪》之篇。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出自詩經《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後略。

這首詩是悼念父母的祭歌(《毛詩序》認為這首詩:“刺幽王也“)。

王裒 (wáng póu)(?-311年)是西晉人,其父親王儀司馬昭所殺,是以他每讀《毛詩》時,深有所感,辄為流涕。

後人為了紀念王裒至孝,将其墓地以北的山丘命名為"慈母山",山下的河流稱為"孝水河",其陵墓所在之地為"慈埠",既今山東省安丘市慈埠鎮。

這個時代,作詩和學詩有什麼用?有這4個作用

二、詩能感悟少義無恩者

詩能感悟少義無恩者。魏文帝嘗令其弟植七步中作詩,如不成,行大法。植應便聲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豆以為汁。萁在釜底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文帝乃不加之以罪。

曹植作七步詩和死牛詩,感動了曹丕,躲過了迫害。是以楊香池說“詩能感悟少義無恩者”。

唐朝詩人李涉途中遇到強盜,對方知道他是著名的詩人以後說”但希一篇,金帛非貴也 “,隻要您給我寫首詩,我就不打劫你了。李涉作完這首詩後,強盜深受感動,後來金盆洗手隐居羅浮山。

唐朝範摅《雲溪友議》中說,多年以後,這個改邪歸正的強盜還記得這首詩:

追惋今昔,因乃潸然。或持觞而酹,反袂而歌雲:「春雨蕭蕭江上村,五陵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

唐朝鄭處誨《明皇雜錄》記載,唐朝宰相張九齡,因為總是直言進谏,與唐玄宗漸漸有了隔閡,奸相李林甫趁機屢進讒言,張九齡不僅相位難保,連身家性命都感受到了威脅。于是張九齡作《歸燕詩》象李林甫表态:

海燕雖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隻見玉堂開。

繡戶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渺小的燕子,偶爾有機會來到了玉堂之上。我沒有與他人争名奪利的想法,鷹隼呀,不要猜忌我好不好。

"林甫覽之,知其必退,恚怒稍解。《明皇雜錄》

張九齡罷相以後,得以善終,這首詩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這個時代,作詩和學詩有什麼用?有這4個作用

三、詩能儲存古物者

詩能儲存古物者。某顯宦大興土木,将伐一古樹為梁。有士人題詩于樹雲:

“亦知此去棟梁材,無複蒼陰覆綠苔。隻恐月明秋夜冷,悮他千歲鶴歸來。”

顯者見之,遂不伐樹。

詩能保護古物,這個例子就太多了。

杜牧的《清明》這首詩,火了杏花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前一段時間出差池州,發現那裡竟然有兩個杏花村景區,而在山西汾陽也有杏花村。麗芬可見杏花村具體在什麼位置,其實作代人已經搞不清楚了。但是現代人還是因為杜牧的這首詩重建杏花村。

著名的景點黃鶴樓、郁孤台、謝朓樓、滕王閣、鹳雀樓、嶽陽樓等等,在曆史上,經曆了多次損毀與重建。

因為詩文的傳誦,這些景點名聲太大,總會引來無數遊人前來瞻仰。

能夠幸存下來的就加強保護,沒有幸存下來的,就重建一個加強保護。

這個時代,作詩和學詩有什麼用?有這4個作用

四、詩能化氣息争者

詩能化氣息争者。鄭闆橋官濰縣時,其弟與人争牆,寄信與闆橋,欲借勢壓人。闆橋答以詩雲:“

千裡家書為一牆,一牆相讓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其弟得詩,乃不與人争論。

說到這個故事,恐怕不少人會想到前一段時間的一個慘劇。福建莆田歐春九因為修房子的糾紛,導緻2死3傷的重大事件。

三尺巷的故事流傳甚廣,這裡說的主人公是鄭闆橋,也有人說是代開國狀元傅以漸,或者康熙朝代的大學士張英。

無論是誰的故事,其教育意義是一樣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裡之間盡量保證和睦。

這個故事有一個特點需要注意,就是勸導強者退讓弱者。而不是鼓勵弱者退讓強者。

這個時代,作詩和學詩有什麼用?有這4個作用

結束語

詩具有教化意義,雖然時代變遷,但是有一些道理并不會因為時代改變而改變。

出了上面這4個作用,您覺得還有什麼用處呢?

@老街味道

即使李白杜甫孟浩然,他們的這些名作,也會被人挑出毛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