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作者 | 楓子

來源 | 女兒派(ID:nverpai)

最近看了奧運冠軍王楠訓練女兒笑笑的視訊。

訓練時,笑笑不小心被球打到嘴巴,痛得淚水在眼框打轉,王楠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不到5歲的小女孩,才高出球桌一個頭,每天卻要接受像運動員一樣高強度的訓練。

旁人紛紛表示心疼,但王楠卻始終嚴格要求女兒。

每次訓練的時候,動作要是不達标,她就不斷給女兒加球,直到合格為止。

還有一次女兒打球輸了,哭的很厲害,她卻一臉嚴肅:

“你先把眼淚擦幹,輸球不能哭,輸赢都很正常,先要學會面對輸球,才能更好地赢。”

看女兒那麼辛苦,老公也忍不住問王楠:“你已經都經曆了,為什麼還要讓姑娘吃這些苦?”

可王楠深知,相比于心疼,女兒的未來更重要:

“第一,她是女孩,她以後無論做什麼都隻能依靠她自己;

第二,通過體育,可以讓她以後更皮實,有個強大的内心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是啊,很多父母以為養育女孩,培養她上個好學校,找個穩定的工作,将來嫁個好老公就行了,何必這麼辛苦呢?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曾指出這樣一個現狀:

女孩的生存空間正在變得更加複雜和危機重重,她們的現在和将來注定比我們的更豐富也更艱難。

在如今光怪陸離的社會,女孩要面對的考驗、要承受的困苦遠比我們想象的多得多。

現在不舍得讓她們吃小苦,長大後必定要吃大苦。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01

沒有一個優秀的女孩

是在父母的放養中長大的

或許有人會問:“當下鍛煉女孩吃苦還有意義嗎?”

有句話說得好:吃盡千般苦,磨練一顆心。

讓女孩吃苦的真正目的,是鍛煉她們吃苦的習慣,培養她們堅持不懈的毅力,和遇到困難迎難而上的品質。

既然無法守護她們一輩子,唯有讓她們獨自錘煉,在跌撞中長出堅毅的铠甲,變得内心強大。

一位博士生在接受專訪時,訴說起自己的“不幸”:媽媽為了逼自己彈琴打壞了四把尺子。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每天晚上,媽媽總是一遍又一遍把她壓在鋼琴前,彈完規定的曲目才能睡覺。

沒有時間玩耍的她,每次轉頭望向窗外的夥伴們在一起拍洋畫、砍沙包、跳皮筋,總是一臉羨慕。

可是,媽媽沒有是以心軟,反而更加嚴苛:

“既然決定學,就要堅持下去。”

隻要她不認真練琴、偷懶,媽媽就會拿着長長的戒尺打在鋼琴上,吓得她邊哭邊彈。

在媽媽的高壓下,她最終考到鋼琴十級,長大後也順利考上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想起那段“沒有快樂”的童年,她無比感激:

“是媽媽培養了我對枯燥的重複性工作的忍耐力,讓我遇到困難的事情,退回根本,反複重複,直到解決它。”

曾經她有多讨厭媽媽的嚴苛,如今就有多感恩。

現在的她,之是以能抵住艱難、赢得好人生,都源自于被母親打斷的四把尺子,和在她對世界沒有足夠判斷能力時的逼迫。

聽過一段關于面試的對話,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面試者有才藝特長真的那麼重要嗎?會彈鋼琴的人當中能有幾個朗朗?”

“我們看重的不是他技藝多精湛,而是習得技藝背後的那份毅力。”

鍛煉女孩吃苦,也正是這個道理。

“逼”她們成長,為的不是一個完美的結果,而是堅持過程中收獲到的強于常人的毅力和戰勝自我的勇氣。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說:“想要孩子成為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先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不再有跳不出的困境。”

吃過苦、碰過壁的女孩,才能在不幸來臨時抵住狂風暴雨,跳出人生困難。

在有朝一日,化成豐富的人生閱曆,變為切實有用的智慧,受益一生。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02

兒時的嬌慣

是女孩成長最大的“陷阱”

詹青雲曾舉過一個例子:有一種孩子,生下來就患有先天性痛覺缺失,他們感覺不到痛苦,可他們并沒有是以成長得很好。

相反,他們非常脆弱,絕大多數活不過成年,因為他們感覺不到痛,無法協調身體學會規避風險。

從小被養在蜜罐裡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人為地替孩子規避掉生活的苦難,他沒有吃過苦,感受過痛,在未來的挫折面前,反而不堪一擊。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想起作家劉繼榮的故事,女兒三年級那會,僅僅因為老師把她從第一排調到第四排,就難過不已。

老師一天沒喊她回答問題,女兒就把嗓子哭啞了。班上同學給她起外号,女兒就哭鬧着要轉學。

這些再正常不過的經曆,在女兒眼裡竟是天崩地裂的傷害,最後女兒成績呈直線下滑,性格也自卑了。

劉繼榮無比自責,因為女兒現在爬不出的坑,都是她埋下的。

女兒3歲時,她把女兒送進舅媽工作的幼稚園班上,讓女兒一直享受特殊待遇。

上國小時,班主任是奶奶的學生,她和奶奶親自登門拜訪,女兒繼續享受特别關照,當了班長,評了三好學生,進了第一批少先隊員。

是以換了班主任後,女兒根本無法适應。

從小順風順水慣了的女孩,在生活的打擊和困難面前,往往不堪一擊。

兒時的嬌慣,最後也會成為女孩成長的毒瘤,毒害她一生。

一位網友也說:“長大後才知道,所謂嬌養就是一道陷阱,最後都要加倍償還回去。”

