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四:郭玉山
武漢晚報-武漢景觀(通訊員劉偉竹亞林華環)今年剛剛榮獲"湖北省科技創新示範勞動模範"榮譽,湖北省孝順感郭玉山,在佛山市首屆"大城市工匠"表彰大會上,作為建築行業唯一的工匠,郭玉山,中國建設三局委員, 接替佛山市副書記李子夫頒發"大成工匠"榮譽證書。這是對湖北健在南粵大地踐行工匠精神的認可和贊譽。
基層工程普通副書記郭玉山,為什麼能登上佛山第一位"大城市工匠"的領獎台?
愛當湖北勞動模範的"紅娘子"
今年年初,珠海富力項目勞工王璐在湖北家中舉辦了婚宴,婚禮當天也到千裡之外——珠海郭玉山幸福。原本是去年七月晚上,郭玉山為該項目的單身青年組織了約會活動。王璐和妻子都在社交活動中見面、相愛、結婚。除了王璐這對幸福的情侶,還有幾對情侶相愛。郭玉山說:"在施工現場,很多優秀的小男孩,不是一個認識女孩的機會。是以,隻要我有空,我就會組織社交活動。"
除了愛紅娘為員工的生活幸福忠告外,郭玉山身體更有價值的是敬業精神。郭玉山的每一項發明和想法都是在他自己對現場進行檢查後制定出來的。過去,施工現場的鋼材庫存,依靠人拿着記号筆一邊畫畫一邊記憶,費時費力,也容易出錯。發現這個問題後,郭玉山帶着團隊對設計進行了研究,并一遍又一遍地嘗試。最終,他們發明了一種"手槍式鋼筋指針",隻需觸摸"扳機",就會在鋼筋上留下油印,而點機的内置晶片會自動計數。
郭玉山及其發明的升降機自動加油裝置
郭玉山作為工匠,全身心地投入到發明事業中,碩果累累。2009年至2016年,郭玉山獲得四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微限流控制器的發明已在全國各省市200多個建築工地使用,評價很高。2016年,郭玉山被授予"湖北省科技創新典範",佛山市首位"大城市工匠"。
郭玉山不僅是一位能發明的工匠,更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工匠。他平時喜歡寫詩、練書法、拉二胡。在談到自己在湖北的工作時,郭玉山自豪地寫道,"中國文明三局建設艱辛"登上了《沙城日報》的頭版。
發明之路越走越遠
郭玉山發明微型限流控制器
在郭玉山的心中,有了責任感,人是不可戰勝的。"一個人隻要有責任感,什麼都能做好。正是這種信念使他在發明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郭玉山記得剛加入工作,随後進階電工師傅安裝老式接觸器,一個電源,保險絲燒壞,傅傅老師摸索了很久也沒有成功連接配接。1.m多時,郭玉山躺在床上,白天安裝接觸器的問題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讓人難以入睡。郭玉山"砰"一聲從床上彈了起來,跑到裝置打開裝置,一個人打開接觸器外殼檢視、調試。最後,郭玉山發現接觸器是利用自身的重量壓力來工作的,是以要豎起一條拾取線。依靠一股吃苦耐勞的力氣,還是新招的郭玉山解決進階電工的問題都束手無策。
1983年,郭玉山從軍隊到一個連夜城項目,從事機電管理,為了節約成本,該項目購置了一套舊的混凝土攪拌站,打算改造後使用。在得知專家的創作需要2萬多元,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後,郭玉山主動求助。"當時,我每天隻睡三四個小時,因為想到了電原理,我睡不着覺。郭玉山談起第一次發明和改造的記憶還記憶猶新。最後,郭玉山隻用了20天就完成了裝修工作,還更換了原本需要更換的裝置。
在發明創造的過程中,郭玉山最注重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2004年,郭玉山擔任項目副書記,主要負責物流管理。在檢查勞工生活區時,他發現勞工經常違法使用"熱電鍋"等電器,安全隐患很大。于是,他和團隊利用業餘時間查詢資訊,咨詢行業專家,在2年多的時間裡走訪了20多家微電裝置制造商,經過不斷的研究,終于發明出一種"微電流限流裝置",它可以在3秒内将所有異常的用電裝置斷電。
"沒有不确定性,隻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做到這一點。郭玉山在工作中始終秉承着這一信念。從普通的機電勞工到擔任項目副書記,到最後成立自己的創新發明工作室,郭玉山覺得這樣,可以堅持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新技術,并對機電有着濃厚的興趣。興趣使郭玉山的信仰得以實踐。每一項發明,每一次改造,都是郭玉山和工作室合夥人每天在現場發現實際問題,利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去研究出來。
為發明人建立孵化器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泉。作為華南地區唯一一位"非柯班"出生的員工創新工作室負責人,郭玉山在組建專業團隊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3年,郭玉山創新工作室誕生。2015年,湖北省總工會授予該工作室"湖北省職工創新工作室(勞動模範)"榮譽稱号。
"作為工作室的上司者,我負責他們的發展,并讓他們快速成長。郭玉山表示,創新工作室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章程制度,明确分工,将崗位成員職責納入KPI考核表,形成責任轉移機制,"肩擔"名額培育成長。
郭玉山介紹,他将根據隊員的特點量身定制職業發展規劃,根據KPI量表确定分院課題,帶領團隊積極參與技能勞動競賽等活動,促進隊員在實戰訓練中,在人才培養中;
通過分公司協調篩選,逐漸形成項目與創新工作室之間的"技術潛能機關"人才培養交流機制,一些兄弟項目沒有交流人才,毛某随後自我介紹加入工作室。過去幾年,通過工作室平台向其他項目調派人才4人,分别在項目負責人、系統負責人等崗位上,創新工作室技術創造與人才培養實作有機結合。
目前,工作室不僅是一個碩果累累的科技,更是新一代。工作室成員孫興紅加入公司三年,一直跟随郭玉山進行技術發明,迅速成長為項目總監,也是最年輕的分公司項目負責人;
在十多平方米的演播室裡,挂着醒目的藍色展示闆、藍色背景白字建築節水節能高壓泵節電控制系統等5項創新項目規劃,"挂在牆上的演播室計劃就是提醒大家,創新之路永無止境!"郭玉山說。如今,郭玉山已經成為真正的"創新發明之王",讓衆多出類的技術人員都驚歎不已。(編輯:張英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