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幾年前網上流傳的那張造車新勢力logo圖,現在來看,其尚存者寥寥。彼時,人們提到造車新勢力,難免會把“PPT造車”作為其标簽,有人共襄盛舉,也有人棄如敝履。誰也不會想到,短短幾年後,幾家主要造車新勢力的年總銷量已近百萬。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欲做大樹,莫與草争;将軍有劍,不斬草蠅。随着造車新勢力的大分化加劇,當年的“帶頭大哥”已經悄然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時代翹楚。造車新勢力的出現,既是大變革背景下汽車産業發展的必然産物,也用自己的方式推動了整個産業格局、動能、思維方式的巨大轉變。

競争加劇,新勢力生存現冰火兩重天

根據中汽協1月10日釋出的資料顯示,大陸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 13.4%,相比2020年高出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大有全面接盤之勢。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資料顯示,2021年主要造車新勢力企業表現十分亮眼,全年總體銷量達到94.7萬輛,同比增加215%,市場集中度為3.6%,同比增加2.4%。

在新勢力的頭部梯隊中,前三強排名有所變化。“小蔚理”三家2021年傳遞量均突破9萬創新高。其中,小鵬汽車總傳遞量達到98155輛,相比2020年增長3.6倍,并且自2021年10月以來連續蟬聯造車新勢力單月傳遞冠軍;蔚來全年傳遞新車91429輛,同比增長109.1%;理想汽車總傳遞為90491輛,同增長177.4%。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此外,以哪吒、零跑、威馬領跑的頭部第二梯隊則緊随其後。後來居上的哪吒汽車與零跑汽車全年傳遞量實作大幅上漲,為69674輛和43121輛,同比分别增長了362%與279%。威馬汽車全年累計傳遞44157輛,同比增長96.3%,接近過去三年累計傳遞量總和。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吉利旗下極氪、東風旗下岚圖、北汽旗下極狐等一衆“創二代”也在這兩年迅速躍起,攻城略地。吉利極氪和東風岚圖的單月傳遞量已達3000輛;北汽極狐單月銷量突破千台。上汽智己、長安阿維塔等也在加緊推進量産傳遞進度,加入賽場。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相比之下,那些曾經高喊着“颠覆”和“夢想”,打着新勢力旗号被吹上天數十家車企,如今大半已入土。當那層肥皂泡被現實戳破,一沒錢二沒産品,僅用幾張PPT重複開着釋出會,卻揚言要融資要建廠要量産,最終隻能和某些新勢力車企一起,默默地蹲在一邊哼唱“涼涼”。

強敵環伺,跨界追兵虎視眈眈

業内知名專家歐陽明高去年曾發出這樣的推斷:“到2025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會在700萬-900萬輛之間;到2030年,大緻為1700萬-1900萬輛。從保有量看,2025年會超過3000萬輛,2030年接近1億輛,2035年接近2億輛,2040年接近3億輛。”由此來看,這塊蛋糕何其龐大。

且不說大衆、寶馬、奔馳、豐田等這些“大象級别”的品牌不斷加速電動化轉型和品牌細分市場的下沉,合資新能源和自主品牌高端化也在不斷提速落地。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藍海波濤漸起,但仍有大批跨界勢力強行湧入,造車新勢力的潘多拉魔盒仿佛被再次打開。

去年3月,小米正式公布造車計劃,創始人雷軍豪言首期即投入百億,作為人生最後一次創業。之後,滴滴、大疆、創維、360等一衆新興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也都露出了要造車的口風。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滴滴曾聯合31家汽車制造、新能源等領域的企業組建“洪流聯盟”,并和比亞迪聯合造車,将其智能出行資料服務和自動駕駛技術大規模應用,造車之心早已顯露。

360則牽手哪吒進入新造車領域,用安全科技賦能合作夥伴,合力打造全新的新能源車。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也曾宣布入局新能源汽車領域。隻不過,美的隻是開發和生産零部件産品。

