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TO問界M5到底是不是華為的?
很多消費者認為這就是華為牌智能車,或者是賽力斯給華為代工生産的車。如果說不是,那麼華為在宣傳上為何如此用力,賽力斯或者東風小康為何有點打“輔助”的感覺?這其實源于緊密的合作,以及互相的信任。
據之前了解,華為車機團隊在東風小康總部有一整層的辦公區域,問界M5屬于賽力斯團隊主導出品這一點确信無疑,華為負責HarmonyOS智能座艙和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部分,賽力斯負責整車其他部分,專業團隊管專業項目,然後做高效、無縫溝通。每個汽車廠商都有車機部門、軟體部門,相信從能力上來說,都無法和手握鴻蒙系統的華為相提并論。
車機部分屬于車廠的核心,車輛的大腦,傳統車廠的原始思維肯定想要功能強大的車機,但又不希望第三方過多介入。但是,如果淺層介入,從軟硬體結核性以及相容性上來說,是很難達到智能座艙所想展現的實際效果。
隻從主導車機系統這一點上,就說AITO是屬于華為,不免太忽視東風小康賽力斯為之付出的努力。這和江淮當初給蔚來代工有本質的差別。對于汽車廠商來說,拿到設計圖紙,生産出高中低檔次車,都不是難事。而且,電動車不涉及燃油發動機以及變速箱這種核心技術領域,相對來說容易的多。李斌曾經說過“江淮的工廠比保時捷還好。”同理也一樣,東風小康擁有成熟的生産線,标準化的制造團隊,以及穩定的傳遞能力。不敢說有多強,但是至少和造車新勢力企業是在同一技術、标準層面上的。
AITO屬于賽力斯屬于東風小康,賽力斯把“佳肴”拱手放到了華為直營店的“餐桌”上,還是自己再去做新的營銷管道?後者所需投入成本是巨大的,時間也等不起。是以順理成章,華為智選賣問界M5,這是最好的營銷政策,沒有之一。
從市場上看,不管是手機或汽車還是其他産品領域,華為的影響力是東風小康無法比拟的,相信第一批車主介紹自己新車的時候,隻會說“華為”制造,不會提及小康,這都可以了解。但是,AITO品牌是賽力斯和華為合作出品,這個是事實,就像AJ鞋和LV出聯名款,那麼牌子肯定還是挂那個大鈎子,差別隻是AJ和LV都非常出名而已。
定位運動轎跑,設計簡約
言歸正傳,問界M5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别為4770x1930x1625mm,軸距2880mm,相對于理想ONE的5030x1960x1760mm,軸距2935mm,要小巧不少。是以在定位方面,理想ONE依然會是“奶爸”級,6座“二胎”級的首選,而問界M5為不需要那麼大車身的消費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從設計的角度來說,仁者見仁。問界M5讓很多人想到保時捷Macan,甚至比後者更運動。在汽車設計領域,運用弧線比直線更難,弧線可以使車身飽和感更佳,風阻系數低,比例協調。腰線運用合理,勾勒出的車身會顯得更加進階。以往的新能源車,或者增程混合動力車,車身較大,也是因為電池+增程器+電機會占用很多底盤空間,問界M5在設計上縮小了占用面積,是以讓整車開起來運動味道很濃。
由于增程器散熱的緣故,不像純電動車可以舍掉進氣格栅。問界M5沒有采用“點陣式”或更加複雜的設計造型,遵循了簡約風格。回想很多年前,每個手機品牌,設計百花齊放,标新立異。如今,所有手機幾乎都一個樣,越簡單越容易讓更多人接受。
内飾簡潔大方,細節之處有亮點
進入車内,整體感覺是歐式簡約風格,木紋裝飾在中控以及四個車門上都有,棕色木條和米色内飾搭配協調。除了一塊15.6英寸的2K大屏外,并沒有其他多餘的按鍵。當然,基本車内功能都可以用語音控制來完成。
皮革縫線均勻,手觸及之處都較為柔軟,氛圍燈覆寫在車門木質裝飾條上方。車内把手采用亞光金屬鍍鉻,質感良好。
問界M5配備了2.1平米的全景天窗,讓後排視線更為通透。美中不足,缺少遮陽簾,隻能等到夏天才能檢驗它的遮光能力了。
由于定位在運動型上,并且前排座椅靠背很厚實,問界M5雖然擁有2880mm軸距,後排空間沒有想象中那麼大,身高183cm的乘客腿部餘量有一拳多。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時候的日常需求。
