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口袋裡有錢,心裡有夢想,枕頭上有我。愛情終結的困惑在于,戀愛中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唯一能給對方幸福的人,但結果往往不是。愛情,往往模糊了付出和收獲的界限,有的人因為源源不斷的付出和收獲的幸福,有的人把幸福當成自己的禮物。這就是我對《艾米日記》愛情概念的了解,一部影片長度隻有1小時10分鐘的網絡電影,隻有通過記錄愛情中的人生瑣事,居然在輕盈和幽默中才會把"愛與迷茫"的主題表達得如此透徹而尖銳,難怪連戛納都展翅高露心扉歡迎, 真的讓電影那些聳人聽聞的片段在電影裡流汗。

自錄電影,親近真情的愛情
自錄在國内是新事物,但這種拍攝方式在國外科幻恐怖片中也随處可見,給戛納等各大電影節留下深刻印象的絕對不是某種拍攝方式,而是電影的理念,但或許這種第一人稱視角的自錄拍攝,可以更完美地完成那種非常感性的表達。但我認為這種表達還有另一個成功之處,那就是書子導演獨特的女性視角,隻有女性,才能熱衷于捕捉愛情中那麼多瑣碎而微小的資訊,而這些資訊不斷地散布、重複,直到沖突,直到愛情的結束,一切似乎都那麼合乎邏輯。而這些資訊,正是我們愛情結束的那一刻,一幕浮現在腦海中的回憶中。
愛情是甜蜜的,但它不是很好
舒子導演說:"其實大多數人的愛情不是香槟、酒、派對,而我想做的就是講述這樣一個地面的故事,發生在你我愛情上。"的确,我們記憶中的愛情是一次親密的邂逅,一次劇烈的碰撞,一次突然的到來,突然失去甜蜜,是令人心碎和強烈的創傷。愛情永遠在心中,害羞、甜蜜、多愁善感地徘徊,那種動人、生死攸關的影視劇愛情,我們正常人沒有福氣。愛的美在於莫名其妙地忽視自己的情緒,在於超越感官的溫暖體驗,這種經驗可以猛烈地來臨,但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為有,就有可能失去。但很多時候,婚姻和責任綁架愛情,而在大多數文學作品中,愛情美化到某種狀态是不能被亵渎的,不能消失就不能被背叛,這,是不真實的。
艾米的現實世界依然是我們期待的幻想
《艾米日記》記錄了90後青年的愛情故事,書子導演也吹噓要記錄最真實的愛情故事,但這個真相卻讓我們感到有些過時,隐約感到有些心痛。在現實生活中,背負着太多的我們,有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有責任,也有對自己生活沖突的期望,一方面,我們期待去詩歌和遠方,但另一方面,當下又急切,以至于我們很難用最現實的态度和感受去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 以及感覺。在這方面,年輕的艾米糧是幸運的,他們的現實已經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無法企及的虛幻,在這樣的電影中好,讓我們簡要地回到這個期望,那就足夠了,真的是一部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