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光子星球,作者丨吳先之,編輯丨王潘
鐵打的春晚,流水的巨頭,八年之後總算輪到京東時,紅包已經膨脹到15億。
這裡需要指出,京東為之準備了價值15億元的現金紅包與商品,雖然1月18日有報道稱春晚福利資料已進行保全公證,但錢與物的具體比例不詳。
去年拼多多曾拿下2021年贊助,但因為負面輿論之故臨時改為抖音,是以京東是繼2018年淘寶拿下春晚紅包之後,第二家電商平台接棒。在此期間無論百度、快手還是抖音,都沒有再現昔日微信支付與支付寶那樣“範式創新”的盛況。
使用者對年年不變的紅包已漸漸無感,京東的活動流程也難以跳出往年窠臼。電商平台推出實物贊助實際上是想一個活動三種吃法:活躍平台交易、激活物流體系,當然也有去庫存的打算。
多年下來,春晚還是那個春晚,依然是全年流量與社會消費高峰。可是,流水的巨頭們越來越難給到使用者耳目一新的“紅包”了。
近些年,春節紅包與節日大促越來越像,而京東沒有跳出往年同質化玩法的情況下,意欲通過春晚紅包逆襲,打破增長瓶頸似乎有些一廂情願了。
不再有新花樣
過去六個春晚紅包,隻形成了三個新傳統,分别是微信紅包封面、支付寶集五福以及各網際網路巨頭的現金紅包。
2018年,淘寶與春晚的合作在節奏把控得當,史無前例的流量與交易量終于把系統“玩”崩了,甚至淘寶春晚項目技術負責人還留下“我們真的對春晚的力量一無所知”的感慨。
随後三年,百度、快手、抖音先後拿下春晚紅包合作,三家在當年元旦前一天的日活分别為1.61億、3億、6億,春節期間峰值分别達到3億、5億、7億。春晚為快手、抖音兩家帶來流量之外,更重要的價值是迅速催熟了新業務——電商。至于百度收獲了什麼,是一個迷。
拿下春晚合作不是本事,反倒是挖掘、利用好春晚的價值才是真本事。一位觀察人士認為,如果活動本身沒有模式上的創新,那麼春晚紅包大緻約等于購物補貼。
八年時間,微信紅包封面從個人到企業,再到如今部分使用者自定義,依靠制造稀缺性與個性化,幾乎每年都能四兩撥千斤,擷取巨大流量。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同樣如此,人們在競相擷取“敬業福”的過程中,品牌獲得了高效的連結與曝光,即便到最後紅包金額不過幾元錢。
8年之中的7個紅包合作,僅有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創造的“新傳統”,因為趣味性還能持續吸引使用者,其餘平台隻能加碼紅包額度擷取關注。據悉今年快手紅包達到22億、抖音“年貨節”10億、百度“好運中國年”22億——幾乎都是通過電商完成轉化。
今年輪到京東,很難再玩出什麼花。
毫無疑問,京東首要任務是通過春晚合作擷取流量,轉化為使用者。截至2021Q3京東年度活躍使用者數為5.52億人,同期拼多多為8.67億,阿裡為8.63億,在使用者規模上,京東看上去還有一定增量可能。
光子星球依據公開資料梳理了最近七個季度以來,年淨增使用者情況可以發現,京東新增使用者在三家頭部中,增長緩慢。
衆所周知,下沉市場是貓拼近年擷取新增使用者的主要管道,京東也不例外。
2019年9月,面向下沉市場的京東拼購更新為“京喜”,彼時搭乘着微信小程式一度被寄予厚望。自京喜獨立營運以來,京東單季度淨增使用者峰值為2021Q2的3210萬,在近七個季度中,大多數時間淨增使用者都與貓拼有較大差距。
京東的拼購(京喜)與社交電商(東小店)兩條路都沒有順利地在下沉市場建立優勢,如果對比淘特為阿裡零售體系帶來的增量,則更能形成鮮明對照:2021年前三季度,京東累計新增使用者8010萬,阿裡電商業務累計新增使用者8400萬。
二者在使用者基數上差了3億,淨增使用者數還被拉開400萬差距。京東不願接受下沉市場失利的結果,贊助春晚可以視為其“二次下沉”。
令人不解之處在于,1月初,京東宣布拿下春晚紅包不到十天便宣布旗下社交電商平台“東小店”停止營運,似乎預示着即便京東如果想依靠社交發力,除了微信,難道還能依靠什麼?