小時候她不愛學習,父母就任她在幼稚園玩了三年,結果國小時,她的成績一路墊底。

後來父母想讓她學琵琶考藝校,可沒學多久,她就喊苦鬧着不肯學,父母心疼她隻好作罷。

國中那會,媽媽擔心她在學校住不慣,特意辭職在學校附近租房照顧她。

讀大專後,她因為生活不能自理經常被嘲笑,加上大專升大學考試失敗,她一度自暴自棄,最後患上抑郁症,多次自殺未果。

《養育女孩》一書中有一句話:“在養育的路上,讓女兒擁有抵禦風險的能力,是父母要掌握的必修課。”

人生路上,女兒該吃的苦一點都少不了,該經曆的難挨個都得經曆。

如果不想耽誤女兒一生,就别對女兒太好,别替女兒做太多。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03

有遠見的父母

身上都有這三把“刀”

每一朵花開,都要經曆風雨,每一次化繭成蝶,都要經曆磨難。

蜜罐裡的孩子長不大,适當加點“鹽”,讓孩子吃點苦,他們才能茁壯成長。

教育,就是在适當的時候,讓女兒去承擔生活的壓力,經受命運的打擊,在殘酷的世界裡學會保護自己。

有遠見的父母,身上都有這三把“刀”。

第一把刀:砍掉依賴,培養獨立

父母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必須先讓孩子生理上獨立起來,之後才能走向心理獨立。

看過一個短片:

女兒想切鳳梨吃,卻不知怎麼切,媽媽沒有直接幫她,而是拿起另一個鳳梨切給女兒看。照着媽媽的方法,女兒成功将鳳梨切開。

女兒的鳳梨冰棒賣不出去,跑去跟媽媽求助,媽媽沒有陪她去賣,也沒有教她怎麼賣,而是讓女兒自己去菜市場看别人怎麼賣。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最後,小女孩跑到市場一番仔細觀察後,成功将冰棍賣出。

困難來襲,在背後“推”女兒一把,讓她自己去經曆,去嘗試。

長大後,她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才不會被意外和挫折擊潰,才不會在困難面前變得手足無措,才能有能力去觸摸幸福,把生活過好。

第二把刀:砍掉任性,建立規矩

“華人管理教育第一人”餘世維,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自己女兒吃飯的事。

女兒是個卡通片迷,每次叫她吃飯,都不見動靜。

他便設了個“圈套”,叫妻子提前收走零食,不給女兒留飯菜。

女兒半夜餓得受不了,哭着央求媽媽給她做吃的,他讓妻子忍住,硬是讓女兒幹熬到天亮。

後來,隻要一到飯點,女兒就自己乖乖地坐在飯桌前。

規矩,是孩子未來立足于社會的根本。

隻有從小習慣規矩的存在,才能褪去一身的“公主病”,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局限,明是非、知進退,成為一個三觀正、教養好的女孩。

第三把刀:砍掉懶惰,磨練毅力

《少年說》中,有個女孩一上台就吐槽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

假期的時候,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爸爸卻為她制定了軍事化訓練,每天5點半時起床,運動、做家務,還有一系列學習計劃,打分計劃。

可吐槽歸吐槽,新的一學期裡,面對高密度的學習,同學都喊苦受累,她卻完成了優質蛻變,不僅自控力增強,性格也變堅毅了。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原來,看似簡單的軍訓,卻是爸爸的良苦用心。

平日裡,父母也可以督促孩子堅持一個興趣,養成一個打卡的習慣,或是多參加體育運動,這些都有助于磨煉女孩的性格。

一個女孩,隻有面對生活不屈不撓,她才有能力去拼搏未來。

培養女孩堅毅頑強的性格,就是父母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04

海藍博士說:“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着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是啊,沒有一個優秀的女孩,是在溫室裡長大的。

一個沒有規矩與界限的孩子,不會15歲時突然明白生活的底線;

一個不知苦滋味的孩子,不會在20歲時突然變得百折不撓;

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不會在25歲時突然扛起人生的風雨;

女孩的成長是一次求索之旅,隻有在途中積累智慧,才能成長為大人。

我們要做的,不是為女兒繞過屏障,遠離險阻。

而是要狠下心,讓她們去奔跑,去鍛煉,去成長,去蛻變,去創造自己的開挂人生。

唯有如此,她們未來的路,才會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關注老薛全腦早教視訊号

本文來源于女兒派(ID: nverpai),關于養育女兒的幹貨,這裡都有;關于養育女兒的苦甜,這裡都懂;願她們一生純良,一生知禮,一世得體。

奧運冠軍王楠訓練5歲女兒鏡頭曝光:為什麼我媽媽那麼狠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