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額超百億,為什麼醫生眼中的這個初級産品,是資本眼中的最熱賽道?

2021年10月18日,北京協和醫院關節外科教授林進,在全網觀衆的實時關注下,再次全程直播了機器人輔助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這次手術仍然意義非凡。任何一點小小的失誤,随時都可能“掐斷”這位聲名顯赫的專家和他參與研發的這台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機器人的夥伴關系,就此被打上“不可靠”的标簽。

在直播前,林進已經與他的機器人夥伴合作了近兩年。自2020年1月6日首次使用和華外科HURWA關節機器人完成了中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以來,在林進主刀的手術中,機器人參與的比例越來越高,從30%到50%,直到半年多前,他已經100%在用機器人做手術,自诩為“機器人大夫”。

在多個場合,林進都放出豪言:“我不想再做傳統關節外科手術了,不會回到老路上去,目前全中國可能隻有我是這樣做的。”

投資額超百億,為什麼醫生眼中的這個初級産品,是資本眼中的最熱賽道?

林進在手術中

或許這場直播手術代表了未來骨科醫生與機器人的完美協作關系,不過在今天看來,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少數派。

在具有萬億空間的中國醫療裝置市場上,骨科手術機器人這條賽道才剛剛開始鋪設,非剛需、市場有限、滲透率極低、商業化前景也不清晰。

不管是說服徒手做了二十年手術、連手術刀都用固定型号的主刀醫生,轉而擁抱機器人,還是說動三甲醫院願意斥千萬元采購臨床價值不明的創新醫療器械,對于紮堆投身于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廠家們來說,從研發、入院到商業化的每個環節都是一場硬戰。

然而,過去兩年中,骨科手術機器人還是撬動了投資者的極高期待。初創企業成批湧出,熱錢紛紛湧進骨科手術機器人,推動着一個又一個産品獲批,億元融資、乃至IPO成功。

醫生眼中的初級産品,與資本眼中的最熱賽道

在手術機器人領域,達芬奇幾乎是行業的代名詞,所有廠商都希望自己的産品對标達芬奇,卻從不敢輕言超越。

不管是達芬奇縫合葡萄皮的網絡視訊,還是受訪者講述操作達芬奇切橡皮的經曆,體驗和好評都是相似的,“順暢絲滑,做到了真正的人機合一”。過去在科幻電影裡才會有的未來感畫面,如今正成為一些三甲醫院大外科手術的标配,甚至成為一些疾病的标準化診療方案。

理想中,骨科醫生隻要坐在機器面前,敲幾個指令,系統就會自動規劃出最佳手術方案,按照路徑準确前往徒手操作器械難以抵達的部位,而醫生隻要根據患者情況小修小改手術方案,不時掃一眼電子螢幕做好監工就行了。

現實中,骨科醫生與手術機器人的關系好比駕駛員與導航,需要手動輸入出發地與目的地,導航給出三條推薦路線,決策者與操作者依然是醫生。

對于穿梭在陌生城市的新手司機而言,智能導航發揮确實發揮了很大作用,但老司機早就輕車熟路。手術機器人的第一批買家一定是大三甲醫院,而對于大三甲的主刀醫生而言,正常手術早就遊刃有餘,徒手做反而更快,隻有在極其複雜的案例中才會考慮使用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誠然能夠錦上添花,但絕對不是從0到1的突破,當要為從0.8到0.9付出近1000多萬時,願意購買的醫院和醫生就十分有限了。

當被問及“什麼時候會用到手術機器人做手術”時,一位參與機器人研發的骨科主任醫師調侃,“需要發新聞稿了,就開機做一台”。盡管對自己參與研發的産品抱有很高期待,但他認為,如果免費,醫生會很願意用;要花錢采購,他的心理價格不會超過6位數,和動辄幾百萬上千萬的售價相差甚遠。