回想前不久,騰訊用京東股份分紅,隻能說騰訊很大氣。
值得玩味的事情是,東小店關閉後将聯合芬香推出平移政策,整個社交電商業務将悉數轉移至後者。芬香平台比較特殊,與京東的關系若即若離,且有不少報道質疑其業務模式的合規性。
春節紅包大促化
“要麼像微信紅包搖一搖與淘寶一樣,活動與春晚同步開展,有機互動;要麼就像快抖一樣,把春晚搬到短視訊、直播等新媒介上進行轉化。”
一位分析師認為,承接并消化春晚流量洪峰是曆年春晚紅包活動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如果不能有後續場景完成轉化,那麼很可能會重蹈百度覆轍”。他認為,京東雖然不缺乏最終變現的場景,但其薄弱的内容能力,可能會面臨留存難的情況。
前車之鑒是,2019年百度“好運中國年”在除夕用10億元帶來2億日活峰值,5天後僅換來2%的留存。後來數年,百度一直試圖打造“好運中國年”,形成能與支付寶“集五福”相抗衡的春節IP,不過效果并不好。
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告訴光子星球,前兩年内部對百度App的評估有些過于樂觀。“活動目的是為百度系App導流,本來使用者就不及微信與淘寶,加之規則繁複、提現門檻高,市場回報效果并不好。”
我們看到,京東在拿下合作後,主要強調自身優勢,例如物流的即時性、品質的可靠性以及電商與支付閉環,但卻忽略了一個問題:使用者即便下載下傳App參與活動,京東自身缺乏其他有吸引力的功能,提升趣味性。
一位商家認為,“可能京東是希望靠‘好物’的體驗來感動消費者,畢竟京東自營能在大年初一把商品送到使用者手上。”
除了及時性優勢外,近幾年電商内容化、遊戲化趨勢下,貓狗拼相繼走上争奪使用者時長的道路。
在内容上,去年10月29日京東将首頁“發現”頻道更新為“逛”,主要包括寶藏秘籍、大牌集市、全民種草、好物寶典、數位等垂類,其核心主要是以推薦為核心的圖文、短視訊内容和以關鍵詞為核心的“部落”。
很難說京東與其他平台在UI上能占到多大便宜,有商家認為京東發現頁面缺乏有吸引力的設計,并且平台也沒有社群屬性。我們注意到,推薦欄下的點贊數和評論數寥寥,而僅有的八個“部落”平均成員數在6000左右,其活躍度顯然無法與貓拼相比。
而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京東也開始上線大量休閑、養成類遊戲提升平台趣味性。
目前淘寶App已上線的七款小遊戲已經互相打通,并形成了統一的,帶有遊戲代币性質的“淘寶金币”。遊戲類别方面包括棋牌、養成、社交、休閑四個大類。與淘寶不同的是,拼多多的休閑遊戲主打一個“爽”字,由于“拼”的功能自帶趣味性,是以即便彼此并未打通,依舊能反哺電商。
相較而言,京東App上的遊戲顯得有些粗糙。“互動遊戲”界面包括12款遊戲,雖然數量不少,但彼此之間既沒有像淘寶一樣在功能上打通,也因為缺乏社群而導緻互動性較差,看上去是為了做遊戲而做遊戲。
由于在内容和趣味性上的不足,是以有觀點認為,京東隻能在購物體驗上做文章。
根據日前已披露的流程來看,活動安排包括三個階段兩種形式。第一階段為除夕當晚,登入京東App跟随主持人密碼搖一搖,參加“擊鼓迎新”活動,該階段主要任務是獲客。
第二部分是在此後到元宵之前,繼續參與“擊鼓迎新”領取福利,該階段的目的是維持與培育使用者習慣。第三部分則是在元宵節當天,京東發放一輪禮物,實作轉化。
從流程上可以看到購物節的影子:首尾兩段類似于秒殺;中間依靠互動遊戲維持熱度。無怪乎有人認為,多年春晚紅包活動已經越來越大促化。
結語
“中央電視台全體從業人員祝您阖家幸福,萬事如意,春節愉快”
1983年趙忠祥說出了春晚第一句台詞距今将近40年,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媒介如何變化,收看春晚幾乎成了國人過春節的習慣。我們見證了無數個品牌因為贊助春晚而走向輝煌,也見證了品牌與春晚合作的形式從過去單純的品牌宣傳到内容植入,再到創造新的過節“範式”。
2015年,網際網路第一次牽手春晚,微信支付的成功在于借助社交,把傳統國人發紅包的行為線上化,進而開啟了私域。而後來,支付寶依靠集五福雖然無法與微信紅包的影響力相提并論,但至少已經成為了過節前的IP。
随後百度意欲借助春晚擷取流量,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解決留存問題。相較而言,抖音、快手由于短視訊和直播的新媒介形式,加之互動遊戲,從春晚之中為自身商業化打下基礎。
我們很容易發現,網際網路巨頭對春晚已經逐漸失去了範式創新,正在走向類似購物節的“内卷化”。
遙想十年前的電商,那時大廠紅包發的幹脆,折扣力度也大,如今預售分兩撥,還得“肝”遊戲。再看看最近幾年春晚紅包,大廠們通過簽到、遊戲、拉長周期,增加擷取福利門檻,難道就不能像當年的電商大促一樣,簡單粗暴嗎?
反正,今年在京東這裡,我們沒有看到什麼改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