在和極狐的合作嘗到甜頭後,華為也沒有耐住寂寞,直接将和小康股份合作的AITO品牌的首款新車問界M5帶到了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的現場。除極狐外,華為還與比亞迪、奔馳和長安合作賣車,餘承東甚至在内部定下了2022年銷售30萬台華為智選車的目标。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最近“心煩”的恒大也在1月12日釋出了恒馳5首車的下線宣傳片。就連已經停産許久的前途汽車,也在去年底突然向新使用者傳遞前途K50,并宣布前途K20将于2022年正式上市,要布局海外市場。還有最近,一家以汽車銷售為主的電商平台團車網也官宣要造車。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闖入者”衆多無疑将加劇行業競争,但同時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市場将迎來下一個風口期,造車将成為這些企業利潤及産值的全新增長點。而新的入局者究竟是“闖入瓷器店的大象”還是新能源賽道的超車高手,一切還要時間來驗證。畢竟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與五年前大不一樣。

笑到最後方顯英雄本色

除了衆多大佬跨界而來,造車新勢力的先行者們要面對的事情還有很多。

資金是造車新勢力的第一個坎兒。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說過,“以前看别人做車覺得 100 億太誇張,現在自己跳進來才知道 200 億都不夠花。”

資本市場對于造車新勢力的影響最為直接。就三家頭部新勢力來看,去年,騰訊就再次斥資1000萬美元買入蔚來汽車168萬股美國存托股,并以15.1%的股占比穩坐蔚來汽車第二大股東;在小鵬汽車的股權結構圖中,我們也看到杭州阿裡系的身影;而理想汽車的背後則是王興和美團的大筆投入。特别是在小鵬和理想奔赴港股上市後,蔚來、零跑、威馬等也都露出上市風聲,新的IPO熱潮或将很快呈現。新入局者能否獲得資本支援,将成為生死的第一道關卡。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産品競争力則是造車新勢力另一道生命線所在。以前的“蔚小理”如今已經改姓更名,蔚來汽車2021年銷量被小鵬反超,多少暴露出了蔚來發展上的後勁不足。去年12月份,蔚來的月傳遞量距離哪吒居然隻差300台。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蔚來目前在售的ES6、ES8等車型單一且售價偏高,相比小鵬G3i、P5、P7、G9的産品矩陣略顯不足。而ET5和ET7的出現,或許就是李斌對症下藥的結果。由此來看,靠一款車打天下的理想ONE,在喪失價格陣地優勢後還能堅持多久,不免讓人擔心。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當然,企業内部人才争奪、産能和晶片的欠缺也足以讓新勢力們“心事重重”。

還有一些特定的環境因素,也會決定造車新勢力的生死。如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取消,新能源将與傳統燃油車近身肉搏,不再有政策補貼兜底。雖然高端車型因價格因素影響不大,但對于資金鍊緊張的中低端車型和新勢力車企來說将是重大考驗。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再有去年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落地,成為新能源車企拓寬汽車服務生态體系的重要抓手,一向以“使用者思維”自居的造車新勢力們必将有所行動,這又與強大的車載智聯科技儲備密不可分,環環相扣。

2021中國汽車系列盤點之四: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後

有人曾說站在風口豬也能被吹上天,但不會飛的豬等風停了還是會摔得很慘。新能源汽車的世界也是一樣,造車不是請客吃飯,那是一個系統性的複雜工程,涉及到相關産業方方面面。當下,新能源汽車賽道已全面鋪開,在大衆、BMW、豐田這樣的龐大車企下場後,在埃安、比亞迪、極氪這樣有實力背景的“創二代”沖擊下,勢單力薄的造車新勢力和看着資本“眼紅”的懵懂的入局者們,誰能笑到最後一切尤為可知。(完)

本文同步刊載于中國汽車趨勢網

繼續閱讀