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聯發科時刻”這個詞,來自《遠川科技評論》的陳帥老師在“新能源車的聯發科時刻”一文。撰寫本文時,我想借用一次。

因為我實在找不到一個詞,比“聯發科時刻”更能描述汽車行業當下的變革了。

“聯發科時刻”可以了解為市場上已有領先玩家建構的閉環生态,新的玩家想要破局,依靠的是共建一個開放的生态,降低門檻和成本,以量取勝提升市場活力。

例如抗衡蘋果,由安卓系統+高通晶片撐起的智能手機市場。

在頭部新能源汽車一陣厮殺之後,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也正在上演。如果把造智能電動車這件事拆解下來,大緻可以分為生産智能電動車車體+研發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營銷和使用者營運。

即讓車能跑起來,讓車能自己跑起來,讓車能觸達使用者。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當下或許才是造車最好的時代,特斯拉經曆的一窮二白,蔚來經受過的質疑,在今天都已不存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公司,都在緻力于“讓天下沒有難造的汽車”。

為了“讓天下沒有難造的汽車”,最先被解決的需求是“讓車能自己跑起來”,目前市面上有約20家企業,可以提供整包的點到點輔助駕駛能力。

有科技公司,如華為ADS、百度Apollo ANP 、毫末智行、Momenta、商湯絕影、智駕科技、地平線、紐邁科技,還有傳統的Tier1如博世、安波福、采埃孚等。

智能駕駛的軟體開發能力,早已不是什麼造車的攔路虎。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而解決讓車能跑起來的需求,此前有麥格納做的純電平台,而2021年國内則出現了悠跑科技、PIX Moving這樣的“滑闆底盤”科技公司,通過将電驅動、電池、轉型、制動、懸架等內建為“下車體”,進一步實作造車自由。

解決“讓車能自己跑起來”的企業,成了車企的座上賓,車企最多是表态“要把靈魂握在自己手裡”。而滑闆底盤要解決的阻力就大多了,華為和百度打我,我服,教我造車?你算哪兒冒出來的小餅幹?

這就像是,你坐計程車,教司機如何使用手機APP,司機會感謝你。但是你坐計程車,教司機開車.......司機不得反手給你一個高壓鍋。

那滑闆底盤到底是什麼?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滑闆底盤是技術趨勢下的順勢而為

在這裡并不想去搬滑闆底盤的發展史,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集合當下生産力,比對當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需求的的事物,悠跑的産品長這樣,

悠跑管它叫“UP超級底盤”,上方空間可以靈活搭載,靈活布置,可以是SUV、可以使轎車、可以是mini bus,也可以是企業在符合法規和實體學的基礎上,自己定制的任意形态空間。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UP超級底盤的核心技能是“內建”,難點則是如何将三電、懸架、轉向、制動這些底盤大件,內建在有限的空間内。大家可以對比一張普通純電底盤和UP超級底盤之間的差異。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如果是汽車從業者,可以試想一個場景,一個項目管理經理,告訴底盤的工程師,你要把底盤壓扁,和上車體分體開發,但又得是一體式車身......(我光打出這行字就覺得喪心病狂)

我相信,這個項目管理經理要麼是被投訴到離職,要麼是被底盤內建部門的人,見一次打一次,打到離職。反正汽車圈是容不下他了。

UP超級底盤就是滿足那位項目管理經理“無理需求”的産品方案。這樣做的優勢在于給座艙留下了更靈活的布置空間,難度則在于如何“壓扁”,已經如何分體式開發,又得是一體式車身。

如何壓扁?實際上是技術發展下的順勢而為,具體來自電機的小型化、電池CTC、線控轉向、線控底盤。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懸架這塊,雙叉臂天然解決問題,超跑就是靠它降低車身姿态,法拉利和蘭博基尼大家家裡都有的吧?蹲下看看就行,不費事,這裡就不過多解釋了。

先說電機小型化,因為電機的頭是最難按下去的。電機發展的趨勢就是提升能量體積比密度,智己L7和現代的E-GMP平台用的電機,都已經能用小體積電機輸出高功率,主要方案是通過更精密的油冷散熱,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提高電機轉速,實作高功率。

UP超級底盤的展示上目前用的是電機來自比亞迪,但我猜測這隻是一個Demo而已,并不代表傳遞産品時的最終形态,想要做到性能的極緻,這肯定不夠。

此外還有電池CTC,不是新鮮技術,更不是當下就能用的技術。UP超級底盤官方資訊是內建熱管理系統的電芯底盤一體化設計。這一塊我隻看過PPT,沒有看過底盤的橫截圖不敢發表評論。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通過圖檔而言,CTC是6個大模組設計,中間是有兩條橫梁提供側向支撐的。BMS也是采用類似特斯拉的N通閥熱泵熱管理,整合了電機電池的熱源。

線控轉型和線控刹車技術來自博世,博世也是悠跑的投資方之一。但有一點存疑的是,悠跑是否有保留機械轉向和刹車,如果有的話,就談不上線控底盤讓底盤布置更靈活的說法,因為我的了解裡不是如增程式一樣多了一套系統麼?