但在投資人眼中,局面還有另一種解讀。雖然現在看來臨床價值有限,但恰恰因為處于早期,反而是資本進入的絕佳時機。

在手術機器人五大潛在細分賽道中,腔鏡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和成熟度最高,但增長最快、最受矚目的當屬骨科。

易凱資本的一份報告認為,骨科手術機器人是資本市場最熱的細分領域,自2016年以來,海外投資額增長超300%,總投資達到13.6億美元;國内總投資額也超百億元人民币。

去年幾乎每個月,都有骨科手術機器人公司宣布完成融資。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國内手術機器人過億元融資事件有13起,其中有6起都在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其中長木谷宣布完成5.4億元B輪融資,成為2021年以來骨科賽道融資規模最大項目。

看好機器人的,不光有資本,還有器械廠家們。

醫療器械巨頭強生,不僅攜手天智航作為“硬體”夥伴,還與長木谷合作推出了術前規劃項目。類似地,在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2021年11月本土創新企業術銳完成B+輪戰略融資,獨家投資者正是美敦力。

先入局者先得利。“最早進入細分市場的前五家國内手術機器人公司,可以視作處在同一競争起跑線上,但如果進入太晚,便難以和先發者抗衡。”易凱資本副總裁齊曉歡對八點健聞分析。

耗材集采後,手術機器人加速進場

站在廠家的角度,這不難了解。傳統植入耗材和手術工具已将近十年沒有出現颠覆性的革新,尋求能夠創造新價值的機器人,本就是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

齊曉歡告訴八點健聞,2015-2018年國内曾湧現一股脊柱機器人創業潮,但大部分公司沒能等到資本的加持便宣告倒閉,脊柱熱潮到了2019年漸漸冷卻。

當年少數活下來的脊柱機器人公司之一,是2020年7月登陸科創闆的“國産手術機器人第一股”——天智航。

天智航董事長張送根對《經濟觀察報》回憶創業初期時,形容“我們是非常艱難地趴在地上,把中國的第一個醫療機器人注冊許可證拿到手,期間沒有賺到一分錢。”

第一代手術機器人,從研發到獲批曆時5年,2010年獲批上市後卻一台都沒有賣出去;第二台手術機器人2014年拿證,賣了不到10台。目前市場在售的“天玑”,已經是第三代産品,然而臨床醫生的回報仍然喜憂參半。

某種程度上,天智航起步的艱難,是骨科手術機器人的時代縮影:初代産品的粗糙不完善、高定價成為了阻礙進院的絆腳石、醫保支付覆寫創新醫療器械還無從談起。

而彼時,在2010年,達芬奇已經壟斷手術機器人國際市場逾10年,中國最好的公立醫院“301”引進達芬奇也隻有4年。2015年後,達芬奇進入增量爆發期,開始頻頻出現在各家醫院的宣傳稿和手術台上,骨科手術機器人賽道還十分冷清。

直到2020年骨科耗材集采,重新點燃了資本對于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熱情。最先被開刀的關節領域,明顯成為更活躍的賽道。

錢,是行業提速最直接的誘因。

去年掀起的骨科耗材集采,打破了骨科盛行幾十年的利益結構,當傳統耗材植入物的利潤被擠壓,追求更具臨床價值的手術機器人,便成為臨床和廠家共同的目标。

人們相信手術機器人是大勢所趨,如果未來耗材不能适應機器人,很容易會被時代淘汰。

據易凱資本統計,國内骨科手術機器人至少有25家。除了7家公司的産品已經獲批上市,其餘都處于臨床或研發階段。與此同時,還有新玩家不斷湧入行業。

“2022年是大家集中拿證的時間,從拿證到進院要花一年多的時間,放量至少要到2023年中之後了。”齊曉歡估計,如果按照台數計算,中國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未來三到五年的增速約在50%左右。

此外,在臨床端,還有《“十四五”醫療裝備産業發展規劃》的加持,移開了高價裝置的進院費用障礙,讓廠家有了進院的機會,先依靠技術服務收費;在支付端,北京、上海紛紛将手術機器人納入醫保,看到了創新醫療器械進醫保的可能性,意味着未來市場的普及和放量。

