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研究的深入,習近平一直關注着澄潺的黃河、連綿起伏的長江、祖國的大河。新華社""學習的持續時間"原創品牌專欄"Workshop"推出一篇文章,與您分享習近平的河情。
20日,習近平總書記走訪了山東營市黃河口,走訪了黃河航道水情和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态環境,了解黃河流域的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情況。
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河。母親河的保護一直觸動習近平的心。
河上之旅 - 全覆寫,堅實的步伐
習近平一直非常關注水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自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通路了大河南北和河下遊的調查足迹。他先後來到長江的上、中、下遊,舉辦了多次座談會;
2021年5月,習近平通路河南省期間,來到陶叉渠工程第一樞紐,現場檢查水閘運作情況,然後乘船前往丹江口水庫聽取相關報告,并檢查現場采集的水樣。他強調,從守衛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出發,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水質安全。
2020年5月,習近平在山西省渭河流域生态修複與城市環境建設考察時,強調要有效保護和管理渭河,再現古晉陽河晚渡的美麗風光,讓清澈的水進入黃河。
2019年9月,習近平在通路黃河生态保護和河南省堤防建設時表示,要堅持對山林湖泊進行綜合治理、系統化管理和源頭管理,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調,促進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 并開創黃河合唱團的新時代!
2018年4月,在湖南省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期間,習近平強調,長江的生态環境不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繼續惡化,必須為子孫後代留下一條幹淨美麗的長江!
......
無論你在哪裡做,都要廣泛地看待它。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
江河政策——把握保護,推進大治理
習近平曾經說過:"長江病了",而且病得還不算太嚴重。談起黃河,他深刻地指出:"外表在黃河裡,根在流域裡。"在一個又一個的研究中,習近平多次咨詢長江和黃河。
2016年1月,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座談會上,習近平明确表示,在目前和未來的長期内,修複長江生态環境處于壓倒性地位,總保護大,不是大規模開發。2019年9月,習近平在鄭州主持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山林湖泊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協調,共同抓大保護,共同推進大治理。
基于這一發展思路,習近平重點關注沿海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他一再強調,經濟發展不能靠資源和生态環境而枯竭,而漁業,生态環境保護不是放棄經濟發展而求魚。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作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使綠水綠山産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長江、黃河和河流支撐着該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經濟。困擾長江和黃河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因素。
習近平的河流政策是着眼于一江全流域的發展,謀求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愛河——為了子孫後代,為了長遠發展
浩瀚的黃河和連綿起伏的長江,孕育着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習近平指出,保護母河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和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規劃。
2018年,習近平在湖南省嶽陽市的君山華龍碼頭仔細拍攝了兩張照片。之前的污水流動圖像,看不出哪裡是沙子,哪裡是河岸。後者,蘆葦鋪成綠色,清水清澈的河水,海豚躍起。如果不是岸上的同一艘桅杆,它就不會是同一個地方。
這兩張照片形成鮮明對比,是生态恢複的縮影。
習近平一再強調,要好好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态環境,服務子孫後代,謀求長遠發展。
習近平在2021年6月通路青海期間強調,保護三江源頭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維護生态安全、保護三江、保護"中國水塔"這一重要使命應得到考慮。
習近平在2020年11月通路江蘇省期間強調,生态環境投入不是不必要的投入,也不是無效的投入,而是與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根本性戰略性投資。
習近平在2019年8月通路甘肅期間強調,要加強生态環境保護,妥善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加快生态産業發展,在西部地區築起生态安全屏障。
自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對長江流域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以保護而不是大開發,保護黃河流域的生态和高品質發展。他強調,這是一項全球性和長期性計劃。
正如總書記所說:"生态文明建設不是手裡拿着多少真錢,而是為曆史,為子孫後代做。這些都被寫進了曆史。要取得成功,不一定要在我心目中,真正對曆史負責,對國家負責,不能在曆史上留下一個名字。"
愛的深度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
奔騰河,滔滔不絕的長河,見證了總書記心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和赤子感情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