如果沒有保留機械轉向和刹車,那就談不上為高階輔助駕駛提供備援方案,現階段提線控備援,是因為有機械液壓傳導部分,如果拿掉了,就還是隻剩線控一個傳導路徑了。備援上位擠走了正宮,那就談不上備援了呀。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此外,UP超級底盤還做了線控的布置,在VIU區域做了硬體接口标準化,靈活承接車身上不同傳感器的信号接入。關于電子電氣架構,目前UP還沒有對外釋放詳細資訊。

關于如何實作上車體分體開發,但又得是一體式車身,這一塊悠跑目前的口徑是:“UP 超級底盤與上車體是剛性連接配接,具體工藝細節不便透露,但悠跑已為該連接配接方案申請了 46 項專利。

通過專業專利查詢網站智慧芽查詢,目前以悠跑科技為法人主體,在國内沒有任何專利。但UPOWER INT HLDG(不确定是否為悠跑科技海外主體)主體在海外有15個專利,但其中最新的一條也是2006年申請的,均已權利終止。

期待後續悠跑能放出更多關于連接配接專利的資訊。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滑闆底盤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悠跑科技創始人李鵬認為,未來的汽車品牌應該首先是一家使用者企業,營運和營銷也是車企的核心競争力。是以悠跑想做的是造車的繁瑣事,讓車企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服務使用者,了解需求,建立管道這種正經事上。

悠跑不光釋出了“UP超級底盤”,還釋出了“UPSPACE超級艙體”,更關鍵的是,悠跑還會和擁有資質和産能的車企合作,為汽車品牌造車提供底盤和上車體的代工服務。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簡單了解就是,to B 的事悠跑全包了,to C 的事留給車企。這種關系就如同軟體開發裡産品經理和開發團隊的分工,車企負責做産品經理,建立管道了解使用者需求,定義産品形态,悠跑負責實作它。

這樣做的優勢是什麼呢?

李鵬舉了個估值模型的例子,重資産的企業,盈利模式是靠生産再賣出去一個硬體産品,利潤率普遍不夠高,估值也不會和資産規模差太遠。例如現在的奔馳寶馬,賺錢靠賣車,想多賺就得多生産多賣。

輕資産模型的企業,例如網際網路公司,收益是多數是靠硬體傳遞之後(甚至沒有硬體),整個生命周期内提供軟體付費服務來盈利,後續想要增加收益,不需要增加硬體成本,理論毛利是100%的。輕資産模式的企業,例如網際網路企業,估值普遍很高,利潤率也很高。

從這個邏輯上來看,悠跑就如同一個雷鋒,跑過來告訴所有車企,資産我來背着,重資産的活兒我攬了,你們好好搞産品搞營運搞管道,做輕資産。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雖然是學雷鋒做好人好事,但車企未必領情,因為這意味着徹底颠覆了百年汽車行業的盈利模式。通用、大衆、福特一衆排排坐吃着飯,你跑過去把别人飯碗收走了,遞過去一杯牛奶,說以後喝牛奶更健康,糙米飯就讓我來吃吧。這換誰能不哭呢?

可以看到滑闆底盤目前聽起來是有些鵝妹子嘤,且阻力巨大,但不可否認是有市場的。

首先是一些不具備工程能力的企業,但又需要打造自己的智能出行工具,例如Robotaxi科技公司。現階段想造車吧,重資産玩不起,找車企合作吧,不僅仰人鼻息,空間還受限無法滿足自己對産品的定義需求。

這個時候悠跑告訴你,不要998,隻要88,你可以做自己的爸爸,一顆賽艇啊!

智能電動車的“聯發科時刻”到了麼?

至于車企,悠跑雖然表示已經有車企成為合作夥伴,但我覺得車企想要接受滑闆底盤,接受新的商業模式,阻力是非常大的,需要的時間也會很長。畢竟大家都花了這麼長的時間去研發平台,有龐大的工程研發團隊。

首批嘗鮮者可能會是實力較弱的新入局者,抑或電動化轉型較慢的傳統車企,會拉出一個分支來通過滑闆底盤試錯。當然,滑闆底盤玩家也需要實力更強一些才行。

這帶來的結果,可能是更多魚龍混雜的資本進入造車行業,但這也并不是壞事,中國手機的崛起之前,不也是經曆過華強北山寨産品的大繁榮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