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前段時間,波媽帶着孩子去超市買菜,在水果區,一位60多歲的老人跟銷售員大聲地吵了起來,瞬間引來了路人的不滿。

5歲小男孩在試吃區“狂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卻不高興了

在水果試吃區,一個5歲的小男孩,嘴裡塞了一個車厘子,奶奶手裡又抓了一把,銷售員趕忙過來勸阻。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奶奶來了一句:“這裡不是試吃區嗎?憑什麼不讓我孫子吃?哪有規定?”

銷售員用懇求的語氣說:“不好意思,阿姨,我們這裡的确是試吃區,允許大家來品嘗,不過,您的孫子已經試吃半盒的車厘子了......”

“我孫子才5歲,多吃幾個又不犯法?”奶奶繼續嚷嚷道。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這時,小男孩突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弄得銷售員非常的尴尬。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奶奶見自己的孫子哭了,非常生氣,大聲呵斥銷售員,“你還有沒有點人心,這麼小的孩子,被你吓哭了,你快點道歉,不然我就去找你們上司!”

旁邊圍觀的人,都看不下去了,也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指責老人,說她“愛貪小便宜”、“光吃不買”、“沒素質”之類的。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老人看見大家都向着銷售員,自讨沒趣,拽着孫子罵罵咧咧地離開了。銷售員委屈地眼淚都快掉出來了。大家過來勸她,“自己拿錢補吧,遇到這樣沒素質的老人,沒招!”

貪小便宜吃大虧,容易養出“熊孩子”

據了解,目前大陸老年人幫忙照顧孫子或者孫女的比例達66%多。其中有30%的孩子在3歲前,從來沒有和父母居住過,一直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撫養大。

隔代親是把雙刃劍,老人幫子女照顧孩子,可以減輕子女養育的壓力,但是,老人卻不能替子女分擔教育的義務。

沒有底線的教育最可怕。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上面奶奶的行為已經觸碰到了“道德的紅線”,沒有限制自己的行為,更沒有阻止孫子的行為,會對孩子将來産生深遠的影響。

而像這位奶奶這樣的“無原則”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貪小便宜”的毛病,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引導,孩子未來必定會吃大虧。

隔代育兒“重養輕教”,如何改變?

幼兒從1歲左右開始,就萌發了自我意識。

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有權利支配我的東西”。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這個時候的孩子年齡很小,有些老人就會認為,孩子們分不清是非,是以可以在超市無規則的“試吃”,不會對孩子産生影響。事實并非如此,孩子的規則意識,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如果孩子從一開始,認為免費吃超市裡的東西是“合理”的,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權利支配超市裡的東西,甚至會“順手拿走”。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變成一個“貪小便宜”的人。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隔代育兒,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新的育兒問題也成了每個家庭的“難題”。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兩代人共同的努力。

第一,父母要積極學習現代的教育理念

大家經常聽說類似的話:孩子不打不成才、棍棒出孝子、慈母多敗兒等,不知道各位家長是否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這些話題,總是被人拿出來說事。知乎上曾有人問:孩子是否該打?網友給出了答案。

第一種觀點認為:我們小時候經常挨打,是以自己現在混得好,多虧父母的“嚴厲教育”!

第二種觀點認為:父母不應該總是那麼嚴厲,該打的時候要狠狠地打,不該打的時候,就好好地說服教育。

還有的認為:打孩子是一件非常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件事本身就是錯的。怎麼能有教育意義呢?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這樣的問題,每個人有不同的回答,是很正常的。因為每個人的教育理念都是不同的,接受的知識水準也不同。波媽認為,最後一種觀點是比較正确的。打孩子,這件事本身就是錯的。不會有多少教育價值。

要想獲得正确的教育方法,父母就要通過各種管道來學習新知識,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科學。這樣才有機會去影響老人,運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孫子(女)。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第二, 兩代人積極溝通,形成教育合力

現代的年輕夫妻,結婚以後,一般都是兩個人去上班,孩子由老人幫忙照顧,老人白天帶孫子,父母晚上陪孩子,這樣的模式适合大多數家庭。

不過,很多家庭都是隻注重孩子的“養”,而忽視孩子的“育”。

老人帶孩子,一般隻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沒有太多的心思放在教育方面。而年輕的夫妻,晚上回家以後,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比較短,不了解孩子的現狀。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責備老人,沒有好好管教孩子,其實,這是父母的失職。小兩口要和老人主動溝通,對孩子的教育達成統一意見。

為人父母者,要扛起教育子女的重任。而不應該全權托付給老人,自己又省心又省力。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負責人,老人隻是幫忙者,很多家庭都颠倒了。

形成合力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家人們的愛,形成完整而獨立的人格,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

2021年,46歲的老将丘索維金娜第8次出征東京奧運會,創造了奧運會體操的出場紀錄!在體操界已經算是“奶奶級别”的選手,這是因為她的大兒子患上了白血病,為了給兒子治病,她不停地打比賽賺錢。她的兒子康複後,她依然參加各種比賽。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當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她卻說,大家不應該隻關注她的年齡,她以前是為了兒子而戰,而以後的每一刻,都是為自己而戰。

孩子在超市不停“試吃”車厘子,銷售員勸阻,奶奶:有規定嗎?

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為自己的兒子做出了榜樣,更活出了真實的自己。

寫到最後: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的品質、陪伴和榜樣示範。”

這句話是美國思想家艾默生說的,可以仔細品味一下。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去超市拿起東西吃?你會怎麼做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