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民快評|以展觀史,以史為鑒

1月25日,“日月光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在奉賢博物館開展。作為第一批參觀觀衆,我被展品的奢華程度震撼到了,都說明朝藩王有錢,親眼所見後才發現居然會這麼有錢。觀衆們大多對展品的巧奪天工贊歎不已,而對明史頗有興趣的我關注點卻不太一樣,國祚276年的明王朝為何會遭遇“突然死亡”,從這場展覽中就可知一二。

新民快評|以展觀史,以史為鑒

圖說:“日月光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在奉賢博物館開展。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本次展覽精選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136件(套),絕大多數為明代江西甯王系、益王系及其家族成員墓葬出土,是當時的藩王妃所佩戴和擁有。藩王制是明代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宗室制度,開國皇帝朱元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讓宗室子弟鎮守一方拱衛京師,在設立之初也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湧現出以明成祖朱棣為代表的一批猛人,但随着邊境戰事漸熄,多如牛毛的藩王就成為了依附在明朝經濟血脈上的寄生蟲,對國家财政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這次的展品件件精美絕倫,就以其中一件為例,在一隻金钗上,居然雕有一座立體的亭台樓閣。隻見這座空中樓台仙氣缭繞,雕梁玉柱、琉璃飛瓦甚至是其中正在交頭接耳的神仙,每一個細節都極為逼真,在方寸之間用純金打造出一個夢幻世界。其技藝之巧、造型之美、價值之高,堪稱中國古代金器首飾界的天花闆。

但這件展品的主人,僅僅是二代益王朱厚烨的繼妃萬氏,要知道如此奢華的陪葬品連明定陵皇後墓中也未曾發現。由此可見,朱元璋原本指望子子孫孫守邊衛國的想法落了空,多數藩王隻知窮奢極欲,對民間疾苦國家安危一概不問。其中最出名的要數明末的福王和蜀王了,眼看就要被農民軍破城,這兩位富可敵國的王爺一毛不拔,死活不願散些家财籌措軍資,最終雙雙城破身死。

明王朝的覆滅,藩王制的崩壞隻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以史為鑒,依然能從其中找到經驗教訓。金銀寶器,錦衣玉食,不過是過眼煙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即便富貴如斯,也隻是化為一抔黃土。而家族昌盛綿延,是建立在國家強盛、社會穩定的基礎上,對物質享受的追求不能過頭,若是被欲望所支配,成為了曆史進步的絆腳石,最終也會被時代所抛棄,就算滔天的富貴也就如那金钗上的空中樓閣,隻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罷了。

李一能/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