手術機器人不是賣完裝置就結束的一錘子買賣,“系統+耗材+服務”是整個行業的基本收入模式,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确立的商業模式。

于是,廠家們開始探索另一條路:“投放列印機+賣墨盒”的模式。

也就是,暫時降低系統本身高價造成的入院壁壘,利用單次手術的開機費、所需耗材和服務先實作一部分收入,同時提高手術量。

骨科手術機器人的制造者都期待滾雪球式的增長。“市場上每多一台你的機器人,相應的手術量一定會增長,随着而來的是耗材和服務收入的增長。”天智航董事會秘書黃軍輝說。

在IQVIA艾昆緯中國醫療器械負責人趙魯勇看來,機器人折價入院,以耗材使用量作為考核名額,是國外大廠在美國市場上驗證有效的政策,“如果隻是賣機器,不能形成閉環,會是不太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對于廠家來說,封閉系統的手術機器人為其開辟了一條高值耗材的銷售通路。但對于醫生來說,具有更多選擇項的通用型平台往往更受歡迎。

得機器人者,得骨科天下?

在醫療器械領域,進口獨占鳌頭、國産快速跟進的局面盛行已久。最成熟的腔鏡機器人,達芬奇壟斷國際市場多年,讓後來者至今難以翻越這座大山。

但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國内國外廠家有機會站在同一起跑線,在一個尚未打開卻被寄予厚望的市場,在一個行業壁壘沒有那麼高的領域,各自嶄露身手、共同做大市場。

集采之後,機會屬于手術機器人。除了天智航、微創、鑫君特等本土初創公司,同期向中國骨科手術機器人市場發力的,還有美敦力、史賽克、捷邁邦美等老牌骨科巨頭。

雙方“牽手”的利好顯而易見:

老牌外企有一套非常強大的從注冊臨床到商業化的成熟體系,與國内初創手術機器人企業聯手,是推進中國本土化的最快方式。國内初創公司往往脫胎于大三甲的臨床項目,更貼近臨床試用習慣和流程是其潛在的優勢,借助于外企的光環和成熟的資源,有助于更快占領一席之地。

一個典型的合作,是強生和天智航。

骨科耗材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強生,在推出骨科手術機器人的速度上比史賽克、美敦力等對手慢了一步。但在集采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骨科市場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生得如此之快,如果被動等待母公司的産品在中國上市,強生可能會在未來拓展手術機器人的業務上落得下風。

而且,一個專注做機器人,一個專注做耗材,不會産生利益沖突。

“達芬奇”的供應商美國直覺公司的CEO Gary Guthart 曾說,“競争不是機器人對機器人,而是生态系統對生态系統。”

這條鐵定律同樣适用于中國骨科手術機器人。“在各家技術都沒有實質性差距的情況下,誰能把價格降下來,把服務做上去,誰就會勝出。”齊曉歡說。

在接下來的五年甚至十年,說服醫院采購,說服醫生使用,通過大三甲臨床帶動,仍然是廠家們聚焦發力的重點。

身處行業中的人也無法準确預知,什麼時候骨科手術機器人能夠真正成為中國醫生的得力助手?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醫師周文钰期待着機器人真正成長起來。一開始,它就像是醫生的小助理,隻能幫着寫寫病曆,還不時寫錯。正如從規培生到主任醫師需要漫長的學習周期,機器人也需要在臨床應用中完成真正的疊代更新。

但沒人懷疑機器人未來會更多地參與到骨科手術中。“機器人輔助手術是潮流、趨勢,但不是時髦,不會像一陣風一樣過去就沒了。” 林進相信,“機器人是主刀醫生的最忠實的第一助手,它不怕累,它不鬧情緒,它忠實地服從你的指揮,它還比你精準、微創、安全,這些優點是不是比普通的助手可靠多了!”

張宇琦、陳鑫丨撰稿

陳鑫丨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責任自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