後備箱空間足夠大,總體深度和寬度比較充裕。并且配有12V和220V電源口,自駕遊或者露營的話取電很友善。
和手機端一樣的鴻蒙系統,非華為使用者也很友好
下面重點說說問界M5的智能座艙以及HarmonyOS,歸納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如果你是華為手機或平闆使用者,那麼可以瞬間上手,菜單操作邏輯以及相應速度都和華為平闆電腦一模一樣。
2.智能分屏,如在使用導航的時候,可以喚醒其他App,車機會以導航優先的方式,在螢幕中分屏顯示其他功能界面。
3.零層級設計,進入設定界面,功能菜單一目了然,可以用很短的時間找到車輛的所有控制按鈕。
4.預裝App豐富,且可以在華為應用市場找到大量應用軟體。
5.手機也是鴻蒙系統的話可以實作觸碰同步。
6.華為的車載Petal Maps地圖,基于高德地圖,結合鴻蒙人+車+路概念進一步開發,如下車後可在手機端瞬間切換到步行模式。
7.全場景視訊通話,在車内和家人、朋友視訊通話的時候,可以切換到車輛的前置攝像頭或車内攝像頭,分享沿途風景。非鴻蒙使用者也可下載下傳“暢連App”來實作。
8.語音控制,同時可以識别并完成兩個指令,語音識别度可以說達到了業界最高水準。
另外,問界M5配備了19個揚聲器的音效系統,總功率超1000W。主駕駛頭枕内暗藏玄機,内設4個喇叭,有2個功能,一是給主駕駛更好的音樂沉浸感、包圍感,二是當導航發出提示時,可以讓主駕聽的清晰,且不影響車内其他乘客享受音樂。HUAWEI SOUND在車載領域的拓新,可以說打下了良好的口碑。
總體來說,問界M5的智能座艙對華為鴻蒙使用者來說,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時也兼顧了非鴻蒙使用者,包括車主識别功能,都可以通過注冊華為賬戶來實作隐私保護等功能,或者利用手機投屏,也可以實作較好的互動。
出乎意料的底盤極限,在賽道上開出超跑感覺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也許很難相信,問界M5的底盤竟然有這麼高的極限。這次試駕是在賽道進行的,正巧趕上一場大雪,路面濕滑,周圍積雪覆寫,但絲毫沒有影響車手刷圈速的興緻。大力制動走線,壓路肩切彎,全電門出彎,車手把這輛家用中型SUV開成了超跑。
在此過程中,沒有出現推頭或失控的情況,相反,底盤有強勁的支撐,懸挂韌勁足夠。雖然,方向盤和轉向系統并沒有太多運動調教,但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挂,確定了車身在極限駕駛時的穩定性。
電動車最不缺的就是扭矩,但是加速容易,控制車身卻不那麼簡單。或者說讓駕駛者有信心去加速,都來源于車輛狀态的回報。問界M5采用全鋁合金底盤配合獨立懸架,标配了倍耐力的P Zero輪胎也是點睛之筆,得益于高性能輪胎給其帶來操控上更好的體驗。
在動力搭配上,問界M5前橋搭載異步交流電機,後橋搭載永磁同步電機組成雙電機四驅系統。四驅旗艦版總功率達365kW,百公裡加速4.4秒。當然,大多數使用者不會做這麼極限的操縱,隻是“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提供的1.5T四缸增程器,相對于之前産品來說提高了熱效率達到41%,以及15:1壓縮比,最大發電效率為3.2kW·h/L,電池能量為40千瓦時,純電續航150公裡,滿油滿電續航超過1000公裡。
總結:
理想ONE的成功有目共睹,在“無續航焦慮”、“奶爸車”的道路上一騎絕塵。而AITO問界M5切入這個領域一定不是盲目的。差異化創新,把優勢最大化,作增程車中的轎跑小鋼炮,滿足另外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是它要走的路。
在一天的試駕中,隻能對它有初步的了解,從性能、操控,以及車機上,問界M5讓人印象深刻。如果日後在實際使用中的品控、耐用性上也能達到華為手機的标準,相信AITO這個品牌,以及後續将要推出的更高階版車型,在市場上會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